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了微信,每日裏在網上花時間瀏覽各種轉發的貼子多了起來。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既覺漲了些許知識,又覺在這良莠不齊的自媒體世界裏,也浪費了不少光陰。無論如何,有了微信,穿越了時空,開闊了眼界,交流了信息。
幾次讀到同學轉發的貼子,“胡適語錄”,其中簡短的隻言片語,濃縮的經典哲理尤如提壺灌頂般的透徹。還記得幾十年前為了應付高考,硬著頭皮去讀魯迅的小說,雜文,如果沒有複習班老師的詳解,斷是讀不懂魯迅筆下的人物的。
如今想來:胡適之偉大在於他的先知先覺,魯迅之偉大在於他的犀利尖銳,他們二人都有優於常人的思維穿透力;也在於,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文人學者還有相對的學術自由,思想自由和發表言論自由的空間,這也才使得他們的所思所想被保留了下來,我們才能夠讀到他們的著作。
胡適被屏蔽了多少年?直到兩岸文化有了交流,互聯網時代信息開始互通,我們才知道有這樣一個人物的存在。魯迅因政治的需要,在彼岸被拔高了若幹丈,他的針砭時弊的言論隻能局限於49年前的中國,絕不能用來對照後來繁衍出的阿Q們的後代。於是文化上的偏執和曆史的斷層讓後來的讀者,從思維方式,行為舉止上都受到被修改了的書籍的影響。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書商們和出版社們又在大力提倡讀書了。問題是:讀什麽樣的書?有多少好書供讀者去讀。到西單圖書城轉々,一樓入門處擺得大多是最暢銷書,財經,金融類,每本都是教人如何快速發財的致富經。二樓,三樓圖書架子被壓縮擠占的一年勝過一年,更多貨架上擺放了文娛體育類甚至服裝手包等能掙錢的商品。書架過道的地下總是坐著些隻讀不買的年青人(讀比不讀要好些),書城空氣中彌漫開來不清新的味道;比起西単大街上世界奢侈品富麗堂皇的名店來說,書城顯得越發地含酸。看得出來,互聯網的衝擊也讓圖書市場在萎縮中渡日。走到二樓角落裏的兩個書架旁,有幾個年青人圍觀在前。顯然,這裏的唐詩宋詞因最近的一檔文娛節目而重新獲得讀者的青睞。我駐足,隨手取閱了幾本如磚頭般厚的唐詩三百首和宋詞三百首,又先翻看了封底的價格,數字令人咋舌。暗自私量,既使買回家去也不會真正把這些詩詞讀完,它們又成了家中的擺設。餘光掃過,那幾個年輕人也如我一樣取了書翻了幾下,又放了回去,真正拿唐宋詩詞書籍去交款的人並不多。更多的讀者隨手取走的是《央視詩詞大賽詩詞注釋》。此書共一百來頁不到二十塊錢一本,可以滿足現代人對古典詩詞的好奇之心了。
記得我們在文革中停學,唐詩宋詞做為曆史糟粕是禁讀之書。家父的幾本唐詩三百首,李杜詩選之類的書都被當時的紅衛兵抄走,焚之一炬。我們上學讀的是著名的老三篇和毛選四卷,這幾本書成了我們學習漢字和文章書寫的啟蒙之作。若幹年後,當女兒在東京讀到初一,我看到她帶回來的日本語教科書(幸好一直珍藏至今),漢文編中就收錄了中國格言:《守株待兔》,《矛盾》,《苛政猛於虎》和《漁父之利》。在唐代詩文部份有杜甫的《登黃鶴樓》,柳宗元的《江雪》,李白的《朝辭白帝城》和杜牧的《江南春》等中國詩詞名篇。在漢文編第三部份,史話和論語中還介紹了論語第十章,孟子的《何必曰利》以及《臥薪嚐膽》。看到這些漢文讀物,我既感親切,又令我這個中國人頓覺汗顏:《論語》當時我連聽都沒聽說過,在東京卻是一個初一的學生必學之識。難得是,唐詩日語譯文用盡心思,句式都基本壓韻。在女兒用日本語抑楊頓挫地背誦這些中國詩句時我不由地想:在中國被拋棄了的傳統文化卻在日本獲得了欣賞和繼承。中日之間即有多年的恩怨世仇,更有文化的相互交融。日本人的民族憂患意識和趕超意識很強,使得他們在不斷吸取外來文化和科學技術方麵步伐很快。日本在六十年代已經在二戰的廢墟上建成了一個工業強國,而我們的國家在六十年代卻把自己的文化精髓徹底破除,全民停學停產十年,令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

我認識一個寫了幾個中篇和幾部長篇小說的女作家,雖然她的書還能被出版社接受出版,但銷量很少。她曾向我抱怨說,現在沒幾個年輕人能坐下來,認認真真地讀書的。我沉默了,竭力阻止自己可能傷人的話出口。心中的問題自然是有的:能引發人的興趣,激起讀者的思考,獲取知識能量的好書不多吧?隻有這類書才能讓讀者掏腰包,花時間去擁有,去閱讀,否則還不如去網上搜々,手機上溜々,看幾部電視劇省心省力,無處不在的快歺文化讓人更加懶得去讀書。若在公交車上,有人捧本書讀,肯定會被眾人暗中嘲笑為out了,而這位傻X若還沒傻到癡呆,一定會在眾人異樣的目光中將書收起,拿出手機去讀那些被各個網站小編們炒了多少次的明星軼聞豔照,某人發財致富的勵誌故事,借以打發時間,保持與公眾行為的一致性。
兩個多月前,我從老父書櫃中取了本胡適文集一卷,試讀了幾頁才發現自己知識的淺薄,理解之愚鈍。雖然胡適是中文白化文的先驅倡導者,但因缺少了在學校時古漢語學習的那段基礎訓練,加上時間過去了幾十年,網絡語言與上世紀語言表述上的差異,讓我感到讀起有些吃力。讀書日,在於每天都要讀,日積月累地增加知識。
說明:上麵的圖片均為珍藏下來的東京都初中一年級日語(國語)教科書封麵和部份目錄。寫於 2017/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