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愛

與同仁分享人生感受,讓桑榆之年充滿陽光。
正文

?文天祥 第 三 十 一 集??? 正 氣 歌

(2018-05-01 16:22:08) 下一個

            第 三 十 一 集    正 氣 歌

                              

阿哈馬率軍闖入了駙馬府。

太後盛怒迎住道:“宰相帶領人馬來我女兒府中要幹什麽?我女兒傷勢剛剛好轉,驚嚇了她,我看誰能當得起!”

阿哈馬慌忙跪奏:“太後息怒,臣受皇上差遣,特來提審文天祥。他是皇家要犯,不得不加強戒備。”

“這又是你的主意?”太後欲阻止他,謊稱道,“皇上不是親自審問過了嗎?”

“太後千萬不要錯怪了老臣,這是皇上的手諭,臣哪敢行詐!”阿哈馬急忙將聖旨呈遞上去,又強調說,“皇上說,行刺公主的匪徒,必是企圖劫走文天祥的賊黨,文天祥定然知情。據報還潛伏未去,須趕快拷問,將其捕獲,遲則怕生變或逃出京城。”

其時,軍卒已將文天祥綁縛著押出,太後氣惱地將聖詔擲於地,啐道:“你明明是來劫持人的,還拉虎皮作大旗呢!”

阿哈裏起身,賊笑著麾軍揚長而去。

 

                           

忽赤留花從枕下取出沾滿血跡的匕首,翻來覆去地審視著,眼淚順著他那因失血而發黃的麵頰泫然淌下。她擁衾而坐,頗見虛弱;但銜悲含憤,神色剛毅、堅韌。

英姐手中調拌著藥酒,同情地勸道:“公主,你該靜心將養身體,不要動不動尋思煩惱。”

“師傅,你救了我的命,卻解除不了我心中的苦惱!”忽赤留花悲傷地抽泣起來。

英姐送上藥酒,讓她飲下,慢悠悠地說:“罪過!罪過!仙家何所不知,何所不曉?慧眼識玄機,性悟徹妙諦。”遂瞑目合掌念道,“三生石上舊精魂,十番輪回留情根;惆悵情人遠相離,此身雖異性常存。”

忽赤留花驀然徹悟,遂於床上叩首,悲泣著懇求:“仙姑,救援弟子則箇!宰相阿哈馬要加害我的駙馬呀!他兒子阿術要聘我為妻,我不應允,便來行刺我的駙馬;如今,又蠱惑皇上把駙馬抓去,妄圖加害。”

英姐哈哈大笑,道:“公主自有皇上、太後做主,何用求本道。本道早絕塵念,待公主病愈,當歸仙山修煉,安能為塵緣羈絆,汙穢視聽,蒙垢靈性?”

“仙姑慈悲為懷,垂憐弟子!“忽赤留花悲哀地泣訴道,”弟子有苦難言!皇兄對老奸巨猾的阿哈馬言聽計從,寵信有加,他怎麽會懷疑老賊心懷不測呢?這匕首明明是阿哈馬兒子阿術的,皇兄偏偏定說這是丞相暗中勾結南人,刺殺了我,乘機逃走,在興兵作亂。這正中阿哈馬的下懷,他最怕皇兄招丞相作駙馬、做宰相,奪了他的權。所以,他在皇兄麵前,日日煽陰風,造謠言;又三番五次乞求結為姻親,把皇兄蠱惑的神魂顛倒,連母後的話也聽不進去了。仙姑,你既不肯指示我迷途,,活著也是苦惱,還不如死了清靜!“她哀哀啜泣著,拿起那隻帶血的匕首要自裁。

英姐手疾眼快,奪下匕首,揚手擲到屋梁上,,道:“來日用它刺入仇敵的胸膛吧。“微笑著對忽赤留花說,”算我與你有段塵緣,少不得多盤桓些時日,搭救你脫離苦海了。“

 

                           

三乘大轎,在兩隊威武的女兵護衛下,行到兵馬司監牢前停下。

獄官率領一幫獄吏在大門前跪迎,齊聲稱頌:“兵馬司監牢都營眾臣下恭候太後、公主大駕光臨。恭賀太後聖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恭賀公主千歲萬事隨順,極盡榮華富貴。“

女官打開轎簾,扶太後、公主下轎。

太後向女官道:“請仙姑降玉趾。“

女官從第三乘轎中攙扶著英姐出來。大家簇擁著三人在親兵護衛下緩緩走進牢獄院中。

英姐舉目看這座監牢,四麵高牆上拉著鐵絲網,網上吊著銅鈴;牆下建有數座崗亭,亭中都有三五執戟武士值班;牆上還有遊動哨,嚴密監視內外動靜。她看著,心中暗暗叫苦、嘀咕:“戒備這般森嚴,劫獄的計劃如何實施呢?“

一幢幢石砌的牢房外麵都圍著高高的鐵柵欄,柵欄上鎖著虎頭大鐵鎖。看著,令人毛骨悚然。太後一路不停地祈禱:“上蒼,寬恕這些受苦受難的人吧!早早把他們從這魔窟解救出去吧!、、、、、、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大發慈悲,施展無邊的法術,拯救這些蒙昧人的靈魂吧!、、、、、、“公主默默無語,臉色鐵青,眼中噙著汪汪的淚水,跟在太後身邊一步一趨。

“南朝丞相文天祥關在哪一號?“太後顫巍巍地回頭問獄官。

獄官急忙前導,到一處狹窄、陰暗、潮濕小院,打開鐵鎖門,一股惡臭汙穢之氣撲麵而

出,他用手煽著道:“文丞相原是住在這裏。“

公主不顧濁臭,一步跨進暗牢。獄官急忙去打開了小小鐵窗,方見室內滿地狼藉,橫七豎八倒著幾個半死不活、赤身露體的囚徒。“全都爬起來,坐規矩,太後、公主來視察了!“獄官大聲吆喝。

囚徒們披著襤褸的衣裳,歪歪斜斜地做起來,有兩三個瘦骨嶙峋的支撐不住又倒下了;靠牆蜷曲一人一動不動,或許已經瘐斃。

公主回身對母親悲憤地哀泣道:“這真真是人間地獄,把人都糟蹋、折磨得不成人形了!“

太後等人用手帕捂著鼻子,踱進室中央,對倚牆而坐犯人睃來看去,納罕地問獄官:“怎麽不見文天祥?“

“回太後,昨日兵馬司總監阿術大人將他提走。”

“為何提走?“

“阿術大人說他染了疫癘,要隔離。“

“母後,這是他們要殺害丞相!“公主急得嗚咽起來。

英姐借著窗口射進的亮光,見對麵塗泥斑駁的牆壁上,新用堊白粉書寫的《正氣歌》,,驚叫道:“這不是文天祥寫的《正氣歌》嗎?後麵綴著昨天的日期,怎麽就染了疫癘?這明明是在撒謊!“

太後和公主急忙近前去看: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月;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旁薄,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死生安足論?地維賴其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係命,道義為之根。嗟餘遘陽九,隸也實不力。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闃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願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喝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辛巳年十二月 朔日

 

太後看了,勃然大怒,厲聲喝令:“傳阿術立即來見我!“獄官慌忙退去。

院中立刻高聲傳呼:“太後傳見總監阿術大人!“

忽赤留花跪在太後膝下,抽泣著乞求:“母後,你一定要救出丞相啊!“

阿術驚慌失措地趕來叩見太後,跪稟:“臣阿術不知太後駕臨,未能迎接,望太後恕罪!“他賊眼碌碌地竊視一身素妝的公主。

“你把文天祥弄到哪裏去了?”太後怒問。

“回太後,近日傳聞山賊薛寶柱帶領人馬下山,要潛入京城從牢中把文天祥劫去。、、、、、”“

“我皇皇大都,城高兵眾,山賊哪能進得來!這純係謠言惑眾,你們也信?”太後訓斥道。

“城門稽查,截獲了一封匿名信,說,說、、、、、、“阿術忽見公主身旁有位紅衣道姑,立即警惕地四望,也吞吞吐吐不言了。

“說什麽?快講,難道還怕我們走漏了消息不成!“

阿術見太後嗔怪,,又溜了一眼紅衣道姑,張皇道:“豈敢!臣講。匿名信約定某日夜晚燒城上的蓑葦為號,要東西兩營投降的漢軍劫城。據說,是文天祥謀劃的,所以,昨夜皇上派重兵把他押走了。“

“造謠,全是憑空捏造,陰謀陷害丞相呀·!”公主惱怒地駁斥。

“把文天祥押到那裏了?”太後也氣哼哼地追問。

“微臣實在不知。“阿術回頭狡獪地瞥了公主一眼,愜意道,:說不定已經給處決了!”

公主絕望地“哎喲”一聲,仰麵向後倒去。英姐急忙抱住她,連聲呼叫:“公主,公主,醒醒呀!”

太後和女官們圍著也都忙亂呼叫。

阿術乘機洋洋德意地溜走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