恍若在宋唐,煙雨回漢秦。

談談或展示人生的感受,收獲;介紹,彰顯神性。
正文

情深義重

(2021-12-26 08:58:51) 下一個

情深義重

似乎隻有情深義重之人,才能寫出長久流傳的文學作品。我們來看兩個例子,第一,李白在回應他的朋友汪倫時寫道,李白乘船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很明顯,李白也是個情深義重之人。再看看蘇軾蘇東坡。蘇東坡在江城子夜夢當中表達了他對亡妻的深切的懷念。這首詞可以明顯的看出,蘇東坡是情深義重之人。他寫道,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他還寫道,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鬆岡。讀罷,令人垂淚。東坡不愧是千古第一大才子。在現實當中與之相反,我們可以看到,當今許多人都是情短義薄之人。時過境遷,人我兩忘,這就是現代化造成的人性的缺失。中國還略好,西方人情淡薄更嚴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