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時代進步的洪潮奔騰而至的時候,抱殘守缺、懷舊保守,自然會被progressive的革新衝擊得出現各種“成長的煩惱”。當兩股思潮陷入難解難分的搏擊階段,唯有時間,才是辨識真知的最佳伴侶。最近因維州事件引發的美國新一輪保守與進步思想的交鋒,讓美國華人親曆曆史節點。
時間要拉回到2015年,南卡州9位黑人被種族分子虐殺 。年僅22歲的凶手Dylann Roof,即使在被宣判死刑的時刻,也表示對自己的行為毫不後悔。Roof與邦聯旗合影、焚燒美國國旗的照片深深敲打了萬千關注人群的神經,並由此觸發了全國各地移除公共場合南方邦聯相關的雕像、旗子等符號的討論。美國維州事件,是該仇殺事件的一次新的後續發酵。本是當地投票決定的事情,就算是一票險勝,也是規則之內。我們反對一切違背規則、法律的行為,但是,被新納粹分子軋死的死者需要首先得到充分尊敬,再切換話題談其他。然而現在看到的聲音,很多本末倒置。
2015年凶殺事件的凶手Dylann Roof, 當年22歲,襲擊黑人教堂,殺死9人(圖片來自網絡)
畫像微信上一些華人的奇談怪論
言論自由誕生於1789年的法國,1791年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也把言論自由列為首要的公民權。美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是兩害相權取其輕,擁有兩百餘年曆史的言論自由,在賦予人不因言獲罪的權利的同時,也同時給各種思想倒行開著綠燈。但法律是一道坎,道德與良心又是一道坎。法律不過是道德的最低底線,開倒車的言論,需要再經過道德標尺的二次篩選。 微信上的一些人,點燃了正常道德尺度人群的憤怒。今天,我們不再容忍,直接把這些人的嘴臉label歸類。
挺川華人很多款。一種是“黃白柚”類,一種是心比天高派,還有很多自居中間派,但其實微信上真正的中間派,隻有3-5%的比例。
“黃白柚”
(圖片來自網絡)
“黃白柚”:某些散裝右派“精英”(收入,教育,智力水平而言)的人群,由於從小接觸的美化白人教育,對白人有發自內心的信任或抬高,或者直接把自己心理錯位當成白人。我們叫他們黃白右(內心把自己當成白人的華人右派),免費贈送一款“黃白柚”玉照。從小看的文藝影視作品,甚至廣告,很多都是白人小孩、白人帥哥美女。“金發碧眼”一直是不少國人眼裏美麗的最高級。要走出這層美化白人的教育,對獨立思考能力的要求就是“精英”們也扛不下來啊。大家也都知道白左和大部分白右都是很值得尊敬喜愛的人,但是,這種搞identity politics過度美化一個族裔的行為,卻完全是對美國精神水土不服的一種反應。恰好,網上某些黃白柚求白人收購的對話倒也不難找,觀賞一下白人至上們願意出什麽價收了“黃白柚”呢?
基本就是黃白柚類用挺川飛飛機邀功,求白人不要用一個Make Asia Great Again打發自己回國。結果白人一句話,“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做?坐以待斃等你們取代我們這個白人建立的國家?”無法準確揣摩“黃白柚”們對這些白人至上的真實心理感受,希望不是正在用打不死的小強精神繼續苦追白人至上的認同。希望跟大部分華人一樣,來美國是追求各族裔的平等公平,而並不是為強勢族裔至上心甘情願做仆人。
心比天高派
心比天高派:這些是右派精英中的精裝戰鬥機了。CA、NY是華人的兩個災區。以矽穀、華爾街川粉為代表。他們眼前晃動的成功人士濃度太高,內心小宇宙覺得自己的爆發力該可以跟任何天之驕子比一比。生活的城市,有各種勒緊褲帶就能上一台階的紙醉金迷。不提這口氣節省任何一筆消費開支,可能一步之差就被水平差不多的同學、同事甩一個半個階級的距離。這基本是他們恨福利、恨民主黨的成因。類似當年各種級別高分進了某著名火坑專業,又被溫水煮青蛙沒及時跳出坑成了千老的那批高材生。投入大,產出嚴重不符合心理預設。 這些矽穀、華爾街的矽工、碼工,即使是年薪18-30萬美元的上中產,內心較量的卻是國內那些動輒千萬到破億的弄潮兒同學們。覺得自己在美國熬個上中產心理不夠平衡。這一批人,以30多到50以下年齡的為主力,正是高不成低不就最折騰的人生階段。挺川讓他們有了個發泄口。大概再給個5年以上,他們中能有一些自我升華走出迷局,有的可能海歸去搏一片事業上的碧海晴空,有的或許就卡在這道挺川口上,終身無法思想解圍那份懷大才不遇的憤懣了。
中間右派
中間右派:這波人已經被“黃白柚”類和心比天高派打劫壞了名聲。很多號稱中立的右派,不過是要給自己謀個牌坊做盾牌,免責道德審判。根據筆者計算,微信上中間派與左派的比例在1:8左右,左派與右派比例在1:3到3:4之間。因此,中間右派在微信上隻有珍貴的3-5%的比例。誰要告訴你他是中右,其實更多是因為此人要為自己拿極左代表左派說事,做個預備姿態罷了。然後沒有足夠理性的中間派,對於任何政治群體,都是一種危機。真希望華一代在美國的未來之路,能漸漸增加中間右派的力量。
(圖片來自網絡)
道不同不相為謀,一場殘酷的人性X-ray曝光。很多人挺了川,卻驚醒了他們周圍舊交的警覺度。不知道黃白柚類、心比天高派和中間右派的抱團取暖,在川大帝的時代下,能走多遠。我們靜觀其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