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日本北阿爾卑斯山(1)--行程簡述

相信麽,日本也有阿爾卑斯山脈(Japanese Alps)?是真的,是指位於日本本州中部的一係列壯麗的高山山脈的總稱,主要橫跨長野縣,岐阜縣,富山縣,山梨縣,靜岡縣等地。它的名字是因為地形與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相似而得名,以其高聳的山峰,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登山資源而聞名。日本阿爾卑斯這個名字並不是日本人最初提出的,而是最早由英國傳教士和登山家Walter Weston 在19世紀末提出和推廣的。他在日本登山史和文化交流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譽為“日本近代登山之父”。上高地(Kamikōchi) 有他的紀念碑,可惜我們這次去上高地沒有注意到。
日本是多山的島國,70%以上的國土為山地和丘陵。本州是日本最大島,日本山脈最密集的地區,日本阿爾卑斯山脈橫貫本州中部,也被稱為“日本的屋脊”。大致劃分成三個山區:北阿爾卑斯(飛驒山脈, Hida Mountains),中阿爾卑斯(木曾山脈, Kiso Mountains)和南阿爾卑斯(赤石山脈,Akaishi Mountains)。日本有35個國家公園,這裏相對應的有3個--中部山嶽國立公園,中阿爾卑斯國立公園,和南阿爾卑斯國立公園。
P1, 這張示意圖來自網絡,很一目了然,忘了原link了,借用一下,感謝!

其中的北阿爾卑斯(中部山嶽國立公園),最好玩,第一名第二名的槍嶽(3,180m)和劍嶽(2,999m) 都在這裏,更有多個名峰,像穗高嶽(3,190m),燕嶽,立山(Tateyama),白馬嶽,乘鞍嶽等等。路線多樣,許多經典縱走步道路線。中阿爾卑斯,沒有過3000米的山,千疊敷冰鬥(Senjojiki Cirque)很有名,可以搭纜車上去,周邊也可以徒步。南阿爾卑斯,有日本第二高峰北嶽(3,193m),僅次於富士山。
今年我們先探索一下北阿爾卑斯,和歐洲的阿爾卑斯類似,日本也有非常完善的山屋係統,多日徒步不用背太多的行裝,吃喝住都在山屋裏。吃喝比歐洲大部分的山屋要好很多,有的山屋還可以泡溫泉,這是歐洲山屋沒有的。能集徒步,美景,泡湯和美食一體的,恐怕隻有日本可以有。
那麽日本阿爾卑斯風景好看麽?有這個疑問很正常,我自己也有這個疑問!9月下旬到10月中是紅葉季,秋色非常美!這個季節舊雪已經融化,新雪還沒有下,所以不要指望能看到雪峰。也許是期望值設對了,走完後感歎它的美超過我的預期,它的難度也是超過我的想像。
P2, 我們選了三條(白馬嶽2D1N,立山劍嶽縱走4D3N,上高地-涸澤-穗高嶽-槍嶽表銀座縱走6D5N),下圖中用顏色標注的。心很大,想囊括北阿爾卑斯的主要山峰和景點,實際操作是劍嶽沒有登頂(那天天氣不好),穗高嶽和涸澤隻有JH領導父子倆完成(那天也是下雨),那天他倆走的很辛苦,後敘。第一次走日本阿爾卑斯,經驗不足,從預訂山屋到行程都有許多可改進可調整的地方。這張示意圖來自這個網頁

行程簡單版:

P3,下麵先放幾張看看。白馬八方尾根。

P4,上白馬嶽的途中

P5, 白馬嶽山莊

P6, 爬立山的途中

P7, 俯瞰室堂

P8, 仰望劍嶽

P9, 劍嶽山莊周邊

P10, 上高地(Kamikōchi)

P11, 上槍嶽山莊的途中,那天下雨,煙霧繚繞

P12, 槍嶽,日本登山客心中的#1

P13, 槍嶽山頂,我們全體都登頂成功!

P14,

P15, 燕嶽,譽為“北阿爾卑斯山女王”

經驗總結,會陸續補充到這第一篇裏,以便查看,
1. 日本的山路不好走,要有思想準備。在日本爬山,一定要帶手套,常常手腳並用。待續...
*未經許可,請勿轉貼,謝謝! *
而且看來相機也都是很好的相機。
有些地方去過幾次,但陰錯陽差的,沒拍到這麽美的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