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馬波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正文

第十一章

(2017-10-19 05:57:23) 下一個

第十一章

在憨娃結婚後的一個清晨,凝雪海一個人悄悄離開。

到了三月中旬時,村子裏突然來了一個二十出頭,標誌壯實的中年婦女,還帶著兩個年幼的男孩。長期的徒步讓她看上去頗為疲勞。兩個五歲的男孩是對雙胞胎,在山區小路上一前一後的跟著她。女子一進村就打聽憨娃,隨後被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帶到了憨娃家門口。

太陽已經落山,天色開始暗淡,天還下著毛毛雨,婦人和孩子身上濕漉漉的。這裏前幾天還有點燥熱,在一陣雨水後,氣溫變的有點涼。憨娃和翠花正準備吃晚飯,供台上的煤油燈已經點燃,憨娃正在桌子上擺碗筷。大門還開著,他拿著筷子正在桌子上擺放的手,被突然來臨的客人給叫停了。憨娃叔,找你的。男娃喊了一聲,就走了,沒有等他回答。

我?憨娃猶豫了一下,回頭一看,馬上放下手裏的筷子快步走到門口:快請、快請。憨娃接過女人手裏拿著的物品,將他們讓進屋子裏。他不知道來者是誰,看著女人和孩子,樣子和最近時不時見到的逃荒的人也沒啥差別。指名道姓的找他,他都沒有來得及想到底是為什麽。

喔,我是你幺叔雪海的婆娘,他讓我們來找你。正在憨娃打算用標準的安頓逃難者的方式安頓她們時,對方開口說。幺叔的?那?憨娃有點吃驚,突然之間似乎又明白了一切:是嬸子,快請坐。翠花,快出來,看看誰來了。他朝屋裏吼了一聲。雪海在離開前曾和他說過。這次回來和隨後又那麽急著離開,都是為了她的到來。凝雪海上次回來時,她母親正臥病在床不便遠行。此前,凝雪海一直忙於征戰,也沒時間和功夫帶著老婆和孩子回孫家坳看看。

二月下旬,離開孫家坳後,凝雪海回到了風鈴鎮,自己的媳婦和孩子身邊。不久後他又得回部隊,將自己置於九死一生之地。在他幾個月前離開風鈴鎮到孫家坳時,丁韶俊就曾告訴他不要管自己,帶著孩子遠走高飛,她自己一個人陪著老娘就行。她說,即使是自己丟了性命,也得照顧好老母親。而他,卻沒有必要繼續留在那裏,她一個人夠了,還是孩子更重要。

那時,他是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偷偷溜走的,但是他不能。因為,他不可以選擇苟且偷生,既不能丟下妻子,也不能丟下部隊。他還有那個對丁韶虎的承諾。凝雪海是那種一根筋走到底的種。他是標準的軍人,以軍隊的需要為需要,以軍隊的利益為利益。所以,做完他計劃該做的事之後,他就該回去承擔他承諾的義務。

丁韶俊的母親在春節後不久過世,凝雪海剛好趕回去為老人家送葬。在離開風鈴鎮回部隊前,他意識到戰爭越來越近,也明白自己無法帶家人離開,就安排媳婦帶著孩子去孫家坳。當地的百姓,有地方去的基本上都走的差不多。他讓她們先搭船到漢口,隨後恐怕就隻有步行。

丁韶俊是一個很幹練的女人。現在路上還算太平,至少在短期內。在國亂當頭之際,在國軍全麵布防之時,土匪活動似乎也銷聲匿跡,至少消停不少。有的,隻是來自軍隊軍人所作的無法無天之事。到了自己老家有人關照,凝雪海估計妻小的日子會過的容易些。

隻是,這節節敗退的結果,會不會真的讓日本人占領整個國家?臨走前天晚,安頓好孩子們睡覺,在昏暗煤油燈下,媳婦手裏做著針線活,補一件孩子穿的粗布襯衫,嘴裏擔心著。

誰知道。他心裏也沒譜。日軍製造的恐怖威脅,看來是起了作用。

大家說,國軍有百萬之眾來保衛大武漢,日本那麽小,怎麽可能調動這麽大的兵力。國軍用拳頭也能將小日本全部打趴。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她覺得應該是但又感覺迷惑:既然是,為什麽這麽大國家,居然就那麽輕易的讓人欺負?連南京都給弄丟了?

打仗不能隻靠拳頭,人多也不一定就會打勝。還記得三國裏講的故事不,開始時人多的最終也沒有幾個在王位上呆幾天。曹操倒是人少,劉備也是從幾個人起家。最終靠的恐怕還是齊心協力,靠的是用腦筋。雪海的老婆從小就喜歡聽三國這樣的故事,她哥哥嘴裏的野娃。

隨後幾個月,發生了很多與戰局相關不相關的事。翠花懷孕了,憨娃因此而為自己的穩、準、狠和高效率,而自我得意。春天,看著漫山遍野的鮮花,聽著嘰嘰喳喳鳥的歡叫聲,走在路上的翠花心情愉快。知道已經懷孕,一家人都高興。原來她喜歡做的很多力氣活,都被要求不得再做。她的主要任務,被限定在確保孩子健康、安全。很多時候,她就坐在屋前的大樹下曬曬太陽,做點針線活。四月底的一天,當她正在埋頭做一件娃娃穿的小衣服時,遠處的天空又突然出現了大片的飛機,轟隆隆的響聲由遠及近。

此前的3月24日,日本國會已經通過了國家總動員令:動用舉國之力對中國全麵開戰。國會授權其政府執行機構以無限的權力,在財政和資源上自行決定所需的對戰爭投入。在人員上可按照戰爭需要進行無限量征兵。政府也加強了對殖民地朝鮮和台灣地區的征兵。在征兵前,已經做了多年的洗腦準備工作。這時的日本,孤注一擲就像一個快輸光的賭徒:為了準備武漢決戰,為了通過這最後一戰徹底打垮蔣介石政權達到殖民中國的目的,他們甚至將自己留守本土的一個師團都裝備為預備隊,隨時準備派往中國戰場。

日軍已經占領了小半個中國,但是,中國政府還沒有正式宣布和日本開戰。昔日,慈禧太後自大、愚昧,卻偏偏又喜好擺譜,什麽都沒有準備好就一口氣對好幾國列強同時宣戰!結果,被八國聯軍區區兩萬多人趕鴨子到處躲藏。今日,作為中國實力最強的軍閥,麵對騎在頭上撒尿的日軍,蔣介石沒有選擇,隻能一忍再忍,私底下則在用心備戰,隨後也隻是傾全國之力不宣而戰。從淞滬會戰到南京丟失,國軍動用了接近百萬之眾,損失了三四十萬的軍力,慘不忍睹,蔣介石的王牌精銳基本上都被打殘。但是,中國軍人的血氣,卻也第一次讓世界列強看到。

4 月29日是日本的 “天長節” ,節日是基於在世天皇的生日,隨著天皇的變換而改變。

在二一八空戰中戰敗而歸的日本空軍,並沒有因一次失利而氣餒。日軍看的很清楚:戰爭最終拚的是國力,而積弱的中國,即使是贏得再大一兩次的空中勝利,也隻能是暫時和短暫的。他們非常自信:這一次,他們肯定會以勝利的結果作為禮物,來向昭和天皇的生日獻禮。

日本還能從美國獲得戰爭所需的鋼鐵、石油等戰略物資和戰略原材料。在日本人看來,隻要這些供給不出現問題,配上他們發達的製造能力,征服東南亞勝算很大。此時的世界列強,還真的沒有哪一國,將國軍和中國軍人認真的當回事!中國的滅亡,日本人的全麵占領,在他們眼裏隻是遲早的事!此時在幫中國抗戰的外國佬,也隻有俄國人!

上次吃了虧這次來報仇,氣勢洶洶:36架轟炸機在12架戰鬥機的掩護下,偷偷摸摸的飛來,期望成功偷襲。等待竊賊的卻是有準備的獵人:中國空軍出動了一個驅逐機大隊外加蘇聯誌願航空隊共計64架飛機,分別從漢口和孝感機場適時起飛攔截,采用了類似孫臏賽馬,外加誘敵深入、分割包圍、集中優勢兵力消滅的戰術。

先是以相對老舊點的雙翼伊-15戰機攔截,並引誘日軍戰鬥機脫離機群和轟炸機分離。隨後用當時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單翼新型戰機伊-16,來攻擊缺乏戰鬥機保護的日軍轟炸機。在處理完轟炸機後再來對付其戰鬥機。自傲的日本人還頗為輕易的就上當了:驕兵必敗!

翠花手裏做著針線活,眼睛卻看著天空。由於有了上一次的經曆,這一次看更有點門道。這一次的空戰持續時間長一些。在空中鏖戰大約半小時後,中國空軍以擊落轟炸機10架、戰鬥機11架,擊斃飛行人員50人,俘虜2人的戰績畫上句號。代價是,中蘇空軍損失飛機12架,犧牲飛行員5人。

隨後的5月,日軍攻占徐州,並計劃由北向南和由東向西同時攻擊,隨之入侵並攻陷武漢,借機消滅國民革命軍主力,實現迫降蔣介石政府的目的,徹底結束在中國的戰事。與此同時,國民政府則積極備戰,在武漢周邊地區,為武漢決戰集結了人數過百萬的軍隊、200架左右的飛機及30艘軍艦。還在武漢北部的河南設置外圍前沿防線,以達到滯遲來自占領徐州日軍的進攻。但河南防線不堪一擊,迅速崩潰。為了爭取到更多時間來加固對武漢的布防,蔣介石在6月9日下令,在鄭州花園口炸開黃河堤壩,造成花園口決堤事件,結果造成水患。雖然一定程度上阻延了日軍前進的步伐,但也因此導致高達百萬的平民死亡。水患影響到華北大片地區的城鄉居民。

送走老婆孩子後,凝雪海帶上個小包,裝了幾件簡單的行李,就步行回到不遠處的田家鎮要塞,歸隊。有人問:前陣子,國軍三十萬精銳被裝備精良的兩萬日軍打的節節敗退,丟盔卸甲。這次,日本投入的兵力會多很多,國軍號稱的百萬之眾又真的能堅持多久?

他隻是笑了笑沒有回答。他臉上的笑,是那種比哭好不到那裏的淺笑,不仔細的看很難看出。對方說的是日軍在東北的得手。剛剛過去的徐州會戰,雖然也以失敗告終,但是,國軍的表現比南京戰役強了好多,比淞滬戰役後期也好很多。表現出了一個大國應有的軍事領導才能。雖然在局部,還有不少的瑕疵。

他知道自己的劣勢。同時也很自信:如果拿國軍的精銳和日軍對壘,日軍很難占到多少便宜。問題是,消耗光國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精銳,正是日軍想要的結果。在淞滬會戰中,國軍的精銳已經耗去大半。以七十萬對三十幾萬,國軍損失的遠不僅僅隻是精銳和三十幾萬的傷亡,更重要的是,國軍很多精英將領就此消失: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戰爭,最終打的還是智慧。國軍精銳的武器來自海外,自己無法製造,拚光了就沒有補充。而日軍的裝備都是自己的工廠在生產,可以說都會源源不斷的被送來,被消耗。以可再生對抗一次性,日軍覺得是個好買賣。戰爭的精髓還在商道,此時他想起誰說過的這句。當時他笑人家太外行,太銅臭氣。

此時的中國想出頭的大有人在:不同政治勢力覺得亂中獲利的機會到來,中國人習慣和擅長的內部傾軋悄悄在強化。蔣介石憑借自己手裏的國軍嫡係精銳把握權力,一旦這些精銳被全部消耗掉,蔣介石就沒有發號施令的本錢,日本人就有了很多的選擇。就在不久前的“西安事變”(36年12月12日)上,還有多方勢力對他欲去之而後快。如果沒有來自俄國人的壓力,借刀殺人將他消滅的後果,最得益的恐怕也隻有日本人!從長遠利益看,俄國人還是更有眼光。

被忽悠的輿論看不到這點,也不在乎。受人鼓動的有心者,則跟著鸚鵡學舌,隻是一味的在叫嚷:蔣介石抗戰不力,保存實力為上,借機消滅非嫡係,政敵,對手,競爭者。

諸如此類,不厭其煩。這就是中國,當年的!即使是在外敵列強入侵當口,在民族存亡之際,還是有很多人不遺餘力,不忘為了自己小團體的利益而誹謗、攻擊,與內訌。

中國人不缺乏勇敢,也不缺乏為國家獻身的愛國者。問題是,基於權力和利益均衡,而拚湊組成政府的政客們的無能,中央權力運轉的不靈,來自中央威權的弱小,和因此而帶來的隨處可見的腐敗、自利和貪婪,已經注入一個民族的靈魂,像一個惡性腫瘤,還在一天天的長大。這樣的國家和民族,日本人不來欺負你,你自己也會腐朽和敗落。

從這個角度看,日本人進來讓你痛和驚醒,或許也不是件壞事。

凝雪海一邊胡思亂想,一邊吹著口哨向前走。但是,政府的無能又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呢?他沒有深入的去想:是人性,時代大環境,還是兩者的合一?

在武漢會戰前,國軍統帥部就在田家鎮設立了田家鎮要塞司令部,並且派駐有炮兵部隊和一個步兵守備營。38年3月21日,蔣介石向軍令部負責人特別強調說:馬當、湖口、九江和田家鎮防務至關重要,其工事修建與炮位和部隊防務,應由軍令部特別督促布置,勿誤。隨後,軍令部開始加強防務,督促要塞司令部在沿江兩岸構築若幹新的炮台和堅固的防禦工事。

武漢會戰開始後,國軍統帥部又增派第9戰區李延年轄下的兩個師,駐防以田家鎮為核心的要塞群,同時接管對原要塞部隊的指揮權。李延年將第2軍主力鄭作民師派到要塞北麵,讓其第26旅守衛鬆山高地,第25旅負責附近作為高地外圍丘陵地帶的防衛。他又將施中誠師派到要塞正麵和東麵,同時,命令其第171旅旅長楊宗鼎兼任要塞司令,所轄第340、341、342團據守要塞核心,第169旅所轄第337、339團防守外圍陣地。凝雪海他們被配屬到施中誠師,楊宗鼎轄下的341團。新來的和原有的要塞部隊一起,外加大量的民工,隨後開始抓緊加修防禦工事,說是“用水泥修造了幾百個堅固的據點”,並且還在四望山附近高地到田家鎮一帶山嶽區域環繞了幾道鐵絲網,同時在該區域每個高地上又混合配置了20多門野炮和山炮。

這樣的氣勢,對付當初的地方軍閥一定非常有效。但是對付日本人,卻更多的是小孩子過家家,自己哄自己而已。那些水泥工事,因為水泥質量有限厚度不夠,根本上就經不起鬼子高威力大炮的轟擊。那些鐵絲網就更是兒戲,鬼子的第一輪炮擊後就全部消失幹淨。

人窮誌短,國家窮誌也短,靠忽悠打不贏戰爭。沒有必須的物資,身為國家元首的蔣介石也難有太多的作為。蔣介石的實力和底氣,鬼子知道的清清楚楚。

李延年和他手下的這兩位師長可不是等閑之輩,由此看,蔣介石當初還是用人適當,也是真正的重視了要塞的守衛的。

施中誠很小就沒了父親,十多歲時到山東投靠在軍中帶兵的伯父施從濱,在戰亂年代,這是很多年輕人心目中不錯的選擇。不久後被送到保定將弁學堂做為期三年的正規軍事訓練。這是一所正規的軍校,遠比後來黃埔軍校幾個月短期集訓來的嚴格、正規和係統。不同的是訓練的內容,黃埔開始引進更為先進的現代戰爭和軍事對抗理念。

1923年畢業後,被伯父施從濱安排在自己的部隊任見習排長。直到若幹年後,第二次大戰尾期的45年5月湘西會戰,才給施中誠雪恥武漢會戰時戰敗的機會。已經升任七十四軍軍長的他親臨前線,配合王耀武所屬5個師同日軍3個師團血戰雪峰山下,斃敵數千,繳獲大批日軍槍炮、彈藥,重創日軍先頭部隊,隨後嚐到苦頭的日軍就此不敢冒然西進。雖然那時的日軍,不管是士氣還是軍力優勢已遠沒有武漢會戰時可比,日軍的精銳早已調到海外被美軍消滅。不過至少也證明施中誠是條漢子。施和李都終老台灣。

施中誠還是那個為報殺父之仇,最終將孫傳芳殺死的民國奇女子施劍翹的堂兄。如果當年他答應堂妹的請求刺殺孫傳芳,就不會有後來抗擊日本人的機會。國恨家仇,有時隻能選其一。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