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兒時的閑書故事

(2019-06-20 06:13:30) 下一個

女兒上學後每天的閱讀作業都有閱讀15分鍾,從最簡單的單詞,到簡單句子故事,到厚厚的故事書,閱讀的都是我們說的閑書課外故事書,不是學校那本課本。這個作業比我小時候的語文作業有趣味多了,但女兒並沒有像我小時候那樣對這樣的課外閑書有如饑似渴感,完成作業就完了,沒有自己很感興趣熱情地去找很多故事來讀。女兒有不少時間在電腦上玩遊戲,我說書中有很多故事和知識,是一個神奇的世界,女兒說遊戲裏也有故事知識,還能學英語呢?女兒的閱讀能力很強,快又清晰,她理解能力也強,每次閱讀考試成績都突出,我也不好多說什麽了。

就這樣呢,我常常想起我小時對閑書的那種如饑似渴感,是因為我小時候能看到的閑書很少而稀罕嗎?是因為我小時候沒有電腦遊戲嗎?

我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那個時期的農村所能接觸到閑書很少很少。第一個和閑書有關的記憶是在我還在沒有開始上學時或者1/2年級時吧,不是很能具體記得時間了。那時跟大人到鎮上,鎮上有小人書店,好像是花1/2分錢(不記得具體金額了,好像是)可以坐在大長木凳上看一天的書,如果你不餓不需要回家吃飯的話,哈哈。那時也總能看到一兩個比我大的孩子在裏麵低頭看小人書,看到的幾次都是小男孩在看書,不是小女孩。看小人書店和其它小店很不一樣的感覺,是好安靜的感覺。每次經過門前,我都忍不住歪頭向裏麵張望又張望。

在我自己看書之前,記得睡前爸爸常常給我讀故事,一本書叫365夜。那時我們一家三口坐在床上,爸爸認真地讀,我和媽媽都在認真地聽,我有問題就提問。爸爸不會有聲有色地講,可是爸爸也是讀得非常棒了!好像裏麵有孫悟空的故事,我現在不太記得了,隻記得一家三口坐在床上聽爸爸讀書的溫馨畫麵,心裏歡欣地期待著下一句呢下一句呢!

是從小學三年級時我開始自己閱讀故事了,記得那時每隔段時間爸爸會給我幾本兒童雜誌叫“小朋友”“兒童時代”,每次我都是驚喜地接過來,眼裏都是發著光的,哈哈。爸爸說這是他從校圖書館借來的,看完要還回去。我看完後給我最好的朋友的看,她再看完後再回到爸爸手中。裏麵是動畫配簡短文字的那種,記得裏麵有個小故事叫汽車嘟嘟,嘟嘟是輛藍色的小卡車,它那雙生動的大眼睛可愛的樣子現在都在我的腦海裏清晰,它的很多心情活動都是兩隻眼睛在生動地表達著,它的開心憂傷煩惱。還記得有個小故事,叫太陽公公,一天太陽公公和風說看誰能把那個行人的外套脫掉,風很有信心地說它可以把他的衣服吹掉,於是它使勁吹啊,沒想到行人把衣服裹得越緊了。風加大力度,可是風力越大行人把衣服裹得更緊。這時太陽公公出來溫暖照耀,一下子就好暖和啊,有點熱啦,行人把外套脫了下來。一下子想不起很多那裏麵的故事了,哈哈,不知是不是因為我已經不再那麽年輕了:)

到了五年級,爸爸給我訂閱了“童話大王”,鄭源潔童話,舒克和貝達的故事。舒克和貝達是兩隻可愛的老鼠,它們會乘坐能駕駛飛行的那種玩具飛機,哇,我覺得這個很好玩,腦海裏會浮現那個畫麵,那個時候的我可不知道世界上真有這樣的玩具飛機。裏麵還有皮皮魯和魯西西的故事,啊,現在不能清楚記得故事內容了!我看的書都會傳給我最好的朋友看,不知她是否還記得那些故事!

六年級時有個女同學有本少年雜誌書叫“少年文藝”,她的姨夫也是位中學老師,她姨夫從校圖書借來閱讀,就這樣我們知道了“少年文藝”這樣的兒童書籍,很遺憾她的那本書沒有在我們之間傳閱,我沒有讀過“少年文藝”。那時有兩三個女同學在課間談論一本書“上下五千年”,談得熱情洋溢,很遺憾我也沒有看到那本書。我依然還在看我的“童話大王”,看得津津有味,好像比較晚熟,哈哈。

那時隻要看到有故事讀,都會立即趴上去讀。爸爸拿回舊的“新民晚報”,我讀上麵的故事連載。偶爾看到不知哪裏來的小人書或其他故事書,立即坐下一個個讀來。那時還有故事牆畫,春節去親戚家第一件事是讀看親戚家牆上的新年畫故事,記得在小舅舅家牆上讀過“西廂記”,是畫的那種。在二姨媽家牆上讀過電影“神鞭”,是電影畫麵那種。這個故事牆畫,就像是鋪開的小人書。

再後來初中,同學裏就有讀梁羽生和金庸的武俠小說,也有女同學讀瓊瑤和程凱倫的言情小說,我跟著傳閱過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也讀過一本瓊瑤的小說。後來後來閱讀地越來越廣泛了,越來越容易獲得更多書籍了,三毛,蕭紅,席慕容,周國平。。。。但小學那個階段有關讀閑書在記憶裏好像特別美好,是因為那是人生初始感受故事的魅力嗎?還是因為那時的課外閑書非常少,物以稀為貴呢?

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