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局勢已經進入戰略僵持
(2006-06-16 13:12:22)
下一個
中東局勢已經進入戰略僵持
中東局勢已經進入戰略僵持是基於以下幾點。
一是就算伊拉克如期舉行大選,也僅僅是具有象征意義。這個國家離政治基本穩定還差得太遠。
伊拉克的政局不能實現基本穩定,美國就無法在伊拉克重建過程中,獲得足夠多的回報。美國公司無法在炸彈襲擊之下,獲得足夠多的利潤。如果僅僅是石油大亨和軍火大亨們賺了,小布什還不能夠在共和黨內部,獲得足夠高的支持率。
不要以為,中國和歐盟都主張伊拉克如期舉行大選,是在幫美國的忙。
古代打仗時,都要敲戰鼓。一聽到鼓聲,將士就得向前衝。不得後退,後退就會被斬首。如果軍事統帥對某一戰將不滿,就會一個勁地命令敲戰鼓,會一直敲到這位戰將戰死為止。所以叫“催命鼓”。
中國和歐盟支持美國在伊拉克如期舉行大選,就是給美國敲“催命鼓”。
如果多給美國一年半載的時間,美國會在伊拉克大搞懷柔政策。盡最大可能降低反美情緒。對伊拉克重建最為有利。
歐洲和中國嘴上高喊伊拉克重建,事實上是最怕美國太平無事地搞重建。敲響“催命鼓”是最符合歐洲和中國利益的。隻有這樣,歐洲和中國才會在重建過程中,分得最多的訂單。
小布什麵對來自美國國內和國際上兩麵的壓力,已是騎虎難下,不得不如期舉行大選。
而如果是如期舉行大選,美國迫不得已,就必須在伊拉克進行清剿。現在在伊拉克的反美武裝,不是薩達姆。薩達姆是個公開的目標,是美國可以動用武力征服的。現在的伊拉克的反美武裝則不是。沒有統一的組織,沒有統一的領袖。完全是伊拉克人由心中對美國的仇恨而自發組織起來的無數的小組織、小武裝。除非你把這個民族滅絕,否則,你將永遠征服不了他們。美國的清剿,隻會增加伊拉克人對美國的仇恨,反美武裝隻會越來越猖獗。
這樣,美國的戰爭開銷會增加,傷亡會加大。伊拉克偽政權會越來越失去民眾基礎。伊拉克就會真正動亂下去。美國在伊拉克的利益就不會得到有效的保障。伊拉克重建,美國公司會付出難以想象的高昂代價,必會有知難而退的。小布什政府的支持率必會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
二是以色列。中國和歐洲都選中了這個美國的鐵杆盟友,作為消耗美國國力的活靶子。
阿拉法特的去世給歐洲和中國提供了在巴以問題上發言的機會。
在曆史上,阿拉法特是用恐怖襲擊的方式,對抗以色列的。這給美國以偏袒以色列的借口。
現在,既然阿拉法特已經去世,歐洲就沒有道理不在巴勒斯坦選舉問題上發言。在伊拉克問題上一肚子怨氣的歐洲,到了發泄怨氣的時候了。在巴勒斯坦選舉問題上大發其言,是歐洲給美國幫亂,不是給美國幫忙。因為沒有外力介入,這裏已經夠亂的了。有了外力介入,這裏隻會更亂。
而中國麵對來自台海的壓力,自然會利用與以色列和巴解雙方長期友好來往的關係,幫一幫美國的倒忙。
麵對來自歐洲和中國兩麵的“瞎攪和”,美國人是有苦說不出。
至於中國無人機的問題,則是給這一問題雪上加霜。
當年倒賣高技術裝備到中國的並不是隻有以色列一家,還有個南非呢!而且當年以色列作這筆生意時,美國並沒有真的去管。也就是美國政府內部是默許的。因為軍火大亨要發財麽!現在單單拿出一個以色列來說事,以色列豈不是比竇娥還冤麽!
這件事的出現是有美國內政、外交兩方麵的原因的。
內政是,美國共和黨內部出現利益分歧。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連續地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極大地觸動了像杜邦、通用、沃爾馬、嘉吉(控製著世界穀物市場的家族性企業,其股票從來不上市)等美國巨頭公司的利益。這些大公司、大家族在美國政府內部的關係盤根錯節,縷都縷不清。
以杜邦為例。當年杜邦利用自己曾是法國貴族的身份,開創了美、法兩國的傳統友誼,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連喬治華盛頓都要讓其三分。“自由女神”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杜邦家族功績的豐碑。因為沒有杜邦開創美、法兩國的傳統友誼,美國的獨立就會被極大地拖後,法國人也就不會送這個雕像了。
很多人可能搞不懂,中國山東的大蔥和中國的紡織品會有什麽關係。所以,很多人同樣也搞不懂,中國的彩電和美國杜邦的化工產品的關係。
外交方麵,主要是美國受到來自中國的巨大壓力。美國可以不進口中國的彩電,但是自然有人買,連古巴都買了100萬台。中國的彩電無法向美國市場傾銷,卻向美國彩電的傳統海外市場傾銷,比如南美。一來一去,等於是一回事。況且沃爾瑪的利益怎麽擺平。
台海是美國受到中國壓力最大的地方。你要敢獨,胡錦濤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地要打。華盛頓郵報的文章說,對胡有三個沒想到。
如果是幾個記者沒想到的話,那倒不礙事。如果是美國的智苦沒想到的話,美國豈不是要倒黴了麽?!
哪怕是在克林頓時期,美國還可以與中國打打貿易戰。但是彼一時也,此一時也。現在如果中美爆發貿易戰,要先問問杜邦、通用、沃爾馬、嘉吉、摩托羅拉、微軟、IBM等大公司是不是同意。
台海要是打起來,洛克菲勒是同意的。但是曼哈頓島上並不是隻有洛克菲勒中心,還有帝國大廈。島的對麵還有“自由女神”像。
僅“玉蘭油”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一項,為美國創造的就業機會,比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雇員還要多。幾盎司一小瓶的化妝品,比美國的導彈還賺錢。當然,賣給台灣的導彈是天價,誰都比不了。
伊拉克問題和以色列問題的關鍵並不是歐洲和中國贏多少,而是美國會輸多少。
隻要鬧到消弱以色列實力的地步,以色列就會加重對美國的負擔。歐洲和中國就都達到目的了。
凡是讓美國多花錢的事,歐洲和中國都樂意去幹!
無人機問題上,以色列最終還是會聽美國的話的。很顯然,賠償金得美國掏。這還是一筆不會少的賠償金。因為中國不會輕易放過所有在華的以色列公司的。嚴重依賴外貿的以色列經濟必將受到嚴重的衝擊。
為了減緩局勢,沙龍已經同意從一些定居點撤離。但還是聲稱要逐步地分階段地撤離。表明其心理是極度地不情願。
如果按歐洲和中國的意願,在巴勒斯坦建立極度親歐洲和親中國的新領導集體。美國和以色列的苦,不說大家也知道。而從目前局勢來看,即將上任的巴解新領導集體,可以肯定是個極度親歐洲和親中國的新領導集體。
三是伊朗問題。
由於伊拉克大選和巴以關係的複雜化,伊朗問題這幾天暫時處於低調了。估計美國要忙完了這些,才會再次將伊朗問題搬上台麵。現在顧不上了。這將使美國打伊朗的時間,被極大的拖後。這是美國國力耗損的表現。正是證明中東局勢處於戰略僵持的一個很好的證據。
算細賬
Jan 4,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