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舊文重發 - 英國二戰電影《Darkest Hour》 和《Dunkirk 》 觀後感

(2023-12-17 17:31:28) 下一個

 

 

《Darkest Hour》為觀眾講述了發生在殘酷戰爭前,英國政壇發生的激烈鬥爭,以及偉大的丘吉爾首相是如何在這樣的曆史時刻帶領英國民眾走向堅決抵抗侵略的道路。 眾所周知,二次大戰前張伯倫執政的英國,綏靖政策迫使其在德國對歐洲的侵略戰爭中步步後退,甚至到了本土都要被納粹吞噬的地步。此時,一直堅決反對希特勒政權的丘吉爾順應時勢走上了英國首相的位置。他極力堅持英國對德國采取堅決的反擊。作為一國首相,不但要在國家麵臨最黑暗的時刻堅決站出來號召全體民眾保家衛國,還要麵對戰事初期英國部隊及其歐洲盟軍迅速潰敗,損傷慘重的局麵,可想而知他經受了多麽艱難的時刻。在國家賦予的責任,對祖國的赤誠熱愛,對民眾的體恤,對預知的難以避免的士兵陣亡這些艱難的選擇間平衡,丘吉爾也有軟弱無助的時刻,可是,本想撇下一國民眾到加拿大規避戰爭風險的國王此時卻給予丘吉爾堅決的支持,於是他義無反顧的堅決執行自己的反侵略政策,並從多方麵爭取廣大群眾的支持。1940年5月13日丘吉爾出席下議院會議,發表了著名的講話:“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麽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麽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 下議院最終以381票對0票的絕對優勢表明了對丘吉爾政府的支持。

《Darkest Hour》這部電影事實上是一部敘事性的電影,與《Dunkirk》的大場景相比,更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劇情片。因而,演員的出色表演是支撐這部電影的支柱。扮演丘吉爾的英國演員Gary Oldman 是出演過《這個殺手不太冷》,《哈利波特》等很多名片的著名演員,也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演員的提名。整部電影幾乎都圍繞著他的表演推進。他的表演是那麽成熟,將丘吉爾首相在國家危機關頭表現的的正義,堅決,勇敢的領袖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即使是有些乖張暴躁的脾氣也不覺得令人難以忍受,我卻完全理解一個承受國家重擔的老人率領全體英國民眾的責任是多麽重大。我唯一感到有些缺憾的是Gary的麵相太慈善了,真實的丘吉爾首相的臉是一張典型的領袖臉龐,嚴肅而令人感到壓力。可說真心話,我更喜歡生活中的丘吉爾那張臉,看到那張臉,仿佛這位領袖經曆的一切世事滄桑都一覽無餘了。

《Darkest Hour》這部影片的著色和場景都是偏暗的,似乎預示著那艱難的曆史時刻。政府辦公的空間狹小,人聲嘈雜。在這種極為壓抑的環境下,丘吉爾及其內閣成員每天都要麵對戰場不斷出現的問題作出戰爭決斷。議院演講的畫麵挺有趣,看到那時的英國議會是如何表決決議的。影片中唯一光明些的部分是丘吉爾打字員伊麗莎白·萊頓這個角色。作為影片中出現在偉人身邊和重大曆史事件裏的年輕人,工作在丘吉爾首相旁邊,自然承受了不少來自首相的壓力,戰爭與國家的創傷同時帶給她難以忍受的悲痛。可是那張年輕充滿希望的臉應該是丘吉爾首相和這個國家最應該珍惜和保護的,因為有了他們就有了希望。

《Darkest Hour》的導演是執導了《贖罪》的英國著名導演喬·懷特。他的影片古典精致,非常具有英倫範。英國擁有很多傑出的導演,演員,水準世界一流。他們的電影在想象力,思想性,藝術水準,製作水準等方麵都極其出色,我非常喜歡。這些優秀的電影藝術作品將他們正能量的,普世的價值觀,高水平的藝術呈現帶給觀眾,贏得了廣泛的認可。我同時認為,這些藝術作品的背後是大不列顛民族強大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文明的自信。因為這兩部出色的電影,我特意閱讀了北京大學教授彭小瑜先生在最近出版的新書《社會的惡與善》中的一篇文章 “戰爭與和平之間的道德博弈”。作者在文章中介紹了耶魯大學教授卡根對戰爭爆發原因的研究。卡根認為,實際上西方民眾認同的主流道德意識或是價值觀,即追逐榮譽。麵對重大國際關係問題時,如果民眾認為榮譽被傷害,他們就會要求政治家作出有力回應。在二戰爆發之初,當英國政治家沉湎於綏靖政策時,民眾卻群情激奮,認為在法西斯強權麵前,放棄對被侵略弱國的保護是不道德和有傷榮譽的。國內的這種民情,促成了張伯倫下台,丘吉爾上台,打響二次世界大戰英國保衛戰,執正義一方的英國也在這場無法避免的戰爭中獲得了道德的製高點,以及用鮮血換來的民族自信。我想,在這樣的文明中生長的人民以及這樣的國家必是強大而難以被打敗的。

-----------------------------------------------------------------------------------------

《Dunkirk 》 的故事改編自著名的二戰軍事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二戰初期,40萬的英法盟軍被敵軍圍困於敦刻爾克的海灘之上,麵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才有可能活著回家。 影片從陸海空三個部分別講述盟軍在這場撤退中經曆的戰爭慘烈, 同時又並行了一條群眾海上乘船自發營救撤退士兵的敘述線, 力求從不同的角度呈現和構建這起曆史事件。在海灘上等待船隻撤退的士兵隨時會受到敵機的轟炸,上了船的人們心驚肉跳,敵機不斷投下的炸彈讓多艘已經啟航的船隻沉沒,士兵們或跳船逃生,或被大海淹沒。而空中, 盟軍飛行員與德軍戰機也在進行著殊死搏鬥,每一次開火都是對艱難撤退的地麵和海上士兵生命的解救。在茫茫大海上,那些不顧個人安危的老百姓駕駛自己看似單薄的民用船隻解救落水的盟軍士兵。當經曆了長時間殊死的抗爭,33萬的英軍士兵終於撤回了自己的祖國,迎接他們的既有人們溫情的笑臉,也有難以掩飾的不忍直視敗軍的尷尬。

整個電影帶有戲劇的張力和味道,光線並非冷色調,畫麵寫實:那種每一次炸彈向著毫無還手之力的士兵扔下的時刻,人們殊死求生的場麵;白天黑夜間敦刻爾克海岸線旁衝天的黑煙與漂浮在水麵上被炸爛的船隻;戰機時而在藍天白雲間360度穿梭,又有不幸被擊中墜落海麵的鏡頭。導演給出的這些畫麵,沒有一個用動畫做出的痕跡,這就避免了給觀眾留下好萊塢大片的鏡頭感。情節的推動不遜於表現戰爭的慘烈,在縱貫影片的折磨人的拉鋸般的電子合成音樂的背景中慢慢推進,好似京劇鼓點的節奏時緊時疏,聲聲擊中觀眾的心,聽得人心驚肉跳卻戲劇張力十足, 帶動大家從一場命運的襲擊進入下一場生死搏鬥。士兵們在劇中的化妝也很出色,暗色的綠軍裝和油汙覆蓋的臉有一種油畫的美感。演員的挑選看似不經意,但每張臉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大部分士兵與老百姓都是典型的大不列顛民族的臉,顯示著那個民族嚴謹端正的氣質,軍官則有著威嚴凝重的表情,非常值得信任。

影片結尾,Dunkirk 撤退中的士兵終於登上英倫三島。我在直麵了那麽慘烈的戰爭畫麵,內心的壓抑已到極限的時候,出現了難以抑製的激動,想為這人間的光芒歡呼呐喊,也深深地感受到導演對戰爭與人性的理解,他所倡導的人類對和平的追求,這是全人類的普世的價值觀,完全超越了假大虛空的政治正確的噱頭。影片結尾,導演用丘吉爾首相的名言再次感召每一位觀眾:“我們將戰鬥到底。……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

今日清晨,睡眼朦朧中耳邊 Classical FM 輕聲唱響著 Edward Elgar 的著名樂曲 ”Variations on Original Theme Opus 36(9)",  這首樂曲同時也是 《Dunkirk 》的主題曲。 熟悉的旋律喚醒我對影片結尾的回憶。 終於踏上祖國土地的士兵眺望著列車窗外,戰爭陰影下急匆匆來來往往的人們,漸進漸強的樂曲旋律仿佛是這片承受戰爭蹂躪土地上的人民那一顆顆頑強不屈的心在躍動, 在訴說:大不列顛決不屈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