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戀愛先生》中,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女孩喬伊林拍戲歸來,和鄒北業吃飯聊天。
聊到對彼此的印象,鄒北業誇喬伊林是那種特別漂亮的姑娘。
喬伊林一聽不高興了:
“在這個看臉的世界,男人顏值高那叫加分項,可女人顏值高就叫唯一項。隻要你長得好看,無論你多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別人都會覺得你得到的一切,就是靠你的臉換來的。”
女人的美,從來不是一個膚淺的誇獎就能評判,不同的美,不一般的絢爛。
第一層境界,美在皮囊
奧地利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後Elisabeth Amalie Eugenie(茜茜公主),被譽為追求美的傳奇。
拋去政治上的影響,她用極其虔誠的態度,把鍾愛的美容程序上升到了“宗教儀式”的層次。
洗發護發要多個仆人耗時一天,落下來的發絲要盛在銀盤子裏保存;
從不食用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喝蛋清混鹽的飲料及牛奶蔬菜度日;
每天晚上敷帶血的小牛肉麵膜,為了嫩膚裹浸透蘋果醋的濕布睡覺……
大部分時間都被美容占據,茜茜公主甚至沒時間和丈夫弗蘭茨相處。
久而久之,弗蘭茨開始尋覓新歡,畢竟誰也不願意身邊躺著個渾身潮濕,麵上鮮血淋漓的女人。
世人愛美, 無可厚非。然而隻追尋皮相之美,便容易陷入悲劇之中。
法國有部動畫,叫《supervenus》(譯:超級維納斯)。
短片雖誇張,但卻很寫實。
生活裏也不乏為了更美而刻意整形的姑娘。比如那個從16歲開始整容,十年耗費400萬整容近200次,在失敗和修複中把自己整成“非人”的紅粉寶寶。
削皮抽脂,剔骨割肉,挖眼開顱……盲目追求符合時代的美感,幾番改造後雖然塑成了個美人胚子,可這“美”早已失去了靈魂。
容貌身材之類再美,也隻存在於表相,一張口就會原形畢露。美人在骨不在皮,歲月唯一帶不走的,是深藏於骨子裏的氣質和內涵。
低層次的美隻停留在胭脂俗粉。沒有內涵的女人,就像行走的花瓶,花瓶易碎,容顏易老,終究是靠不住的。
第二層境界,美在精神
“到了耳順之年,曆經人生的酸甜苦辣、生離死別,接受了這些人生必經的過程,心境漸能平和。如今能看本好書,與朋友交換寫作心得,已然滿足。”
在新書《雲來雲去》中,林青霞寫下了這段話。
她曾是亦真亦幻的東方不敗,現在是執筆出書的女作家。息影二十年,她從熒幕走向生活,如同花旦一甩水袖,將一席亂世錦簇丟在身後,遠離娛樂圈,潛心讀書,安然寫作。
金庸曾評價她:青霞的美,無人能敵。美而不自矜,才是真正的美人。
“不要叫我大美人,做美人很累,我現在是作家。”盛名之下,她謙卑、樸素,從不張揚美貌,隻是沉澱下來,與書為伴,光芒與內斂並存。
如今林青霞已過六旬,但依然很美。
這美不在於容顏,而是生活的雕刻。
歲月在她臉上留下了鮮明痕跡,她的眼角有皺紋,皮膚微微鬆弛,但她卻活得自在,活得生動。
她有女人應有的成熟和優雅,麵上沒有浮誇的裝飾,心裏放置的是快意人生。她把自己的生活軌跡,融進筆觸裏,在《南方周末》開設專欄“學禪”,教讀者“拿起”和“放下”,從細節裏感受大徹大悟。
真是應了流傳已久的那句話,“青城俠女,霞光萬丈”。
美,從來都不是傾城傾國的空殼,而是“胸有文墨,心存詩書”,在時光的罅隙裏尋得一絲智慧。
很多時候,人們都認為自己看過的書籍終會成為過眼雲煙,消散無形。但其實它們是存在的,藏於氣質,留於血肉,存於胸襟,隱於談吐。
書不是胭脂,卻能使女人心顏常駐;書不是棍棒,卻會使女人鏗鏘有力。
女人,本就不是需要依附男人的淩霄花。想要活出自我,活出生命力,隻能靠自己。要想絢爛地綻放,不如多讀書,這種美,會隨著時光逐漸顯露微芒。
英國作家毛姆曾經說過:“女人的真正魅力不是時髦,而是內在修養,通過修養打造一個貨真價實的自我,通過讀書培養一種區別於他人的品位,讀書可以雕飾內在。”
第三層境界,美在生命
羅素說,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如果一切皆善,就一切皆美。
在羅馬的華人街,這個女人突然就火了。
她叫周芬霞,是在異國打拚的浙商大媽,經營著一家不起眼的中餐館。本來日子平靜如常,直到被Gucci挖掘擔任2018年早春形象大片的模特,瞬間走紅網絡。
她小眼睛,大嘴唇,厚重的劉海壓在腦門,畫著豔俗的妝容,頂著小丸子發型。有網友質疑:這樣的女人也能被Gucci看上?
(周芬霞為Gucci拍攝的時尚大片)
底下的評論卻是一番反轉。
“Gucci選擇周姨,她當之無愧。
她總是借著餐館在打折的名頭,給我們便宜的價格,有時候還悄悄在麵底下埋個雞蛋。陌生的城市,周姨的這一碗麵就足以慰藉思鄉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