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63)
2021 (118)
2022 (197)
2023 (88)
2024 (60)
2025 (4)
讀古文時,糾結於對施怨者的態度。老子道德經提出“報怨以德”。孔子論語提倡“抱怨以直”。
《道德經63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簡單解釋就是:順勢而為,不要強加有違事物本身規律的行為。無論大小多少,報怨以德。世間難事都是從容易開始的,世間大事也是從細微開始的。所以解決難事就在難事變難之前,做成大事要從小事做起。
冤怨相報何時了?避免仇恨升級,報怨以德把仇恨扼殺於搖籃之中,但為何孔子在論語裏這樣回答學生:
《論語憲問》: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簡單解釋是: 有學生問:“如何評價‘以德抱怨’?”孔子答:“如果以德抱怨,哪拿什麽報德呢?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聽起來孔子講公平,對你怨恨,對你施德,你都報以德,那對施德人不公平。為了鼓勵施德,要以直抱怨,以德報德。
今天突然意思到:老子的道德經是寫給“聖人”的。論語是寫給“君子”的。自己一個在IT行業幹了二十多年的碼工,完全可以用IF/ELSE邏輯分支來對待施怨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