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郭文貴說的“老領導”和“新領導”(文字版)
江森哲
郭文貴在爆料中,經常說到“老領導”和“新領導”,這裏就分析一下郭文貴說的“老領導”和“新領導”,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中國政治體製的別名“家長製”,所以這裏用“家庭”來形容中國的政治格局,比較容易理解。
假設有一個大家庭,一家三代人,爺爺輩名叫“老領導”,父親輩名叫“新領導”,兒子輩名叫“地方領導”。
所謂“老領導”,就是過去退休下來的國家領導人,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集團,大約有幾十人,以江澤民為龍頭老大。
所謂“新領導”,就是現在擔任中央政府主要職務的國家領導人。目前“新領導”由25人的中央政治局組成,以習近平為龍頭老大。
所謂“地方領導”,就是現在擔任各省、直轄市的省市領導人,以及中央各部委的部長,這些人約幾百人,他們是中央政策的具體執行者。
整個中國的政治格局,就由“老領導”、“新領導”、“地方領導”這三輩人組成。
“老領導”雖然沒有具體的職務,但他們的輩份最高,地位最高。“新領導”其實是在“老領導”的間接控製之下,也就是所謂的“垂簾聽政”。
“新領導”占位黨內的最高職務,他們可以直接控製的下麵“地方領導”。
“老領導”、“新領導”、“地方領導”三級者的關係,是“老領導”間接控製“新領導”,“新領導”直接控製“地方領導”。
這種“老領導”、“新領導”、“地方領導”的三級領導體製,在毛澤東時代沒有。
毛澤東時代隻有“中央領導”和“地方領導”的兩級領導體製,鄧小平時代變成“老領導”、“新領導”、“地方領導”的三級領導體製,也就是的毛澤東時代的單一“中央領導”,變成了“老領導”和“新領導”雙重結構。
那麽“老領導”和“新領導”是什麽關係呢?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新的一屆中央領導班子產生了。這是一個25人組成的中央政治局,其中7名政治局常委是核心,包括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等7名政治局常委委員。
習近平是怎麽當上總書記的?李克強是怎麽當上總理的?王岐山是怎麽當上中紀委書記的?表麵上他們是全黨大會上投票選舉出來的,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全黨大會的投票選舉不是差額選舉,而是等額選舉,所以選舉完全是形式。
事實上,習近平他們並不是選舉出來的,而是由“老領導”指定的。不僅25名中央政治局委員組成的“新領導班子”,全是由老領導指定的,就是誰當總書記,誰當總理,都是由“老領導”指定的。這25人能進入“新領導班子”,當上中央政治局委員,跟總書記習近平沒有關係,全都是“老領導”指定的。而且習近平這個總書記本身,也是老領導指定的,不是競爭得來的。
因此,可以形象地說,“老領導”和“新領導”是父子關係,或者說“新領導”是“老領導”生下來的兒子。
不過因為“老領導”不擔任具體的領導職務,他們對“新領導”隻是間接的指導,而不是直接的領導。具體的國家政務工作由“新領導”負責,但人事大權還是在“老領導”這裏。
因此,習近平名義上是中共的第一把手,但習近平也沒有權力撤換其他“中央領導成員”的職務,甚至改變其他“中央領導成員”的職務都不行。
比如習近平想讓國務院總理換人,想讓王岐山當總理,讓李克強改任全國人大委員長,這也是辦不到的,習近平目前還沒有這樣權力。
在老領導看來,習近平和其他“中央領導成員”是平輩的,都是他們的兒子輩。所以總書記習近平也不能改變與自己平輩的官員的職務。
打個比方,省委書記的地位比省長略高,但他也不能更換省長,他的權力隻能更換級別更低的市長。
另一方麵,“新領導”和“地方領導”的關係也是父子關係。“新領導”有權更換或撤職“地方領導”,對此“老領導”一般是不幹涉的。因此,習近平的權力隻是達到對“地方領導成員”的控製,對“中央領導成員”他還控製不了。
這些年來,習近平主導的反腐運動,撤換了150名以上的省部級以上高官。這些反腐中打下來的高官,都還是“地方領導”級別,還沒有一個“中央領導”級別,也就是沒有一個“政治局委員”級別的。比如反腐中落馬的著名高官“令計劃”,他也是一般“中央委員”級別,不是“政治局委員”級別。
一個官員權力的大小,要他看能撤換到哪一級的官員。毛澤東不僅可以撤換“政治局委員”,也就是“政治局常委”他都可以撤換,可見毛澤東真的是獨攬大權。
習近平至今為止,還沒有觸動過一個“政治局委員”級別的人,更沒有觸動過現任的政治局常委。2012年“老領導”指定的由25名“政治局委員”組成的中央領導班子,反腐運動中一個人也沒有動過。周永康是退休的政治局常委,不是現任常委。而且周永康的退休,也是老領導讓他退休的。
有些人說:“習近平已經大權在握,達到毛澤東的水平。”這是不正確的。
目前習近平的權力,還達遠不到毛澤東的水平。什麽時候習近平可以撤換“政治局常委”一級的官員,才能達到毛澤東的水平。
過去的2002年到2012年這10年中,胡錦濤為首的“新領導”班子,安分守己聽從“老領導”的間接控製,接受老領導的“垂簾聽政”,所以整個國家領導體係比較和諧,沒有出什麽問題。可是2012年習近平為首的“新領導”上台後,事情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習近平和胡錦濤不一樣,他不再安分守己地聽從“老領導”的間接領導了,而是想要擺脫老領導的“垂簾聽政”,成為真正的說話算話的第一把手,成為真正的國家領導人。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習近平要對“老領導”造反了,要奪“老領導”的權,要打破當前這種“老領導”、“新領導”、“地方領導”的三級領導體製,回到毛澤東時代的“中央領導”和“地方領導”的兩級領導體製。
這樣一來,習近平就必然跟“老領導”發生一場權力爭奪戰。前一段時間,習近平要爭當“習核心”等等,都是這場權力爭奪戰的外部表現。
這場“新領導”和“老領導”之間的權力爭奪戰,會發展到一個什麽樣的程度?什麽樣的地步?我們看看過去的例子。
“新領導”想要擺脫老領導的“垂簾聽政”,對“老領導”造反,要奪“老領導”的權,這在曆史上已經發生過一次,這就是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
趙紫陽為首的“新領導”,想要擺脫老領導的“垂簾聽政”,自己獨立執政。可是在當時的中共體製內,趙紫陽為首“新領導”的勢力還不夠強大,於是他們就想到利用體製外的力量反抗“老領導”。在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中,趙紫陽為首的“新領導”就想到利用天安門廣場的學生。
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如果沒有趙紫陽為首的“新領導”在後麵推動,是不可能發展到那麽大的規模。
那時《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等媒體,都掌握的趙紫陽為首的“新領導”在手中。當時《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等媒體,都站在天安門廣場的學生一邊,支持學生運動。特別是《中央電視台》全天實況直播廣場的情況,推波助瀾,把運動的規模越搞越大。
如果那時《中央電視台》不實況直播天安門廣場的情況,而是捂著、壓著不報道天安門廣場的情況,天安門廣場上學生們激情可能早就熄火了,根本用不著出動軍隊鎮壓。正因為趙紫陽為首的“新領導”利用自己掌握的新聞媒體推波助瀾,利用體製外學生和市民的力量,向“老領導”發起奪權進攻。
最後,“老領導”使出殺手鐧“槍杆子裏麵出政權”,出動軍隊鎮壓了學生,粉碎了趙紫陽為首的“新領導”的試圖奪權的企圖。
“老領導”最後雖然用槍杆子粉碎了“新領導”的奪權企圖,可是這件事也讓“老領導”出了一身冷汗。要是當時軍隊拒絕開槍的話,“新領導”的奪權就成功了,“老領導”就要徹底退出政治舞台。所以1989年這場“老領導”和“新領導”的權力爭奪戰,真是驚心動魄,不到最後一刻,不知道鹿死誰手。
根據1989年這場“老領導”和“新領導”的權力爭奪戰,通過曆史的經驗可以預測,當前這次“老領導”和“新領導”的權力爭奪戰,也會發展到驚心動魄的程度。
當前,新聞媒體主要掌握在“新領導”手裏。如果單單從中國媒體的報道來看,似乎“新領導”已經掌握的一切,但實際並不是這樣。根據過去的例子,1989年《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等媒體,都完全倒向趙紫陽為首的“新領導”,這並不說明他們真的掌握一切。所以,單單通過中國的新聞媒體,來觀察中國的政治格局,就出現一種錯覺,以為“老領導”已經不行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盡管“老領導”沒有掌握新聞媒體,但“老領導”出手反擊一下,那也是驚天動地的。“老領導”巧妙利用體製外的力量,對“新領導”進行反擊。
這次“老領導”利用的不是學生,而是逃亡海外的中共體製外的富商郭文貴。
習近平為首的“新領導”試圖造“老領導”的反,而緊跟習近平造反的第一號人物就是王岐山。所以“老領導”出手的第一個目標,就是王岐山。
攻擊王岐山,比直接攻擊習近平更容易操作。隻要搞倒王岐山,習近平的這些年搞的轟轟烈烈的反腐,就失去了正當性,那麽習近平本人也要受到重大打擊。因此,“老領導”利用郭文貴的爆料,沉重打擊王岐山是很高明的一招。
這裏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誤認為郭文貴是“老領導”的人。郭文貴不是“老領導”的人,他隻是跟“老領導”有一個的共同目標,就是扳倒王岐山。郭文貴想扳倒王岐山的動機,或許跟“老領導”不一樣,但他們想要達成的共同目標是一致的,所以兩人走到一起。
這就像1989年天安門廣場要求民主化的學生,不能說那些要求民主化的學生是趙紫陽的人,學生們隻是跟趙紫陽有一個的共同目標,這就是改變中共的政治體製。學生和趙紫陽的想要達成的共同目標是一致的,所以雙方走到了一起。
根據曆史的經驗,當前這場“老領導”和“新領導”的權力爭奪戰,也將很可能是驚心動魄的,不到最後一刻,不知道鹿死誰手。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就拭目以待吧。
https://youtu.be/isMePZs7g-I?list=PLyMyFBgoKvWehRylb56YrnupNaHWOjIy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