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寫博客,今天就寫寫我們最近涉足的勞動力共享的問題,反複思考的結論就是本文的題目--勞動力共享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早入手,早受益。
能夠想象全球剩餘勞動力的規模嗎? 分兩種:一種是不飽和工作狀態就是所謂的閑置勞動力;還有一種是懷有某種業餘愛好或技能,願意分享。據統計,前一種閑置勞動力占總勞動力的15.77%(中國勞動力報告),按全球GDP計算為每年13.38萬億美元,接近再造一個美國。後一種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但美國有過調查統計,職場隻有20%多一點的人其工作與自己的興趣一致,其他人基本都是為那份工資而工作的,自己的興趣甚至技能得不到發揮,對社會及個人都是一種浪費,其規模也不會少於前一種,這樣兩項加起來近27萬億美元,幾乎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GDP的總合,把這麽大的勞動力解放出來,是功德無量的事業。
除經濟考量外,適合每個人的勞動也會給勞動者帶來健康的人生。許多人退休後很難適應,通常被認為是他們沒有做好退休的準備所致,其實不完全是,最主要的是他們突然感到自己失去了價值,成為了家庭、社會的累贅,心裏非常失落,有人甚至得了抑鬱症,他們沒有社會價值嗎?當然有,一個小小的例子是讓他們在一個平台上發揮餘熱,平台的一端是這些人,另一端是比如想學英語的年輕人,通過交流各自得益。
解放如此龐大的勞動力,曙光也曾出現過,但稍瞬即逝。記得2008年GOOGLE Projet 10^100 有人提出了勞動力共享的方案,建立一個平台,將勞動需求方及勞動提供方匹配在一起並使雙方建立起關係,實施勞動力共享的方案,隻可惜勞動成果無法得到合理鑒定而沒被采納。
十年過去了,提供汽車+勞動力共享服務的平台已遍地開花,如Uber;提供房屋共享服務的平台如AirBnB也已非常普及。但勞動力共享平台卻遲遲沒有動靜,為什麽?主要三個難點,一是需要一個高度智能化的Match Engine,使供需雙方無縫對接;二是必須有一個勞動成果評估係統,解決勞動供需方的爭議問題;三是運作平台需要一個大群體起點。
我們根據共識經濟學的原理,結合中本聰在創立比特幣時對人性的判斷,即:假定多數人是理性的、人是追求利益的,設計了基於共識機製的勞動成果評估係統,參與共識評估也成為勞動的一部分。
共識成功與否,取決於共識群體的大小,即所謂的最小熵(Entropy)要求,也就是說需要一個高起點,不像其它平台比如Messager平台,隻要有兩個人通訊就能把平台支撐起來。但共識平台不行,滿足不了最低熵的要求,平台是無法運行的。所以我們將於六月份推出的勞動力共享初級平台-MindAd(我們稱其為小平台),在達到最低熵要求後(預計3-6個月),適時推出勞動力共享平台(我們稱其為大平台),數萬億美元勞動力將借助這一平台得以釋放,我們在做一件不可思議之事。希望有更多的人參與搭建這一平台。
區塊鏈的共識機製為勞動成果鑒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勞動成果可以通過共識機製來評估,比如政府在平台上發布勞動力需求信息,一個公園需剪草及修剪樹木,這一信息由Match Engine匹配到可提供這種服務的部分人那裏,由這些人決定是否接受,一旦接受就可以安排去工作,到此為止與Uber的流程相似。接著的問題來了,Uber是安排兩點之間的接送,完成了這個過程即可,爭議不多,但打理一個公園其結果很容易產生爭執。我們設計用共識機製來解決這個問題:每個人均可參與對勞動成果的評價,形成共識後做結論,為達到足夠的公正,我們把參與人的結論及受益放置在一個封閉係統中,其最終結果與每一位參與者當前以及未來的利益掛鉤,這些人對勞動成果的鑒定及評價也成為勞動的一部分,也會得到報酬,當某人的鑒定結果與最終結果一致時,所得與自己的鑒定等級成正比,等級越高收益越大;與最終結果不一致時,所得很少甚至為零,同時將被降級,影響以後的收益。這樣做能保證鑒定結果的準確及公正,依據的就是“多數人是理性的、人是追求利益的”共識基本原則。當前許多電商平台無法保證對商品評價的準確性,就是缺少一個這樣的由集體的利己動機驅動的共識平台,也讓象Amazon這樣的電商傷透了腦筋。
我們有意讓所有參與及關心平台發展的人共享平台成果。
2008年GOOGLE Projet 10^100 提出勞動力共享方案的人,又重新起步,因現在的區塊鏈技術已完善了當年的方案,這個造福千百萬人的平台終於可以推出了。用愛因斯坦的一段話作為本文的結尾:“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MindAd測試平台見:http://MindAd.ddns.net (與正式平台一樣,參與者可掙錢)。
請分享你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