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27)女博士楊君(1/2)

(2019-09-07 08:08:33) 下一個

(227)
張又普:女博士楊君(1/2)

當今世界各國都在高喊男女平等,但實際上是很難平等的,在我周圍的朋友圈裏,高學曆者眾多,但女博士的比率卻很低,屈指可數,楊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人。大約在1958年前後,楊女士出生於湖南省的一個幹部家庭,從小聰明伶俐,智力超群,很有語言天才,身為湖南人,普通話說的非常標準,沒有一點地方口音。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中國的學校被關閉,但楊女士沒有停止學習,她在家庭的影響下,努力學習英語,進步神速,很快就成了當地一所學校的英語老師。1976年毛澤東去世,次年恢複大學入學考試,12年的畢業生雲集一堂,全中國共有570萬人參加了高考,但隻錄取了27.5萬人,大概可以說是1949年之後競爭最激烈的一次高考吧。那一年,楊女士考取了東北某大學的東語係,攻讀日本語專業。日本統治東北14年,所以那裏的日語水平比較高。楊女士的大學同學們幾乎全都來自東北,幾乎全都在入學前就有很好的日語基礎,隻有南方學生楊女士一人連日語字母都沒有學過。然而依靠她出眾的天才與努力,很快就鶴立雞群,傲視全班。

1981年秋季,在我們77級畢業前夕,中國進行了一次全國研究生統一考試,大約有20萬人左右參加了此次考試,共有9,363人獲得了國內研究生的入學資格。接著,國家教委又從中選拔了900人作為出國留學研究生,這些人,一半左右被派往美國,149人被派往日本,其餘的人則被派往歐洲、加拿大、澳洲等地。楊女士就是"首期留日研究生"149人當中的一人,是她們學校那一年唯一一位考取了國派留學生的畢業生。1982年3月至9月,在大連外語學院參加了為期半年的出國留學培訓,與我同班,因而相識。到達日本後,我們又一起在築波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再次同學三年,相互間更為熟悉與了解。

在那個時代的留學生裏,共產黨員人數很多,有個別人高調做人,逢人便炫耀自己是個黨員,更有甚者,每個星期都給駐日使館打電話,匯報留學生們的思想動態。弄得我們這些平頭百姓,見了那種黨員就躲得遠遠的。然而楊女士卻是一位謙虛謹慎、低調做人的人,一直到我們分別十幾年之後,我才聽說她不到二十歲時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文章太長,剩下一半留待下期再發表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