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過了7千美元,又要寫點東西,今天就談點投資比特幣及比特幣分叉的問題。
對大多數人而言,既然投資波動性巨大的加密數字貨幣,就應該有應對過山車行情的心理準備。但除了心理準備,是否還有一些基礎知識的準備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經過幾年的觀察分析發現,投資比特幣四種人收益從大到小依次為:
1、有比特幣技術知識,無投資經驗;
2、有比特幣技術知識,有投資經驗;
3、無比特幣技術知識,無投資經驗;
4、無比特幣技術知識,有投資經驗;
如果你有投資經驗,不管成功與否,對於一個投資品或投機品已經上漲了一百倍你還會拿在手裏嗎?他們或是始終入不了市或是入市後很快退出,老擔心自己是不是最後一個接盤俠,有點繩頭小利就跑掉了。能在幾美元入市一直持有到今天,沒有點信心是不可能的。對比特幣的信心來自哪裏?來自於知識,也來自於對新事物的好奇和追求,窮人在懷疑中拒絕,富人在懷疑中求證。
朋友,如果你早已入市,你能持幣到今天嗎?
大部分經濟學家、資深投資人對比特幣早已判了死刑,所受教育及市場經驗約束了他們對新事物的理解及接受程度,一美元時就說比特幣是泡沫是騙局,十美元、一百美元以至到了六千美元仍然是同樣觀點,就是不願放棄由經驗得來的判斷,也不去反省為什麽那麽多人(絕大多數是高科技精英)看好比特幣,更不願花些時間學習數字貨幣的相關知識。所以比特幣的走勢讓他們大跌眼鏡,同時依然一次次地重複同樣的觀點:泡沫、騙局。當然有些人是靠法幣吃飯的,會不擇手段散布謬論,如JPMorgan CEO Jamie Dimon。
如果你真有心投資數字貨幣,我給出的建議是:
1、學習比特幣相關知識,如果懂編程,除讀中本聰的論文外,最好下一套代碼研究一下,我感覺比特幣的設計有著明顯的量子因果倒置特征,人們說中本聰來自於未來不是一點根據沒有的。如果自己不懂電腦,就上網查查,讀讀相關書籍,如《比特幣:一個虛幻而真實的金融世界》《THE BITCOIN PRIMER(比特幣入門)》《比特幣》等。
2、在大些的交易所開個賬戶,認證非常麻煩,但畢竟是一次性的可忍受。記住在一切辦利索了再轉錢,轉錢進去簡單,轉出來是有限製的,如果你是加拿大人在美國開戶,前一陣好像隻能轉入現金或幣或轉出幣,不能轉出現金,要留意一下。如果你有朋友有這些幣可以賣給你,省去很多麻煩。
3、很重要,隻轉1千美元,買入比特幣或以太幣萊特幣等。
4、選個數字幣交易市場開個戶口,由於不涉及現金,所以非常簡單,通常一個Email地址再加個Password搞定。
5、把買的幣轉入數字幣交易市場,換成幾種較小的幣,當然要好好研究哪些幣有前途。
6、坐等一倍十倍百倍甚至更高的回報。當然也有歸零的可能,如果1千美元對你非常重要,不能有閃失,最好不要碰比特幣。
7、最重要的,不管漲了多少倍,一定不要賣,等到商品市場可以接受它為貨幣時直接消費。
再談談比特幣分叉的問題。
分叉包括硬分叉和軟分叉:
硬分叉:比特幣區塊格式或交易格式發生改變時,未升級的節點拒絕驗證已經升級的節點生產出的區塊,不過已經升級的節點可以驗證未升級節點生產出的區塊,然後大家各自延續自己認為正確的鏈,所以分成兩鏈。
軟分叉:軟分叉是指比特幣交易的數據結構(這就是被廣泛流傳的“共識”)發生改變時,未升級的節點可以驗證已經升級的節點生產出的區塊,而且已經升級的節點也可以驗證未升級的節點生產出的區塊。
通常軟分叉屬改進,還是一家,但硬分叉就像中國農村分家一樣,成了二家,但還繼承祖先的一切,象前一段分出來的比特幣現金(BCC),就是硬分叉的一例。有人會問為啥不自己搞個新幣出來,偏要繼承別人,其實道理很簡單,在資本市場如果你是羅斯柴爾德家族與趙錢孫李家族的,哪個更被信任,如果BCC不繼承比特幣,它的價格應是1分錢而不是幾百美元。
硬分叉往往打著各種幌子,其實是利潤驅動,資本一方所為。我多次談到,比特幣隻適合做本位貨幣,不適宜頻繁交易,以後交易費會越來越高,日常生活不方便用,所以寄希望於其它優秀的小幣。2016年時推出來的Zcash就曾經被極度看好,一上市被推高到3300個比特幣約200萬美元一個,是不是有點瘋狂,究竟哪些幣能擔當日常支付重任,那要考考各位的眼光了。
近來代表技術派的比特幣Core與代表資本一方的紐約協議派已開打,我認為盡管礦場力量強大,但他們管理的挖礦機大部分散落民間,短期可能趨利,礦場的力量長期並不被看好。中本聰設計時是否想過礦場算力中心化的後果,我覺得這個問題應在他的視線之內,現在需要有高人指點,算力投票需要更高的境界,否則如果世界各國聯合起來摧毀比特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說點好聽的,我猜測很快將有大批基金及個人投資者進入數字幣市場,未來二、三年開始進入快速去法幣過程,法幣的貶值將與過去許多幣的貶值一樣呈指數級加速,一個嶄新的支付新時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