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本人在2006年末寫的一點文字和見聞。初到論壇,做個貢獻吧。謝謝支持!
在2006年的最後一天裏,我準備為一組閑置已久的照片寫一點東西。那是今年十一的時候的事情。
按照慣例,每年的十月一號都不會是能讓你輕鬆休閑的一天。倘若是在舊時的鄉下,這一天應該叫做集市,是趕集的日子。好難得休息一下,該到哪裏去呢?思忖良久,把廣州市的名勝古跡數了一個遍,都去過了呀。猛然間一轉念,我想起了一個對常人來說也許並不知道的地方。就去那裏吧!
那裏是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的歸宿地,十九路軍烈士陵園。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和平已經在這塊土地上流淌了很多年了,在天河區這個僻靜的角落,人們悠閑的走過這道凱旋門。年輕的人也許認識上麵的字,並不知道它的來曆。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歲月變遷,往日的遠郊之地,現在已經在都市的包圍中。凱旋門倒是跟巴黎那個有了一比,成了馬路中間的轉盤。“碧血丹心”,惟英雄可以當之。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人跡罕至。其實正門就在凱旋門後麵的一條巷子裏,結果我繞了一整圈,從正門對麵的東門進來。票價是2元。相比前麵的凱旋門,東門明顯是後來修繕的產物。門楣上是這裏的新名字,陵園,而不是墳園。名字很貼切,這裏已經是城市了,這些先烈又一次置身城市之中,不同的是,和平降臨了。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進入東門,右手第一塊墓地,就是軍官墓。在這裏合葬的是校官和尉官。墓碑在這個大水泥堆的左右兩邊一字排開。他們都犧牲在遙遠的上海,長江畔的那座城市。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站在墓道中央,向左右望去,他們依然列隊。沒有聲響。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軍官墓四周的方尖碑。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士兵墓四周的方尖碑。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主紀念碑旁的方尖碑。
這三個地方的方尖碑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實不需要任何文字,有這些無字碑,就夠了。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祭奠的灰燼猶在。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在這裏的,都是一些普通人。他們轟轟烈烈地幹了一場,壯烈殉國。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士兵墓被鬆柏格成幾塊。路旁的黃花醒目,清新溫和,早已沒有了肅殺的氣息。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士兵墓側,巍然屹立的是“抗日亭”。穩重方正。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兩側黃花,滿目黃花。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抗日亭正對的,是主紀念碑。紀念碑後,白雲山山勢起伏,有臥虎藏龍之象。暗讚一句,這地方選的好。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記名碑。碑體四周都是烈士的姓名。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悼文,也包含了他們。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民國的紀念碑,總是中西合璧,有濃鬱的歐洲風格。獨立,自由,平等。烈士所爭者是也。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在你腳下,我隻有仰視。你努力過了,希望你看到的是你希望看到的。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睡獅已醒,極目四野。吾輩不可欺也!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主紀念碑側,是他們兩位。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border=0 alt=鐵血網提醒您:點擊查看大圖 />
永遠的戰歌。當年被這些人唱響的字句,永不會被磨滅吧。
是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