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relevancies

對無意義的事更向往些。。。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Blade Runner 2049

(2017-10-10 19:19:22) 下一個

看了一輩子電影自然有好多電影很喜歡,但是最喜歡的20幾年來都很明確 -- Blade Runner。 這部1982出的電影是Ridley Scott 導演,Hampton Fancher 和 David Peoples 根據 Philip K. Dick’s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onic sheep”寫的劇本。那本電影是我來美國不久在一家老電影院看的午夜場電影。看完完全著魔!把Ridley Scott的電影都找來看了。把原著找來看了,不夠,把PKD所有作品都看了。這本電影是少數改得比原著還好看的電影。電影的中心問題是: what is humanity? 這跟當下的熱題AI緊密相連。Blade Runner裏麵有很多元素非常原創,整部影片是暗色,多是雨和夜,日本歌樂,日本麵,日本折紙,創造出一個憂鬱壓迫可是又極有詩意的氛圍。裏麵有個鏡頭是 Rutger Hauer 演的 android Roy Batty 死之前的一幕,通常稱為“雨中淚”(tears in rain) 那幕,那場獨白是Rutger Hauer自己寫的,被後人封為科幻創作經典。我看了無窮遍了,可是每次看每次都感動到流淚。啊,他的語氣,眼神,雨淚交織,說完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 I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nhäuser Gate.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Time to die." 頭猝然低落,一隻白鴿飛起。。。

前幾年就謠傳會有Blade Runner。一方麵不希望會有因為那樣的經典在前任何續集多半自取其辱,另一方麵又希望會有就是不想盛宴結束的心態。最近終於續集Blade Runner 2049出來了。看了好幾篇評論,多數不錯,鬆口氣,於是等待。吊了那麽久的胃口,道聽途說了那麽久,難免期望疊加。禮拜天去看了Blade Runner 2049. 如果沒有第一部,這部也不錯了。隻是有了第一部,去拍sequel 真是有點suicidal,如導演所說。整部電影該跟第一部呼應銜接致敬的都做到了,尤其最後那個鏡頭似乎是向 Rutger Hauer's “雨中淚”致敬的,連音樂都相似。可是整部電影就是缺了原味。主演Ryan Gosling的人物塑造最豐富,演得也好,可是別的人物就差多了,人物之間的關係缺乏張力。

看的時候我又想到最近老想到的一個問題。整部電影根本沒有第一部裏的 melancholic atmosphere。看到新片導演 Denis Villeneuve 講到他試圖用音樂複製那個氛圍。音樂還不錯吧,可是整部電影就是沒有這個元素。我常常覺得這個時代 melancholy 好像已經在電影藝術裏,及別的藝術形式裏,成了一個過時的審美概念了。為什麽,我也沒想清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