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次出診

(2017-11-07 21:06:02) 下一個

第一次出診

    1969年1月,我們縣響應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號召,全麵實行農村合作醫療和赤腳醫生製度。我家所在的第十七生產大隊設立了衛生室。公社衛生院派來孫醫生作為定隊醫生。大隊的領導決定讓我去參加區裏赤腳醫生的培訓。一月中旬,“興仁區赤腳醫生培訓班”在興仁中學裏開學,來自興仁區各公社衛生院的醫生為五十多位赤腳醫生講授醫學。培訓班為期三個月。我們學習了一個月後,放假過春節。

    這時大隊衛生室已經開診。我利用假期去衛生室跟孫醫生學點打針、煮沸消毒之類的醫療技術。孫醫生既要看病出診又要照顧未滿周歲的女兒,忙得不亦樂乎。孫醫生跟我商量,她要回西亭家中過春節,請我幫她看守一下衛生室。孫醫生走後,我就住進衛生室,一邊當“保安”,一邊閱讀孫醫生的醫學書籍。

    農曆1968年臘月二十九,陰沉沉的天空裏飄著雨絲。我一個人坐在衛生室裏看書。下午三點鍾的樣子,一個三十多歲的公社社員急匆匆地走進來,見到我就問:“你是葛先生吧?” (當地稱醫生為先生)我回答說“我是”。他有點著急地說,“葛先生,我是二隊的。我父親病了幾天了,請你到我家出趟診”。我一聽,就本能地反應說:“我還不會看病呢!”這時候外麵雨聲大了起來,他可能誤會我是因為下雨天不願意出診,說:“葛先生,不好意思呀,雨這麽大,天又冷。請你吃點辛苦跑一趟吧!”。他還告訴我,他父親是老貧農唐鎖,在大隊的憶苦思甜會上作過報告的。我老老實實地告訴他:我在赤腳醫生學習班上才學了個把月,真的不會看病。我現在隻是幫孫先生看看家的。可是無論我怎麽解釋,他都不聽,隻是一個勁兒地央求我出診。

    我隻好讓他說一下病情,看看有沒有辦法處理。他說病人老是要小便(醫學術語稱為尿頻),小便中帶血,腰疼,還有點發熱。以前也發過幾次病,請衛生院的醫生來打幾針就好了。醫生說的病名沒記住。聽他這麽一介紹,要是在今天的話,我的診斷早就八九不離十了,可在那時候確實是毫無頭緒,不知道是什麽毛病。我跟他說,你還是去衛生院請醫生吧。他說,請你走一趟吧,我相信你的。我看天色漸漸晚了,去鎮上衛生院又比較遠,就鬆了口說,如果你一定要我去的話,你稍微等一會,讓我先查一下書,行不行?他說可以。我到隔壁房間裏翻開一本《內科學》,根據病人的症狀,找到相關的章節,急急忙忙讀了起來。我看了書以後,心裏有點數了,就背上藥箱,鎖上門,撐開雨傘,跟他上路。

    從大隊衛生室到病人家走了大約半個小時。病人有六十來歲,表情痛苦,正躺在床上哼哼。我向他詳細了解病情,作了體格檢查,特別注意打聽“上次發病時,衛生院的醫生是怎麽說的”。我診斷他得的是腎盂腎炎,給他肌肉注射了一針鏈黴素,同時囑咐他多喝開水。第二天上午,我又去他家。病人告訴我說感覺有所好轉。我給他又打了一針鏈黴素。病人家屬說,明天是正月初一,你就不要來了。我知道農民過年圖吉利,大年初一都不請醫生看病的,就說,好的,我這裏帶來了土黴素,可以讓病人吃三天。

    春節期間,病家沒有再來找我,估計是治療有效。我心裏才比較踏實了。

    注:現在鏈黴素和土黴素一般已經不再用於治療泌尿係統感染了,但在那個年代算比較新的好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十來歲,常遊個冬泳,後,跑到旁邊衛生站拿感冒藥吃下說預防赤腳醫生笑罵不能這樣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