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攻克田家鎮之後,日軍有段休整的日子。
九江城一間還算雅致的餐廳,幾個穿著便服的日本人,正坐在一起邊吃喝邊聊天。其中有個端莊漂亮的年輕女士,正襟危坐,似乎是在聚精會神的聽其他幾位的高論。
從上海到南京,再到這裏,皇軍的不可戰勝,舉世矚目。哈哈。隨即是他自己一陣狂野得意的笑聲。說者的樂觀,似乎是感動了聽著,大家都一起附和著大笑,笑聲中帶著狂野。
惠子,怎麽不說話?這麽開心的時刻,好好喝幾杯。為了天皇,為了擁有中國指日可待的美好未來。那時候,弟弟一定在武漢找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為你建座豪華的莊園,再為你物色個如意的郎君,讓你安安靜靜,平平和和的過上好日子,享受天上人間的快樂。藤田陸男舌頭開始有點不是很利索。
據說,東湖之濱就非常不錯。東湖有杭州西湖的秀美,還有西湖所不及的狂野和大氣,更美更合適。藤田博雄接下話茬,艱難的想將舌頭伸直。
就這點出息,能不能悠著點。藤田杏子說。每次喝酒,一定喝的醉醺醺,沒有例外。今天,醉的更快。她覺得難以理解:日本男人就不能不當酒鬼?
杏子,讓他們醉吧。醉了比清醒的好。心中的苦,隻有自己知道。惠子一臉認真的說。杏子似懂非懂地看著她,沒有說什麽。
惠子當然知道東湖的美麗,而且那還是種獨特的自然美,第一次見到就喜歡上了。不久前,攻陷武漢前夕執行任務時,她還在東湖邊的磨山上呆了半天。此時此刻她卻沒心思想這些。幾年前,父親的諄諄告訴是:好好奮鬥,贏得一份好的人生,確實是自己的理想和奮鬥目標。但是,通過戰爭,站在累累的白骨之上,贏得的又是什麽樣的人生?
此時的她,心不在焉,陷入了沉思:國軍抵抗的頑強和機智,大大出乎日軍指揮官的意外。照這種勢頭看,三月亡華的目標是天方夜譚,陷入中國這個巨大的泥坑不能自拔,卻有可能成真。淞滬會戰皇軍打的艱難,攻克南京的順利,充其量隻能算是運氣好。沒有人會想到,日軍會在淞滬會戰後乘勝追擊占領南京,隨之快速向江北移動展開徐州會戰。可是,戰事卻變得艱難和代價巨大。日本政府原本以為,在南京的血洗會讓脆弱的中國人嚇得不得不低頭,讓蔣介石不得不俯首稱臣,這一目標不但沒實現,而且越來越事與願違。打大的團體戰役,國軍不是日軍的對手,蔣介石弱在缺乏足夠的威權,指揮不靈,調動缺乏協調。這幾仗打下來,蔣介石不會不清醒。鬆井石根確實是個非常優秀的戰將,他卻低估了蔣介石和中國軍人的智慧。鬆井石根曾經是她最佩服甚至是有點崇拜的將軍:他的大智大勇,他對中國國情和民情的理解深入。現在看來,還是膚淺。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連他都把握不了,還有誰?知己知彼,我們又真正的知道多少?想當然而已?
對於中國民情,惠子比在坐的任何一位軍人都有更深的理解。但她不能,也不可以說,涉及到動搖軍心。她昨天才從國軍占領區回來。伏擊凝雪海帶著的一幫人,是在她回來路上順道撈的一筆:遠遠的看見一批穿著不同國軍製服的軍人,拿著明顯的是湊合起來的武器,在那東倒西歪的走來。在看到幾個背著三八大蓋人的得意神情後,她動了殺機!於是,一批精神氣十足的穿著國軍製服的軍人,埋伏了一批看上去像散兵遊勇的國軍。
叫惠子姐姐的男子藤田陸男,是養父藤田賀平收養的三男兩女五個孩子裏麵的老四。藤田陸男為人凶悍,脾氣暴烈,是藤田賀平從台灣帶回到日本的,台灣山地土著的後代。當年藤田賀平看上他,就是因為他的野性,從小就像隻野狼。
在1920年代,由於受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的影響,日本國內的生活狀況每況愈下。在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時代,很多農民家庭的日子過的艱難。天災連年,雪上加霜。不少人選擇將女孩送到城市當歌妓,找條活路。男孩則多數送到軍隊,當兵吃糧。
對付大蕭條,美國采取凱恩斯的經濟政策,通過國家幹預來度過難關。日本國則看到了來自周邊國家給予的機會,發動了對外的侵略戰爭。基於掠奪獲得的資源,來獎勵更多的來自國內的年輕人,加入這場血腥的海外掠奪戰之中。日本國由於國力的原因,錯過了上一個世界範圍的國家對國家的恃強淩弱,現在,他們認為是天賜良機。
日本是一個很善於山寨的民族,這一次他們選擇的對策,也基本上是山寨了百年前歐洲國家鼓勵民眾到海外掠奪的那一套,不同的是,現在他們更加有組織性,打擊的力度更大,由此想要獲得的也更多。結果是造成野心無限製的膨脹。
對於軍人,日本政府采取厚待家人與強化武士道精神結合的辦法,還真的很見效。
如果隻是單純的強調武士道精神,幹癟癟的,效果會有限,日本人在那個時代也看到了強調偉大理想的巨大價值。很多男人為了讓家人過好點,選擇自我奉獻甚至是犧牲。對中國全麵開戰之前和初期,在日本國內,當兵是件很有實惠的好事,還異常榮光,獲得榮光還有整個家族。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就在大家得意忘形,炫耀自己是如何殺人不眨眼的勇敢的時候,惠子輕聲的說了一句,算是提醒。惠子,知道你博學多才,對中國文化和曆史有很深研究。你不可能不明白,中國曆史上每朝代更迭,哪個不是以巨大殺戮開始和結束?不殺掉那些頑固不化的抵抗者,又如何獲得平安的新政權?在座的多是些狂熱的武士,在皇軍勢如破竹之際,大家都向打了雞血般的興奮,覺得自己真的是不可戰勝。他們哪裏知道,棉花也有棉花的優勢,避開決戰,熬下去,棉花最終也會憋死咋們。
藤田陸男隸屬於占領南京的第十三師團屬下的山田支隊,在南京大屠殺中,十六師團是主要凶手,藤田所在的山田支隊,也是無惡不作,罪大惡極。他自己就親自屠殺了十幾名平民和更多放下武器的軍人。他殺死他們的理由是:看不起這樣的軍人,居然會放下武器!
不久之後,他所在部隊在攻擊蚌埠、臨淮關強渡淮河時,遭到來自第51軍的有力阻擊,隨後麵對來自張自忠59軍的馳援,鏖戰多日,傷亡慘重。結果,原本以為的勢如破竹打成膠著。他自己也因此受傷,不過隻是小傷,養了一段時間也無大礙。
合肥的攻陷,靠的是策反成功,和隨後的裏應外合。
安慶的攻陷,則是日軍勇猛,和火力強勢的結果。
最值得惠子自豪的是對馬當要塞的攻陷,靠的還是智取,是她的得意之作。當時,她帶領的特工潛入國軍後方,偶然發現一個看上去不起眼的異常現象。波田支隊在攻占安慶後馬不停蹄,繼續搭乘海軍艦艇沿江西進,很快就抵達馬當要塞的封鎖線外。
對馬當要塞的構造,日軍早就了如指掌:這個由德軍顧問設計,國軍經營數月耗資巨大,堅固異常的要塞堡壘,不僅蔣介石對它寄於厚望,日軍也明白,不是可以輕易攻下的。為此,日軍情報部門開始合計,是不是能找個智取的辦法,就像類似於對合肥的占領。
作為試探,日本首先使用海軍試圖從江上打開通道,形成夾擊之勢,無奈國軍在長江設置的水雷、沉船和人工暗礁實在是太多、太複雜,在國軍猛烈炮火射程內,日軍掃雷艇很難發揮有效作用。見江上行不通,日軍就改為陸路迂回進攻,試了幾次結果損失巨大,依然寸步難行。就在這時惠子從國軍後方發來情報:防守馬當要塞的國軍主力是李韞珩的16軍。兩周前,李韞珩開辦了一個“秘密”的,為期兩周的“抗日軍政大學”特訓班。惠子的特戰隊捕獲了一個國軍的中級軍官,獲得了這個“秘密”的情報。
於是,惠子想到了個好計策:先是有意識的後撤,表麵上看是啃不下要塞這塊硬骨頭,有點服軟。實際上,是想鼓勵李韞珩繼續的張狂。
大敵當前,李韞珩敢如此的放肆,是有他的底氣的:仗著他的戰功,仗著他有恩於老蔣。
此時的李韞珩(1877—1948)是國民黨中將。早年在保定軍校畢業後,在零陵鎮守使劉建藩部隊任參謀長。積極擁護孫中山,在湖南最先舉起護法義旗。在戰爭中,常以迂回戰術取勝。20年在驅逐張敬堯的長沙戰役中,他親率衛隊數十人率先攻入城中,旋任長沙警備司令。24年李韞珩率部入粵任湘軍第八團長。楊希閔叛變時,他受命率三個團,在石井兵工廠一戰打敗楊希閔數萬之眾。北伐時升任第十三軍三十八師師長。28年湖南大舉清鄉之際,他設法保護了一批共產黨員和工農運動骨幹。29年秋蔣介石與馮玉祥展開中原大戰時,張發奎想乘虛進占南京。李韞珩率部堵截,在洪橋激戰數月擊潰張發奎。讓一貫善戰的張發奎也遇到啃不動的釘子。此後,他又渡海在青島登陸,為蔣介石收回濟南,再回隴海線,破馮玉祥主力於歸德及許穎間,作為攻堅大將和常勝將軍,一次次受到蔣介石的嘉獎。32年6月李韞珩升任第十六軍軍長,率部在湖北、江西兩省圍剿紅軍達五年之久。紅軍突圍長征後,他被任命為第5縱隊司令,率部尾追紅軍一萬餘裏,並在貴州息烽解救被圍困的蔣介石。35年4月,李韞珩被授予中將軍銜。在淞滬會戰中,李韞珩又成功解救遭日寇重重包圍下的鄰翼守軍。38年4月,李韞珩被任命為江防馬當區指揮官,駐防彭、馬當及東流一線,看重的就是他的指揮才能,忠誠和勇敢。
果然,李韞珩覺得自己的指揮才能一流,連日軍都不得不服軟。為了炫耀自己的領導才能,6月24日,李韞珩還將舉辦一個隆重的結業典禮來慶賀大學的成功舉辦,為此他邀請了16軍各級軍官和當地士紳。日軍也非常的配合。6月24日淩晨,一陣猛烈的炮火後,大量日軍在16軍的防地東流登陸成功,然後,又順利地攻下了既無準備,又無主官指揮的香山、香口等地。
此時,唯獨防守馬當要塞長山核心陣地的海軍陸戰隊二大隊拒絕了李韞珩,沒有派人參加結業典禮。結果,也隻是在這裏波田支隊的攻擊遭到來自總隊長鮑長義的有力抵抗。波田支隊三次大規模的集團衝鋒,無疾而終,傷亡慘重。
鮑長義這邊炮火連天,打得昏天暗地,血肉橫飛,卻絲毫沒有影響李韞珩那邊,結業典禮的隆重召開。李韞珩按照預先計劃,按部就班,一頓長篇累牘的訓話後又有豐盛大餐款待,很快,一個個參會者都喝得臉紅脖子粗,東倒西歪,酒氣熏天,醉漢滿地。
危急時刻,鮑長義打到李韞珩的電話自然找不到正忙碌著吃喝開心的他本人。鮑長義又趕緊將電報發給遠在武漢的謝哲剛,自己的老上級。看到電報,吃驚不小的謝哲剛立即向蔣介石報告,於是身為三軍統帥的蔣介石,不得不親自多方運作:緊急調動空軍出動協助的同時,電令正在田家鎮視察的白崇禧,讓他想辦法。白崇禧不愧為帥才,他看著地圖思索了一會兒,馬上就電令駐紮在彭澤的167師,要師長薛蔚英立刻率部增援長山。
又剛好在這時,鮑長義總算和李韞珩聯係上。李韞珩立即電令167師出動馳援。
蔣介石指揮係統的混亂在這裏暴露,並造成大錯:越級,跳級,令出多頭。此時的薛蔚英一下子接到兩個差異極大的命令:白崇禧命令他從公路火速馳援,李韞珩則叫他走小路抄近道。很顯然,白崇禧的命令是基於地圖做出的,大道便於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推進。李韞珩的命令則是基於對地形的了解,緊急時刻輕裝前進,快速到達,還可避開日軍小股部隊的埋伏。麵對兩個不一樣的命令,薛蔚英思考了一會,最終選擇照李韞珩旨意走小道:縣官不如現管!走小路意在快速,可是,他卻又慢悠悠的像是在遊山玩水。真正的在找死!
鮑長義在鏖戰兩天後,人員傷亡過半,炮彈幾乎打光。獨木難支,在內無彈藥外無援兵的情況下,為了避免全軍覆沒,鮑長義選擇撤離陣地。
日軍占領長山陣地的有利地形後,緩緩而來的援軍,雖然做了盡力而為的反擊,但是,麵對優勢火力和有利地形的日軍,國軍已回天無力,很快,連馬當炮台也跟著丟了。
蔣介石見希望能守一個月的馬當要塞,就這樣連一周都沒守到就被日軍攻陷。
事後諸葛的蔣介石,又連夜給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下令,陳誠立馬命令16軍和49軍繼續反攻馬當,結果除了更多的傷亡外無疾而終。最終陳誠不得不命令停止進攻,退守彭澤。
波田支隊乘勝追擊,馬不停蹄,與前來增援的106師團一起直撲彭澤,彭澤轉眼失守。見此情景,陳誠下令駐紮湖口的李漢魂的64軍反攻彭澤。經過一番拉據戰,日軍不僅打退了李漢魂的進攻,還乘勢攻陷了他的駐地湖口,逼著64軍退往九江。
占領湖口後,疲憊不堪的日軍休整了十幾天,22日開始了對江防重鎮九江的進攻:依然采取迂回包抄的戰略。23日淩晨,日軍冒雨潛入鄱陽湖,正午12點在姑塘以南登陸成功,而國軍指揮部直到下午四點才收到增援呼叫,隨後派出的支援部隊,顧家齊的128師,由湘西土著改編而成的,碰上日軍沒打幾下就潰散而逃。隨後,日軍在艦炮掩護下向縱深推進,配合正麵進攻的波田支隊包圍九江。此時,張發奎命令放棄九江,退往二線陣地金官橋一帶防守。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