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雜談

兒童用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常常讓人忍俊不止.
記錄生活點滴.
個人資料
正文

讀《素書》尋豪傑

(2025-11-05 10:58:13) 下一個

最近從https://sushu.5000yan.com/讀到《素書。這個距今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短文(作者張良,但有說是張良下邳拾履後黃石公所贈)。對開頭兩章講賢人君子,俊豪傑非常感興趣。摘錄分享:

原始章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惠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
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
禮者,人之所履,夙
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

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

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
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 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
如其不遇,沒身而已。 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於後代。

正道章
德足以懷遠。 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 才足以鑒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為儀表,智足以決嫌疑,信可以使守約,廉可以使分財,此人之豪也。
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 見嫌而不苟免。 見利而不苟得,此人之傑也。

這裏不贅述解釋,有興趣的可看網頁鏈接解說。
根據《素書》傑的標準,自己做到了“守職不廢,見利不苟得”,但做不到“處義而不回,見嫌而不苟免”因為不願與人起爭執,而且對錯難辨,也不想辯。

當今世界,看看有誰當得起“豪傑”?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