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田家鎮保衛戰打出了國軍的軍威,也讓日軍看到了國軍的堅強和意誌力。從戰略上看,它的意義是為後續部隊的調整和部署贏得時間,也為戰後的戰略撤退做好準備。國軍當然明白,最終必然是以撤退為結局,但是,保衛戰後武漢地區國軍的大撤退,不可以再有上海和隨後南京戰役那樣的倉皇和潰逃。同時,也想為還未來得及撤走的,還留在武漢地區的大量工廠設備和物資向後方的重慶和宜昌的轉移,贏得時間。
動機不錯,最終,這樣的目的卻並沒有很好的得以實現:即使是有了還算充裕的時間,很多重要的戰略物資最終還是留給了日軍。國軍準備武漢會戰的目的是遲滯和消耗敵人,日軍進攻武漢的意圖是與國軍的主力決戰,以期就此征服中國,結束戰事。兩者戰略意圖的不對等,讓獲得武漢會戰勝利的日軍,依然無法感覺到勝利的喜悅。對於國軍,在外圍要地,像沿江的田家鎮要塞群和北方陸地要塞的羅山和信陽的丟失之後,也就意味著武漢會戰的結束。
日軍在武漢會戰中的傷亡和病疫超過10萬人,為其全部投入兵力的三分之一。國軍傷亡四十餘萬,占到投入兵力的接近四成。日軍就此付出的人力和物資消耗巨大,尋求主力決戰的目的也沒達到,從地域控製看,其所占領的,也隻能說是部分而非所期待的湖北、江西、湖南三省全部。武漢會戰以後,日軍在隨後的五年多,沒有發動意在消滅國軍主力的大規模進攻,直到1944年的一號會戰。在數量上,武漢會戰後蔣介石能撥動的軍力還有兩百多萬,日軍則缺乏補充兵員。從那時開始,日軍加大了在朝鮮和台灣這樣的殖民地的征兵,同時,加大了使用偽軍的力度。後來,老蔣則在所剩不多的主力之中,將很大一部分派到了緬甸,作為遠征軍。再後來,又是這隻由美國人武裝的美式現代化的中國軍隊,成為打擊日軍的重要力量,日軍的克星。
國軍的戰力虛弱,給日軍此次沿江攻擊國軍的日軍指揮官岡村寧次必勝的信心。不到三十萬的日軍,長途進攻地域廣大的的武漢地區,他並不將百萬之眾的國軍放在眼裏。
早在1917 年2 月,岡村寧次就奉命派來中國,隨後又經常再次光顧,就此熟知中國軍隊的戰力。在他眼裏,日軍以一當十沒有太大的問題。他說,一個日本軍隊的聯隊就可以抵得上蔣介石嫡係部隊的一個師,而一個日軍步兵大隊就可以戰勝國民黨非嫡係地方部隊的一個師。
日軍在田家鎮要塞吃盡苦頭,在隨後的進攻中,在廣濟附近也遭到國軍的頑強抵抗,打的異常艱苦。如果不是頻繁的使用毒氣彈,最終是不是能夠打到武漢,什麽時候能夠打到武漢,依然是個未知數,但是,從表麵上看,人們看不出他有絲毫的挫折感。
日軍采用德軍的建製,國軍采用的是美軍的建製。日軍的聯隊、大隊、中隊、小隊基本上對應於國軍的團、營、連、排。隸屬於甲級師團的部隊的建製規模稍大一些,裝備要精良的多。國軍一個標準師的人數在一萬,日軍甲級師團的人數有時高達2.8萬,普通的師團人數在1.8萬,前者接近於國軍一個軍的裝備數量。岡村寧次要說的是,日軍對蔣介石的嫡係,可以以一敵十,對於非嫡係,則可以趕鴨子。結果,多數時候也確實是這樣。少數的時候日軍打不贏,就使陰招,像毒氣彈。進攻田家鎮要塞,是岡村寧次在武漢會戰期間攻擊的第一個難啃的重要堡壘。1938年6月,岡村寧次被任命為新建的第11軍司令官,負責沿長江兩岸攻擊前進,成為進攻武漢的主攻方向。隨著戰爭的進展,畑俊六大將不斷給他增撥兵力,戰至武漢時,他已經統轄華中派遣軍三分之二的軍力,包括7個師團和1個獨立混成旅團。
如果從6月11日,日軍成功偷襲安慶開始算起,到10月底完成東南北三麵對武漢的合圍,武漢會戰持續了四個半月。從8月1日,岡村寧次正式下達進攻命令,用第6、9、27共3個師團沿江而上,在海空軍的支援下艱難推進,到10月1日突破田家鎮要塞,剛好兩個月。隨後,他又擊退沿途的張發奎、李品仙兩兵團的阻擊,最終占領武漢。在此期間,其指揮的第106師團孤軍深入到江西九江德安縣,被中國第九戰區薛嶽指揮的部隊,在萬家嶺地區圍攻13晝夜,造成日軍損失1.4萬,製造了值得國軍自傲的萬家嶺大捷。負責毒氣彈研製、生產、使用的,則是和畑俊六大將軍銜同級的,來自東北軍的山田乙三大將。武漢會戰,是日軍大規模使用毒氣彈的開始。雖然早在淞滬會戰期間日軍就已使用過,但是到了武漢會戰時,日軍對毒氣彈的使用已變的常規化和經常化,派出特別訓練過的波田支隊作為主攻之一,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由於使用毒氣彈,多數負傷的士兵無力逃走,最終成為日本兵的刀下鬼。
撤出田家鎮要塞之後,且戰且走,一係列的惡戰下來,凝雪海幸運的活了下來。
跟隨凝雪海的有十幾個幸運的逃脫者,他們帶走了一隻三八大蓋,幾隻漢陽造,還有一挺輕機槍。沿著北岸的山頭,他們這批人朝著武漢方向退卻。白天,多數時是呆在山上吃點帶上的幹糧,時不時還和百姓換一些。這時候,沿途的老百姓已經非常的少見。隨行的,多數是附近的鄉親民工,都成為經過十多天在一起的戰火中考驗和生存下來的戰友,斷斷續續的也自行離開了。
幾天之後,早晨,正在向武漢方向撤退的路上,突然前方有斷斷續續的槍聲傳來,原來,守衛山頭的國軍還沒有見到日本兵,就嚇的自己先逃跑了,日本兵隻是象征性的在後麵開槍嚇唬他們。隻是一個小隊的日本兵,一個完整排的國軍居然不戰而退。當時,他們正躲在不遠處的一片樹林和草叢裏休息。在回撤的路上,凝雪海遇到了小白臉,兩隊人馬合一,二十餘人。
對於這樣的躲避和隱藏,凝雪海最在行。在這裏,山頭發生的一切,他們都能看的清清楚楚,等了一會也沒有看見後麵有更多的日本兵。凝雪海看了看旁邊的幾位一眼,大家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在這樣的叢林戰中,他很有辦法。隨後,他們悄悄的摸了上去。那是一個很重要的山卡,是還在後麵的友鄰部隊撤退時的必經之地。如果被日本人占領,一挺機關槍就可以奪去無數國軍士兵的生命。山勢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如果那批國軍在那裏死守,再加幾個小隊的日本兵,如果沒有重武器,對他們短期也沒有辦法。戰爭,有時候打的是膽識,而不僅僅隻是裝備!
一片一人多高的山崖下麵,是摸上去的凝雪海和小白臉,外加另外一名士兵。剩下的都在下麵草叢裏呆著,讓各自占領了有利地形,隨時準備攻擊。山崖上麵站著的鬼子正在得意忘形。小隊長拿著望遠鏡在向四周張望,也沒有看到中國軍隊的影子。他們在上麵嘰裏咕嚕的講著日本話。這時,小白臉湊近凝雪海的耳邊低聲說:鬼子在嘲笑中國軍隊,一個排的國軍被他們十個人像趕鴨子一樣給趕走了。有這樣的中國豬,占領中國要不了幾天。
你? 凝雪海有點奇怪,他怎麽會聽懂?沒什麽,有時間給你解釋。還有,他們已向上級報告說這裏已經被控製是安全的。全部十個隊員個個依然活蹦亂跳,就等著更多的中國豬送肉來。
那,你感覺上麵站著的有幾個?估計三個?那麽,我們就來個空中開花。隨後,凝雪海在他們耳邊低語了幾句,大家各自拿出一顆手榴彈,凝雪海點點頭,大家同時拉了一下都看著凝雪海再點了三次頭,就一起向空中扔出去。手榴彈在鬼子頭頂幾尺高的位置準時爆炸,隨即滾下山三個人,並且順著山坡一直向山腳下滾去。就在這時,其他的戰友一起齊射,並且高聲喊叫著衝了上去。上麵的日軍被這突然而來的攻擊驚住了。以為是國軍正規大部隊反攻:這裏畢竟是要道,不會那麽容易就被放棄。剩下的日本人,也沿著山坡滾落下去,山上隻留下了一隻輕機槍和一隻三八大蓋,外加不多的彈藥,還有一隻望遠鏡和一個背包和裏麵的對講機。雪海以為打死了至少三個,實際上一個都沒有死,隻是產生了三名傷員。滾下的山坡在另外一邊,位於他們退卻來路的側麵。還是小白臉鄧春來心思動的快:沒有電台,這批鬼子就這麽慌慌張張的逃走,那會不會後麵來的鬼子,還以為這裏依然是安全的?儼然諸葛再生。誰在譏笑他。
你是說? 凝雪海幾乎是同時意識到鄧春來話中的意思。
大家馬上隱蔽,石頭,你去把那麵太陽旗拿回來插上。雪海用手指指著小山崖下麵被丟下去的太陽旗,同時指指不遠處站著的一位小個子,他離那裏最近。隨即,他又拿起地上的一個日本人留下的鋼盔,戴在身邊趴著的一個士兵頭上,並且對他說:好好呆著,讓遠處的人能看見你,而且還以為你就是日本兵。但是要小心,別讓咱們自己人把你們當日本兵給打死了。
大家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都做好隨時戰鬥的準備。日本人離開時,留下極少的食品,他們也是剛剛抵達不久,有些士兵放下隨身攜帶的物品,正打算休息和放鬆一下,就被他們鑽了空子。果然,不到半個時辰,又有一隊日本兵慢悠悠的走來,絲毫沒有需要戒備的意思,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揮動日本軍旗,雪海告訴身邊的士兵說。他是半蹲著的,隻是有個戴著鋼盔的頭露出茅草草叢之上。遠處的日本人即使是用望遠鏡,也看不出名堂來。
還有千米遠距離的日本小隊長,用望遠鏡仔細對山頭看了看,沒有發現異常。又看了看搖動的軍旗,還有執旗子的士兵,也看不出名堂來。或許,對方是估計:茅草太深,也隻能如此吧。隨後這個小隊長點點頭,讓跟隨的士兵們加快腳步。他們是受命來加強這個山頭的防禦的。
這一次,咱們得多弄幾條三八。咱們要打造一支和日本人裝備同等的隊伍。躲在草叢後麵的雪海也在用望遠鏡仔細的觀察走過來的日本人。日本人的一個小隊,這一次丟掉了一半人的性命,餘下的丟盔卸甲跑了。這樣下來,雪海的隊伍就又有了另外的四隻三八大蓋,全部加在一起有六隻。這次戰鬥雖然損失了不少的彈藥,但同時又在日本人身上得到了補充,基本平衡。他們一行有二十五個人,快接近一個排的力量,還有一挺輕機槍,火力也不弱。
他們主動在這裏堅守了一天一夜,直到看到後麵已經沒有太多的國軍來,就悄悄的撤了。為了安全考慮,他們決定沿著山脊走,一則可以看的遠點,再則回旋餘地比較大。不容易被迂回的鬼子包餃子。走了一陣,在一個小山的山脊上,他們發現灌木叢裏有響動。幾天來都沒有吃飽的他們以為有好運,有野味在等著,結果,在灌木叢裏發現了嚇得半死的虎崽。虎崽長得虎彪彪的,可是到了這種時候卻變的膽小,是雪海沒有想到的。他在這裏躲了一天一夜,不敢出來。幾次想出來時,又要麽碰見敗退的國軍擔心再被抓走當壯丁,要麽是看見追擊的鬼子。就這樣,又饑又渴昏昏沉沉睡又醒醒又睡的,折騰到現在。
雪海他們遞給他水壺,又給了他幾片從鬼子那裏搞來的食品,讓兩個人扶著帶上他上路了。就在凝雪海他們放鬆警惕,慢悠悠向前走的時候一陣急促的排槍打來,很快好幾人應聲倒下。走在隊伍後麵的雪海立即意識到,自己中鬼子的埋伏。隻是他不明白,在這裏怎麽會這麽快就已經有了鬼子?雪海帶著剩下的人馬就地尋找掩體,邊回擊邊查看周邊地形,思考著怎麽樣撤走。不看還好,一看倒是讓凝雪海感覺絕望:這個地形,全部暴露在對方的火力之下。
看到這裏,再看看身邊的小白臉,鄧春來倒是非常的鎮靜,這給了他不少的安慰。隻好如此了,隻是沒想到這裏會是自己的葬身之地。也好,若幹年後自己也將變成這參天大樹的一部分,融入大自然。他們和鬼子對抗著,打了十幾分鍾。鬼子隻是在射擊,並沒有衝上來,讓他覺得有點奇怪。看看鄧春來,小白臉說:估計鬼子的人數也不是很多。這裏畢竟離鬼子的大部隊有點遠,耗下去,鬼子不一定敢。鄧春來的意思是:堅持下去,咋們就有機會。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的人活著的越來越少。就在凝雪海覺得沒有希望的時候,從鬼子背後傳來密集的槍聲和手榴彈的爆炸聲。隨後,是鬼子射擊的停止,再之後,鬼子溜了。
原來,是黑大個和他帶著的幾個人,聽見這裏有槍聲,知道是和鬼子交上火。繼續細聽,他覺得,鬼子的人數不會很多。就趕來救援,隻是沒有想到,會是凝雪海他們。
小白臉和黑大個也是命大:他們在上海戰役時見識過日軍的毒氣彈,才有所防範。
清點人數,二十幾號人現在隻有五個還活著,和黑大個的加在一起,更好十個幸存者。
凝雪海不知道的是,這一次伏擊他們的日軍的頭,還是那個在南京打傷他,後來又在安徽時在江邊伏擊自己的女人。這是一批穿著國軍製服,穿插國軍後方的日軍偵查小分隊。目的主要是偵查的小分隊,居然敢在國軍的腹地搞如此高調的伏擊,無非是想製造更多的混亂和恐慌,而且,還是赤裸裸的不將國軍放在眼裏,不巧還居然一次次的成功了。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