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談金錢觀
如果我沒有記錯,這應該是位於克利夫蘭市區的凱斯西部大學培育的第一位本科生,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此前,曾經在那裏獲得碩士學位的愛德華,也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
至此,凱斯西部大學擁有十七位校友擁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的頭銜。
兩個人的獲獎成果也蠻有意思:前麵的愛德華(2004年獲獎,1964年獲得運籌學碩士,隨後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因為“理性預期”:覺得政府的政策,期望製造驚喜來糊弄民眾獲得效果的做法,最終隻是自欺欺人。人們是理性的,會預估並且基於這種預估調整自己的行為,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華爾街的理性和信息流通的越來越完備、及時,也確實是支持了這種理論。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政府的政策製定,應該基於合理的民眾預期,也就是得基於真正科學的“理由”,而不是基於愚民政策!
政府管理,必須現代化和文明化,在這裏得以體現和強調。
對此,中國政府倒是應該好好思考和深度學習一番:不然,老是期待著中宣部製造的煙霧彈,來幫助自己在政策實施上獲得成功,最終也是自欺欺人,得不償失!
改革幾十年來產生的大量貪汙腐敗,不就是這種自欺欺人的結果和最好表現嗎?那些占有信息優勢,同時又擁有權力能夠付諸實施的,權力擁有者,結果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作為腐敗分子,做了個人貪欲的犧牲品。
最近幾年,政府艱難的反腐,如果不看到內在的真實原因,結果還會是一再的反複和重演。
與那位強調理性預期不同的是,這次的這位理查德(1967年凱斯西部大學的理學學士)先生,強調的是個人行為,個人非理性思考在金融決策和人類經濟行為上的作用:你不用忽悠,我自己會忽悠自己!
他說,每個人的左右肩膀上分別站著天使和惡魔兩個幽靈,一個告訴你,做事得理性,多用腦子想想,看遠點,不要太看重眼前的蠅頭小利。聽從這個建議的人,會多考慮未來的歲月。這又在印證,人類會以一生的最大福利為基礎,來思考自己的經濟決策的“古典儲蓄”理論。如果大家都這麽做的話,社會就有長遠的安定和美好。
中國人不就是如此的“理性”:即使自己沒有足夠的錢,也會忽悠空周遭的所有人,來實現自己儲蓄的目標?買房是第一個!或許,在機器人滿地跑的時代,這種理性會很常見。
理查德說:更多的時候,人們更樂意聽另外一個肩膀上站著的惡魔的小聲嘀咕:別聽那些家夥的忽悠!過好現在時,最重要!沒有誰會知道明天到底是怎麽回事!享受和把握今天最最重要!結果,很多人就這樣,聽從這位大師的建議:消費,及時行樂,再消費。即使是在沒有錢的時候,也會用房子作抵押,搞消費。
我見到的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在2008年的那場金融危機到來前,很多人覺得:今生還真的運氣好,可以在好區零首付住上屬於自己的房子。雖然隻是短暫的風光,不久之後就是一大批的破產。但是,至少,今生咋們還是享受了一回!
記得在《大家都喜歡瑞們》那個電視劇裏麵,當瑞們的哥哥因為丟掉工作,身無分文的時候,他的妻子好心好意的借了兩千塊錢給他這個單身的哥哥度過難關(美國人,即使是兄弟姐妹和父母親,長大之後一般是不相互借錢的!借錢的事情,找銀行好了!),結果,他用這筆救命錢去夏威夷享受了幾天。理由也很簡單:今生可能不會再有機會!明天怎麽樣不重要,重要的是今朝!
連曹操也同意他的看法,不信有詩為證:短歌行 (曹操)
理查德還是羅切斯特商學院培養出來的博士,應該是羅切斯特到目前為止自己培養的第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博士。他的導師,也是早期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大拿之一。1938年出生的導師,和他這位1945年出生的研究生,也相差不了多少歲。這,是不是也讓中國人想想:花大價錢購買老頭子來充門麵,是不可能培育出一流的思想家的!
MIT那位也得過諾貝爾獎的老薩好像特別強調過,人過了二十五歲就變的非常固執己見,創造力基本上定型。這也是為什麽,像理查德這樣的大拿,做出的最重要成果,基本上都是博士論文的延續!
在經濟學獎正式公布前,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引文桂冠獎”還發布了2017年經濟學獎名單。名單預測說,以下幾位最有可能在今年或不久的將來獲得諾貝爾獎:
第一:加州理工學院的科林·凱莫勒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喬治·羅文斯坦,兩位學者在行為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領域取得了開創性研究成果。第二:斯坦福大學的羅伯特·霍爾,他的代表性研究領域為勞動者生產率、經濟衰退和失業。第三:哈佛大學的邁克爾·詹森、麻省理工學院的斯特沃特·梅耶斯以及芝加哥大學的拉格拉姆·拉揚。這三位學者在企業融資領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拉格拉姆·拉揚還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以及印度央行行長。
你別說,至少它準確的預測了獲獎的領域:行為經濟學!看來,在行為經濟學領域,還會有人獲得諾貝爾獎!得趁著年輕時種樹!!!
你們或許也注意到,第三名是為印度裔的!印度人不僅僅隻是在數學和統計學,當醫生,做IT等硬科學領域很牛,在“軟科學”領域,也完敗中國人!
在經濟學和社會科學領域,什麽時候中國人也有這種檔次的思想家出現?實現這個目標,我覺得,比什麽時候將中國人送到火星,價值和影響力更大!
咋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