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29)業餘間諜U博士(1/2)

(2019-09-14 08:51:23) 下一個

(229)
張又普:業餘間諜U博士(1/2)

第一節:U博士概況

大約在2005年初夏的某一天,芝加哥晴空萬裏,溫和宜人,擁有兩百年曆史的某金融機構的研發辦公室裏,一群工程師們正在緊張地工作,這時,幾位FBI(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聯邦調查局)的人員持槍進入辦公室,將正在工作中的U博士帶上手銬??,押進警車。眾員工們登時被驚得的目瞪口呆,公司高層領導則當場宣布,U博士因盜竊公司的機密資料,予以開除。第二天,芝加哥的報紙上就出現了一條新聞:“中國間諜U博士被FBI逮捕”。

U博士於五十年代出生於中國南方某地,1977年成了文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大學畢業後不久,又成功地考取了美國某大學的全額獎學金,於八十年代中期赴美留學。經數年打拚後,獲得了美國的金融學博士學位,就職於某著名金融機構。由於他才華出眾,連獲晉升,不久就升職為高級工程師,獲得了一份遠高於美國平均值的工資。他夫妻二人共同打拚,奮鬥二十年,創造出了一個幸福的小家園。美國是世界上科學技術最發達的國家,全世界的優秀人才紛紛被吸引到這裏,其中包括愛因斯坦、費米、波爾、基辛格,也包括中國的楊振寧、李政道等。在美國的公司裏,來自全世界的專家們聚集一堂,競爭也是很激烈的。中國來的第一代移民,不論在國內時是什麽社會地位,來到美國後,都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麵對尖頂水平的其他民族的人士,例如白人和印度人,競爭中難免占據下風。有些人自己升不上去,就指責美國種族歧視,其實美國是世界上種族歧視最小的國家,升不上去,主要還是自己身上的原因,五十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移民,普遍英語不太過關,遠遠比不過母語水平的其他民族人士。而且文化差異也很大,融不進美國的主流社會,自然無法服眾,難以當官。麵對這些事實,大多數第一代移民都能坦然接受,知足常樂,安心工作,直至退休。也有少數人,雄心勃勃,氣衝鬥牛,一心想要做萬人之上者,然而成功的人隻能是鳳毛麟角,不得誌者們往往會怨天尤人,U博士就是後者之一。那時,中國的經濟發展很快,股票交易也成了香餑餑,在一些“友好人士”的勸告與幫助下,U博士就打算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把公司剛剛開發出來的股票分析程序偷出來,交給國內的合作者,助推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然而他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的一係列不正常的舉動早都引起了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和FBI的關注,就在他還沒有來得及將程序軟件發送到國內時,就被人髒俱全地抓了個正著,遭到了滅頂之災。

U博士被逮捕後,中國政府聲稱,U博士是美國公民,與中國政府沒有任何關係。當U博士深陷大牢時,中國政府和U博士的國內合作者們沒有為U博士提供任何幫助,U博士必須自己一人承擔一切責任。他當然矢口否認自己有盜竊行為,為了打贏官司,他幾乎花光了自己二十年的積蓄,聘請高級律師,僥幸獲得了一個“和解”的結果。美國政府對待高級科學家,似乎都是寬大為懷的。FBI撤銷了所有重罪罪名,隻留下幾個輕罪,有期徒刑的刑期與已經關押的日期一致,2007年前後,U博士在法庭上被當庭釋放。那時,他丟了工作,花光了二十年的積蓄,窮困潦倒,以往的那些中國合作者們根本無人再來理睬他。身為美國公民,他還必須在美國繼續謀生。由於他在本地業界知名度太高,就離開芝加哥,跑到西海岸謀生。美國是個很寬容的國家,雖然U博士有犯罪前科,無法受到重用,但依靠他的聰明和才幹,又找到了一份比較體麵的工作,日子過得還可以。

下周將會分析U博士的犯罪動機,並會繼續給大家介紹另外幾位相關的人物及其下場,敬請關注,謝謝。

資料鏈接:
聯邦調查局:https://baike.baidu.com/item/美國聯邦調查局/297801?fr=aladdi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