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牛逼,牛比,牛B 詞源考證

(2024-02-01 21:34:23) 下一個

牛逼,又寫作牛比,牛屄,牛B、NB、牛掰和牛X等等,是當代中國大陸人常用的一個口語,俚語,網絡用詞,意思是很大,很強, 很傑出,非常厲害。有時直接用“牛”表示,比如北京話“賊牛”就是很牛的意思。

然而,這麽一個家喻戶曉的詞匯,出處不詳,至今沒有定論。

目前最有說服力的說法是,該詞匯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牝” (pin4)字。 牝就是母牛的生殖器。把“牝“ 字拆開,即為牛匕,通音為牛比。

中國是農耕社會,牛的作用和地位是無與倫比的,所以“牝“引申為所有雌性,陰性。《道德經》說,“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老子把“玄(黑色)牝“比作天地萬物生成變化的根本。這就是”牝“字被引申為大,強,重要的原因。

目前有人認為“牛逼”是從“牛皮”演化來的,而“吹牛皮”和皮筏有關,這個說法有明顯的問題。應該指出的是,黃河上遊一帶的皮筏都是由羊皮/豬皮製作的,吹羊皮筏是存在的。而牛在中國是重要的耕地勞力,在中國一般自然死亡,宰殺牛的文化是沒有的。吹牛皮筏是根本不存在的。相反,”吹牛皮“是從”吹牛逼“來的,因為”牛逼“已經被視為不文雅的詞匯,以牛皮代替牛逼可以被大部分人接受,而吹牛逼則可能是融合了吹羊皮筏的文化,就像有人喜歡說“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

最後提一下漢字拆字,從古至今,文人雅士就喜歡拆字,比如十八子李,弓長張,口天吳等等。人們把它當啞謎,暗示,算命,其中蘊含著我們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豐厚的人生哲理。把生僻的“牝”拆開念符合民間習慣。

“牝”字始建於商代甲骨文,被道家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可惜後代人比較含蓄,羞於談色,牝字幾乎不用,能正確念出發音的寥寥無幾, 大部分人可能念它為比,以至於反而把比,逼,甚至英文的B和X都汙染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