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細細,楓葉飄飄,九九重陽節來臨之際,我想起了我的班主任老師。是漂流在外太久造成對現在時的模糊?還是對過去的人物事件懷舊? 其實,讓我真真切切再次懷念我的班主任老師,是因為我們中學畢業快40周年了,又因為最近流行的新名字新概念”師腐”而引起小小的聯想,更因為她是我從小學,中學,大學到專業所有老師中最難以忘懷的一位。按中國人的傳統“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我的班主任老師是個女性,是不是可以轉為“一日為師 ,終身為母”?
1974年我步入了上海小有名氣的市東中學, 我的班主任袁老師主教化學兼我班的班主任,她圓圓的臉,其耳的短發,戴著副細絲園框的眼鏡,40歲左右,常年穿淺灰色或深藍色卡其布兩用衫,笑起來右臉頰的笑窩挺深的,可惜在那個年代笑也是一種奢侈。
從1974年到1978年,是國家和人民特殊的時代,尤其是我們這群天真爛漫的青少年,穿越了文革後期,批林批孔,高考恢複。。。當時學校全部是按部隊編製的,年級11個班為連,我們40多個人為排,其中還分5,6個小班。隨之而設紅衛兵連長,排長和班長。而我有幸的是擔任了4年的排長,也許是和我的班主任粘合最多的吧。求學期間袁老師給我們最大的教誨就是:好好學習,嚴於律己,艱苦樸素,助人為樂。那個年代的工資是固定的,普通工人36元人民幣,為人師表的可能48元,相差不多,但老師每天早上7點多陪我們一起出操,然後上課,下午改作業,與同學交流,家訪,直到很晚才回家。工作時間之長,付出心血與汗水之多,與薪水是那麽的不成比例。4年裏,她跑遍了全班同學的家庭。除了高質量的教學,耐心的補課,她還勸誡貪玩的學生,逮截逃學的頑童,班裏建立“一幫一,一對紅”活動,讓學生互補互學。同學中誰有進步,她馬上在全班麵前表揚,那種發自肺腑的高興讓我們深深感動:不求名不求利,嘔心瀝血,全身心獻給教育事業。
特殊年代的我們,還有特別的經曆,我們參加過學工(去工廠勞動2-4周),學農(去農村體驗2-4周)。記得那年學農的時候,住的條件很差,全班女生都打地鋪睡在一個大的農舍的地
上。白天袁老師帶頭脫鞋去踩牛糞桃扁擔,晚上組織我們學習交流心得,有天晚上同學們都睡下了,她來到我身邊,叫我幫她打盆熱水,望著她蒼白的臉龐,我才知道她有肛門脫落的頑疾,這些天繁重的體力勞動,讓她肛門又嚴重脫落,行走極其艱難,那時才16歲的我根本不能體會病痛,直到學醫後我才體會,當時的她是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氣來堅持。她沒有拿病假,沒有休息。那個年代的老師,那個年代的長輩,那個年代的奉獻,是沒有金錢可以衡量的...
為了鍛煉我們的獨立思考,工作能力,我們班幹部常常會放學後留下來,出板報,改考卷,開會討論工作,久而久之,我們也會產生一些“小火花”。而學生戀愛在那個年代是禁忌的,是資產階級思想腐蝕的標誌。當老師發現她的“左臂右手”-排長排副的小火苗,她立即找我談話:”他有小資產階級的情調,與你不適合”,難道我就那麽革命? 按過來人的經曆,老師的閱曆,她理解我們,隻是為了保護我們,讓我們健康的成長,她在當時不得不告誡我們,提醒我們。聽從老師的勸告,我們二人更加努力的學習,把精力放在高考上,當入大學通知來臨的時候,我們二個人都以高分進入了大學,而讓老師驕傲的是她帶領的班是全年級考上大學比例最高的。當那年我們結束了多年的愛情長跑,與袁老師分享我們喜悅時,她親自把喜糖分給每個我們的任教老師並抑製不住內心高興,重複了一遍又一遍:”我知道他們會有今天的”。這麽多年我們征戰各國掉了很多東西,但老師的親筆題詞“比翼雙飛”的影集還珍藏在我們的家裏。
由於老師被調去別的學校教書,由於當時沒有手機網絡和微信,出國後我們的聯係中斷了,直到有次我們回國探親,聽到老師已經離開了我們惡耗時,除了悲痛,更多是後悔,後悔當初沒有繼續與老師保持聯係,但這真的不是一個能被自己接受的理由…
現在中學的班級建立了微信群,我想老師的在天之靈一定會非常欣慰:因為當年的懵懂少年,現在在各行各業都事業有成,生活幸福; 他們當中有的是大公司老板,有的是小企業家;有的是醫生,有的是護士;有工程師,藝術家,會計師,更多的是腳踏實地,努力工作和過著平凡但富足生活的無名小卒。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每個同學都記著中學時代的點點滴滴,而這一切都與老師當年的教誨所分不開。把人生分成不同的階段,那麽中學可以理解成人生的塑形時期,而我們班同學的人生軌跡,多多少少都離不開她的影響-我們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