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聯之友

全球有6000多萬華僑華人,分布在近200個國家和地區,讓我們攜起手來做朋友!
個人資料
僑聯之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們上春晚那點事

(2018-03-04 07:06:18) 下一個

再說華僑華人春晚那些故事裏的事兒
2018-02-26 僑聯之友


一台“遠方的惦念”,在僑界熱鬧了2018年春節前後兩個多月。上一期,我們介紹了這台晚會製作中台前幕後的故事:有越洋拍攝的快閃,有精兵良將的大合唱,有溫馨的北京集中營,有彩排設計時的辛苦和激情。

辛苦過去了,激情不減毫分。僑界各微信群、朋友圈裏點讚、點評、轉發絡繹不絕,為了讓每一位參與者、支持者、熱愛者和關心者,再睹華僑華人春晚的芳華,本文就網友的精彩評論進行了梳理和整合,同大家一起真情回顧。

總的來說,這台由中國僑聯、鳳凰衛視、福建東南衛視共同主辦,山水文園集團特別支持,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僑聯之友承辦的晚會,確實凝聚了僑胞的極大熱情和愛心,這份熱情和愛心帶動了全世界各國的華人華僑對這台晚會的關注度和收視率,就連點評都是在不斷向祖籍國傾訴著愛戀,緊接著像是星火燎原般複製粘貼,感動式傳染。

就像非洲老納寫了一篇在群裏廣泛流傳的文章,可謂字字珠璣,句句動情一樣。

瑞典王鈺清回憶說:2018年的春節過的與往常不同,7天假期裏,幾乎每天都守在電視機前,等待遠方的惦念。晚會已經播出有一段時間了,但我的腦海裏總是不斷出現我們在北京錄製節目時的情景。2月初,在北京集中時還雲裏霧裏的我,幾天下來已經被這個臨時組成的團隊感動到了。總指揮龐燕平易近人但不乏嚴肅嚴謹;那個從未謀過麵的音樂指揮喬萬鈞是那樣的神奇,用短短的2個小時就把來自150個不同喉音調理成和諧可聽的合音;那個一直用手中相機記錄每一個瞬間的年輕人David是那樣的敬業,幾天下來儼然成了大家150名團員的朋友和孩子;一直為大家服務的美麗的家慧姐和那個一直沒有露麵的海峽,為活動成功提供了保障;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每一次出現和看望都會給我們帶來鼓舞和力量;還有我們自己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150名團友,從陌生到熟知、默契,步調一致完美演繹了我們自己心中的華僑夢。這一切的一切都給這個春節帶來了數不盡的回憶。

鈺清的回憶中,還寫到:我到瑞典定居已經20年,每年要搞春節活動,已經有15年沒有回國陪父母過春節了。今年在北京參與錄製了僑聯的春晚,以前看春晚是看別人、看明星,今年看春晚是看自己、看團友、看北京。每一個畫麵都會勾起回憶,每一個鏡頭裏出現的自己都會無比激動和自豪,更有150名團友把鏡頭裏撲捉到的畫麵及時發到群裏分享喜悅。

安哥拉-中鐵十二局-曲歌:初一晚上我們一家人守著鳳凰衛視從頭到尾觀看了“遠方的惦念”,真是有太多的感動。不僅僅是晚會異彩紛呈,更因為我知道這精彩絕倫的節目背後藏著太多“僑聯之友”前輩們的默默付出。我記得攝製組不辭辛勞披星戴月地趕飛機,我記得攝影師David在極度虛弱的時候咬牙堅持拍攝,癱倒在地的場景,我更知道這晚會背後還有無數我們不知道的艱難困苦。

澳大利亞-楊東東:我在思念你時,恰你也在惦念著我——這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這次春晚總策劃、我們“僑聯之友群”的群姐龐燕(中國僑聯海外委員、加拿大著名僑領)介紹說,這也是一台全部由華僑企業讚助,沒有花國家一分錢的大型公益晚會。

舊金山-歐陽飛鵬也留下了他的思考和感受:我很清楚地記得習近平主席有一段講話:“團結統一的中華民族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夢。共同的根讓我們情深意長,共同的魂讓我們心心相印,共同的夢讓我們同心同德,我們一定能夠共同書寫中華民族發展的時代新篇章”。這個講話對中國夢做了最好的詮釋,深入人心,極大地鼓舞著海外華僑華人們。那麽,“遠方的惦念—華僑華人大聯歡”的舉辦,就是身體力行,就是為奔向中國夢而努力的一個標誌。表現如下四點:

第一、我們體會到祖(籍)國的關懷。121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名華僑華人代表千裏萬裏回到北京。看到祖國欣欣向榮,國富民強。受到熱情安排,在五彩繽紛的鳳凰傳媒中心現代化大樓裏參加夢幻般美輪美奐的演出。同時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等領導每每在排練、走台、拍攝前後無數次來看望,問寒問暖,無微不至。感人至深,難以忘懷。

第二、這是全球華僑華人的一次大牽手。來自五大洲四大洋的華僑華人在一起生活、學習、練歌、交朋友。全球華人之間增加了解、感情和團結,這不就是中國夢的一部分嗎?晚會拍攝前一晚,歌曲《龍的傳人》和《我愛你,中國》錄音到半夜。尤其是前一首,因為重新編曲,節奏、速度、風格改動大,加入了分部合唱,在演唱上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合唱指揮、鳳凰音樂指導、錄音師合議決定分次錄。當女聲在錄音棚裏、男聲在外廳等待時,有兩位歌手希望我召集大家練歌。於是一呼齊應,並且由臨時發掘的兩位曾是音樂學院畢業的專業歌手與編曲帶著大家一個音符一段歌詞細扣,一個半小時後,已經為男聲的錄音做出了很好的準備。大家謙虛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也隻有“遠方的惦念”可以為天各一方的同胞們提供這個機會。

第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愛國愛鄉有楷模,激勵華僑華人往前走。本次華僑華人春節大聯歡特別設計了“新春環球快閃行動”視頻環節。攝製組的龐燕、王欽、王董家慧、張禹華等經曆零下40度的低溫、饑寒交迫、勞累暈倒、丟失行囊設備,馬不停蹄、不眠不休穿梭各國拍攝。在北京拍攝期間,又是幾天不休息,做策劃、搞協調,組織排練演出,安排照顧全體演職人員的生活居住活動。其感人事跡至今還在演唱藝術團裏不斷地傳頌。

第四、愛國愛鄉,熱情延伸。組織者這種身體力行榜樣的精神,著實鼓勵著眾多海外華僑華人們努力奔向中國夢!

柬埔寨-張小龍:這是來自遠方的惦念,是海外遊子對祖國母親的深深思念,是祖國母親對海外兒女的深情牽掛;華僑華人春晚,共迎新春,同慶團圓,互致祝福,把喜迎新春的美好傳向四方,讓無數海外遊子深深感受到來自祖國母親的關懷與惦念。天下大同,普天同慶,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心願,也必是全人類共同的心聲。從和諧號到殲20,從蛟龍入海到嫦娥飛天,從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到中華民族利益神聖不可侵犯……“中國速度”一個又一個雄偉篇章銘記史冊,“中國製造”一個又一個夢想締造輝煌。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讓海外兒女充滿了自豪,感到無比的驕傲。

阿根廷-王華:感謝中國僑聯和僑聯之友微信群提供這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很榮幸參加華僑華人春晚的錄製,有幸結識了許多來自121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名僑胞,與他們之間的交流加深了我對海外華僑華人的了解。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因為我們的根,來自同一個地方---中國,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又繁榮的國家。

之友海峽:我們在視頻中看到最真情的告白,是一些群友在表演時不禁落下的淚。其中,身披藍色西裝淚眼蒙蒙的帥哥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是群姐龐燕的得力助手,是《不二法門》節目的主講人之一劉鶴齡,在讚比亞的拍攝,是他帶領著攝製組一行完成了艱難的拍攝任務。

讚比亞-劉鶴齡是這樣說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海外僑胞雖然身在他鄉,僑居異國,但一天都沒有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自己的“根”在中國。6000萬海外遊子猶如隨風飄散的《蒲公英》種子,讓中華文明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我們來自同一片熱土,我們都有同一個母親,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兒行千裏母擔憂,縈繞耳畔的是《媽媽的口頭禪》,銘記於心的是媽媽那來自遠方的惦念。故鄉的聲音是融在血液中的聲音,無論身在何處,《鄉音永久》是我們和祖國心心相連的紐帶,提醒我們不要忘記夢想開始的地方。懷著同樣的《華僑夢》,我們跨越地理的距離,緊緊地相擁在一起。這一刻,我們向星空許願:《祖國,祝福你》!這一刻,我們齊聲呐喊——《我愛你中國》!

最後,引用“僑聯之友”美國群友、評論員曉輝的點評作為結束語:

這台晚會的亮點很多,雖然晚會2月8日在北京鳳凰傳媒中心錄製時有近百名海內外明星聯袂獻藝,但根本上講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是一台 “眾籌”式的海外華人晚會,僑辦、僑演和僑看是其中最大的亮點。細數一下晚會最接地氣的片段,當屬從3000名海外報名者中選出的,來自121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名華僑華人在晚會開場和結尾分別合唱《龍的傳人》和《我愛你中國》,這是晚會的主線和基軸,充分體現祖籍國和海外遊子雙向互動的“遠方的惦念”這一主題,展示了華僑華人在海內外交流中的橋梁作用。

晚會的另外一個值得稱道的突出亮點是特別設計了“新春環球快閃行動”視頻環節。攝製組曆時60多天,行程13.5萬公裏,足跡遍布五大洲,在21個國家和地區的28個城市錄製了快閃視頻,根據這些素材最終集成編輯後播出多個穿插表演和拜年片段,當之無愧成為本次春晚最奪眼球的亮點之一。華僑華人春晚總策劃、“僑聯之友”負責人龐燕介紹,參演演職人員全部自掏國際旅費,自備服裝到北京參加大合唱、大聯歡。

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說:“我從事僑務工作已有25年,一次能聚集起121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同台出席國內活動是極為罕見的。”在新時代更好地聯絡海外僑胞而言,這次活動是一次積極探索。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說,中國僑聯努力創新海外聯絡工作方式,改革“僑領—僑團—僑胞”的傳統工作渠道,發揮互聯網扁平化聯絡的優勢,借助覆蓋全球、聯絡廣泛、傳播正能量的“僑聯之友”微信群等華僑華人網上組織,加大對“草根僑胞”的工作力度,更廣泛地直接聯絡廣大僑胞。他說,這次各行各業的華僑華人來到北京親口說出對祖(籍)國的惦念,而他們作為各駐在國的代表親眼看到中國今天的富強,自豪感油然而生。

曉輝認為,晚會在各方的精心構思、艱苦努力和共同參與下獲得圓滿成功,這有背後的淺顯道理和深層原因,具有重要的意義。本屆春晚是中國僑聯在十九大後舉辦的首個重大活動,150位華人華僑一張張喜悅動人美麗俊朗的麵孔就是一張張曬向全世界,傳播中華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的亮麗名片,是中國僑聯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領下,以奇思妙想,敢為人先的創造、創新性大手筆,用紮紮實實與世界各國僑胞建立的密切溝通和廣泛聯係成就了這一切。

121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位華人華僑代表是已加入外國國籍的華人,或者說華裔外國人,因此他們的與會不僅有僑務的屬性,同樣有外交屬性。他們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者、先鋒和勇敢的踐行者!是中國和他們各自駐在國的天然信使,是連通中國夢和世界夢的道道虹橋。十九大報告清晰構勒出習近平新時代外交思想的宗旨和脈絡主線之間的邏輯關係:"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其達成的目標就是作為世界大國領袖的習近平同誌在十九大報告中向全世界發出的信息:"我們呼籲,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從以上的十九大報告闡述,結合這次“遠方的惦念——2018華僑華人春節大聯歡晚會”的盛況,我們不難看出,這是傳播中華文明、文化、理念和思維,講好中國故事,同時助力娘家中國與駐在國一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無任所大使。僑胞從點可以構成線,從線至麵,從麵到體,讓中國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插遍全世界的五洲四海。從這個角度再來看這台晚會,意義會重要得多。

曉輝深情地寫道:此次因故無法與會,心裏空落落的。但須臾不曾離開我們的大家庭和中國僑聯集海內外大成推出的這場如此盛大、熱情、閃耀著真情摯愛的光芒,聯結全球華人華僑赤子之心的春節大聯歡。家惦念著我,我惦念著家,這根存於祖國親人和遊子心中的相思線把我們與家國天下緊緊拴在一起,永難割舍。雖不能前來現場,但自己心早已飛到北京,和現場親愛的群友們一起,在場外為大夥兒搖旗呐喊,加油鼓勁兒。親曆了美國費城和華盛頓站的拍攝,看到晚會現場的一幕幕場景花絮的照片視頻,聽了喬衛副主席的現場即興講話,內心非常感動,激越自豪,與有榮焉。為心係廣大海內外僑胞而求真務實,勤勉奮進的中國僑聯而備感驕傲和尊崇!

晚會的圓滿成功,與中國僑聯萬立駿主席、喬衛副主席等領導同誌的親切關心、親自運籌晚會活動的思想高度、視野境界、卓然大愛和指揮若定;與全國政協常委、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太平紳士等鳳凰高層的大力支持與合作;與僑聯之友群姐龐燕團隊的團結高效、心念僑胞,無私奉獻;與一眾僑胞和演職工作人員的滿腔熱情,默默付出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所說的名言:“隻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奮鬥是艱辛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鬥,我們要勇於在艱苦奮鬥中淨化靈魂、磨礪意誌、堅定信念。奮鬥是長期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偉大事業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幾十代人持續奮鬥。奮鬥是曲折的,“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我們要始終發揚大無畏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奮鬥者是精神最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領袖這些鼓舞鬥誌,升華心靈的諄諄教誨,相信這次“遠方的惦念——2018華僑華人春節大聯歡晚會”的組織者、主辦和承辦者以及眾多參與者的心中一定是最有共鳴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