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聚一堂》第120場:五十六個民族 -- 漢族(二)
2017-02-27 僑聯之友
龐燕加拿大 12:59
親愛的各位群友:僑聯之友專題節目《歡聚一堂》第120場的節目現在開始了!回首凝視,那逝去的時光,並不意味著我們老了!那一切總是在心底最柔軟的地方。一些故事或許被時光埋葬,一些記憶或許被風兒吹散,而某一天銘記於心中的溫暖希望是我們的僑聯之友。因為有您的參與,讓我們心存感激!再次感謝您的積極參與,期待我們攜手共同經營好我們的僑聯之友大家庭,辦好《歡聚一堂》專題節目!讓我們一起努力加油吧!今天的主題:五十六個民族 -- 漢族(二)歡迎您參與討論!謝謝!
龐燕加拿大 12:59
龐燕加拿大 12:59
茹曉白 12:59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講人曉白的代言海峽,很高興和大家在每周一同一時間歡聚一堂。上周我們聊了漢族的發展,今天我們繼續聊聊漢族的分布,文化,服飾等等。
茹曉白 12:59
趙睿加拿大 12:59
中華民族一家親
雲飛 - 繡滿霞光的蒙古袍
茹曉白 13:00
漢族人口約為13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9%,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在世界各地皆有分布,漢族是數個現代國家或地區的主體族群。
茹曉白 13:00
占中國大陸人口92%,占新加坡人口74%,占馬來西亞人口24.5%,占中國台灣人口98%。
茹曉白 13:00
漢族之內因基因、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漢族民係;根據複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曆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曆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
茹曉白 13:00
在晉朝以前漢族主要分布於中國北方,隨後因永嘉之亂大舉向南遷徙,南遷漢族則和與漢族基因及語言相異的中國南方包括傣族、南亞語係及苗瑤語族的原住民混居。
茹曉白 13:01
這曆史上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布密度。
茹曉白 13:01
數量
茹曉白 13:01
在漢族形成的兩漢之時,漢族人口已達5000餘萬人,到唐代前期達到8000萬至9000萬人之間,到北宋大觀年間達10441萬餘人。
茹曉白 13:01
漢族的人口如果從其族源夏民族算起開始約有200餘萬人,曆經夏、商、周三代,到戰國盛時已有2000萬人左右了。
茹曉白 13:02
元代以後,在中國統一的大趨勢下,漢族人口這個雪球越滾越大。明萬曆二十八年(1601)人口達1.5億。
茹曉白 13:02
及至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則達4億以上,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其人口約6億,到20世紀末已達10億以上。
茹曉白 13:02
在地域上則從黃河、長江流域向南發展到珠江流域抵台灣島和海南島,向東北發展到黑龍江流域,向西北發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發展到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
任仕薇(貴州海外青年創業創新會) 13:03
漢文化
茹曉白 13:03
漢族在中國分布的特點是東密西疏,據1990年的統計,中國10.39億漢族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1.92%,其中漢族人口占當地總人口的比例,江蘇、浙江分別為99.77%、99.49%,而新疆、西藏則分別為37.58%和2.05%。
茹曉白 13:03
民係
茹曉白 13:03
一般而言,同一個民係的人生活在相同或相近的區域,有著相同的區域認同。區域認同往往成為民係的名字,典型的例子如潮州民係。
茹曉白 13:03
在漢族諸民係中,客家民係是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漢族民係。
茹曉白 13:03
對漢族人而言,炎黃認同是民族的精神傳統的標誌物和代表物之一。
茹曉白 13:03
謝謝大家支持
韓友芳 13:04
隻插一句話,漢族絕對是一個偉大的民族!
茹曉白 13:04
類似的,對於民族之下的民係而言,在同一個民係裏的人,往往對某一特定的事物有著強烈的認同感,認為這一事物代表了自己所屬民係的某些特性和精神傳統。
茹曉白 13:04
遷徙
茹曉白 13:04
曆史上漢族人口有過幾次大規模自黃河流域和淮河以北向長江、珠江流域南移。
茹曉白 13:04
秦統一六國時,曾將關東強宗大量遷入關中,西漢時也有過類似移民活動,然而當時的經濟發展決定了黃河中下遊各郡為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北京鄭純根 13:04
漢人偉大!!
茹曉白 13:04
如以秦嶺與淮河為界把郡縣地區劃為南北兩部,兩漢大體都是北部約占當時戶口總數的80%,南部約占20%。
趙睿加拿大 13:05
華夏五千年
李昕翰 - 槐南一夢
茹曉白 13:05
從東漢末年起,北部割據混戰,人民開始南遷,而西晉末年“永嘉之亂”,黃河流域人民大規模南遷至長江中下遊與長江中上遊及漢水流域。
茹曉白 13:05
經南北朝,繼續有人口南移,使長江流域人口不斷增加,但仍未改變北部人口多於南部的分布狀況。然而如果拿隋末與西晉時的南部諸郡人口總數相比較,則長江流域與嶺南各地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
茹曉白 13:05
唐末藩鎮割據混戰與五代時期,北部人口又一次出現了南遷趨勢。到北宋末年,金兵南犯,出現了第二次人口南遷的高潮。
茹曉白 13:06
南方人口大增,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以及洞庭、鄱陽、太湖等大湖周圍和長江、珠江三角洲地區。這些地方成為人口稠密之區,人口密度高於北部各州。
茹曉白 13:06
除以上兩次大規模人口南遷之外,另外還有幾次具有相當規模的人口南遷。南部經濟自東晉以來發展迅速,至兩宋時,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南方人口不僅密度高於北方,而且漢族人口的總數,至明、清時也已超過北方。
茹曉白 13:06
茹曉白 13:06
茹曉白 13:07
漢族經曆與中國境內各民族長達數千年的共處、遷徙,於是形成了在鬆遼平原及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大河巨川流域農業最發達的地區及城市集中分布,在邊疆與當地各民族交錯雜居的分布特點。
茹曉白 13:07
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漢族有相當數量人口移居海外。其中有的在移居國生根發展,成為當地的華裔,有的則保持中國國籍,成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華僑。
茹曉白 13:07
政治
茹曉白 13:07
漢族在中國建立多數王朝,長久主導中國政治,但期間也有被異族統治的曆史,譬如西晉亡於匈奴人建立的趙漢,北宋亡於女真人建立的金,南宋亡於蒙古人建立的元,南明、明鄭亡於滿洲人建立的清。
茹曉白 13:07
最後滿洲人政權被推翻於以漢族為主體的在1911年10月10日建立的中華民國,同時漢族也是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力量。
茹曉白 13:07
經濟
茹曉白 13:07
漢族曆來以勤勞儉樸、富於創造精神著稱。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家庭副業,這種“男耕女織”式的自然經濟,在中國古代始終占絕對優勢。
茹曉白 13:08
農業
茹曉白 13:08
農業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主要物質基礎,農業生產在曆史上素稱發達,尤其以發達的水利灌溉與精耕細作著稱於世。
茹曉白 13:08
曆代都興修了不少水利工程,秦蜀郡守李冰領導興修的都江堰,不僅在古代使成都平原成為全國著名的糧倉,享有“天府之國”的美名。都江堰可算是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的典型代表。
茹曉白 13:08
在耕作技術方麵,漢族及其祖先,自古以來一貫注重農時、改良土壤、輪休耕地,以及施肥、保墒、選種、培養新品種、改良農具,同時也不斷從國內各民族中甚至從國外吸收新的作物品種和學習耕作技術。
茹曉白 13:08
因而不僅創造了在古代堪稱水平很高的產量,而且作物品種之豐富,也是世所罕有。
茹曉白 13:08
手工業
茹曉白 13:09
手工業也有相當高的發展水平。在高度發達的農業與手工業生產的基礎上,古代科學技術如天文、數學、農學、醫藥學、冶煉術、建築學等都在世界文明發達史上大放異彩。
茹曉白 13:09
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火藥用於作戰,指南針用於航海,以及養蠶、織造絲綢、製瓷、製茶等技術,對世界文化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商業在古代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茹曉白 13:09
遊牧
茹曉白 13:09
中國除以漢族為代表的農耕民族區之外,還有廣大的遊牧區、狩獵區和漁獵區各民族,這兩大類民族之間農業、手工業產品與畜牧狩獵產品及其他土特產品的交換,不僅是生活的需要,而且促進了各族人民的生產發展。
梁爽(Janice) 13:09
寧夏的漢渠就是漢代修建
茹曉白 13:09
唐宋以來形成的“茶馬互市”是漢族與各兄弟民族經濟上互相補充、交流關係的主要形式。
茹曉白 13:10
商業
張琳美國矽穀-納帕穀 13:10
偉大的四大發明
茹曉白 13:10
商業的發達,反過來有利於農業、手工業的發展。至明代中晚期,已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尤其在江南地區一些城鎮的手工業工場與商業中,資本主義萌芽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茹曉白 13:10
從19世紀中後葉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近代工業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同樣主要是在沿海及交通較發達的內地大中城市漢族聚居的地區。
茹曉白 13:10
文化
茹曉白 13:10
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無論政治、軍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擁有眾多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趙睿加拿大 13:10
中華民族
朱躍明 - 中華民族
茹曉白 13:10
西周時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這就是禮樂文化,周禮非常繁縟,據《周禮》有吉、凶、軍、賓、嘉五禮,樂在西周很重視,有專門職官管理,金文中也記有樂官。周代樂舞如《大武》為周武王克商所作。
茹曉白 13:11
周代的已有比較完善教育製度,如“禮”、“樂”、“射”、“禦”、“書”、“數”六藝就是周代貴族的文化教育內容,中國最早的經典如《周易》、《尚書》、《詩經》、《周禮》、《樂經》(已佚)、《春秋》都產生這個時期,以及春秋時期的諸子學說等。
茹曉白 13:11
茹曉白 13:11
至漢武帝時(前141~前87在位)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統治思想,統治漢族古代思想與文化近2000年,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著其他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中國相鄰的國家。
梁爽(Janice) 13:11
在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 今天仍然有集市經濟
茹曉白 13:11
在古代軍事理論方麵,早在春秋末就有軍事名著《孫子兵法》問世。西漢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別是宋朝以來一直作為武學必讀的《武經七書》,集中了古代軍事著作的精華。
茹曉白 13:11
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曆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台、鬆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茹曉白 13:12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采取兼容並蓄的態度。樂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漢族的主要傳統觀念。
茹曉白 13:12
民族圖騰
茹曉白 13:12
漢族的圖騰是由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占據了中國曆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龍飛鳳舞,是中原地區與南方地區的民族標誌。
茹曉白 13:13
中華民族共同崇拜的形象“龍”,一種虛擬的綜合性神靈。這一奇特的形象蘊涵著中華民族發展、各民族相互融合、團結,成為中華民族始祖的標誌性圖案。
茹曉白 13:13
後來,“龍”的形象開始出現於各種圖案之中,並逐漸成了帝王的符瑞。相傳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龍”而生,黃帝是附寶感“北鬥”而生,堯帝是慶都感“赤龍”而生,始祖是龍繁衍的後代,因此,中華民族的子孫便是“龍的傳人”了。
茹曉白 13:13
龍之精神:是萬物一體,相容並蓄的精神境界;是追求和諧、群體本位的人生態度;是中華大一統的情結。
茹曉白 13:14
鳳之品德:鳳凰涅盤求光明,象征新生與中華民族的覺醒;是集民眾責任感與曆史使命感於一身的憂患意識;是自強不息,舍身弘道的理想主義;是勤勞儉樸、艱苦奮鬥的謀生態度。
茹曉白 13:14
文化信仰
茹曉白 13:15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采取兼容並蓄的態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漢族宗教的主要傳統觀念。
茹曉白 13:15
曆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
梁爽(Janice) 13:15
在海外龍和功夫成為很多外國對中國標識的認識。 可見圖騰傳播的影響力
茹曉白 13:15
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係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華夏英雄
鄧超 - 鄧超單曲集
茹曉白 13:15
服飾發式
茹曉白 13:15
在服飾上,漢族有自己悠久華美的服飾,即漢服。各個朝代,對服飾的顏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漢、唐、宋,定為赤色為宜。
茹曉白 13:16
漢服是世界上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甲申之難(1644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政府。
茹曉白 13:16
統治者下令全國剃發易服,引起全國性的憤怒、不滿及武裝抵抗,隨後清王朝進行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漢服也因此逐漸消亡。
茹曉白 13:17
1683年,清軍入台灣滅鄭成功餘部,從此漢服從漢族的日常生活中徹底消亡。在經曆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後,今日的漢族逐漸忘記了自己曾經擁有的華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古老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和旗袍、長衫馬褂都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或是其改良服飾。
梁爽(Janice) 13:17
我們傳統服飾搭配色彩斑斕
茹曉白 13:17
朱子深衣
茹曉白 13:17
由於漢服的消亡,清朝時期長袍等開始在漢人中傳播,服裝的式樣發展到清末民初,男人一般內裝為對襟衫和長褲,外穿大襟長衫,講究一點的外加一件馬褂,謂之“長袍馬褂”。
茹曉白 13:17
褲子都鑲有八寸闊腰。後來中山裝流行,但農村仍穿長袍馬褂短衫長褲,至今偏僻的山區仍有老人穿長袍。
趙雲茜 沖繩 13:17
@茹曉白 受教受教...
茹曉白 13:18
婦女清末穿喇叭狀齊膝中長衫和長褲,民國後上穿“斧口衫”,有對襟、大襟、琵琶襟之別,下著裙子,有鳳尾裙、百褶裙等。
茹曉白 13:18
30年代後旗袍流行,但農村婦女多穿大襟短衫和長褲。現代漢族的服裝,多興西式服裝。但隨著進入了二十一世紀,越來越多的漢族人再次穿起了漢服,而這場民間自發興起的複興漢服的運動,通常稱為“漢服運動”。
茹曉白 13:18
漢服
茹曉白 13:18
其中,上衣右衽(大襟)的特點始終保留。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領衣的樣子。
茹曉白 13:18
後雖有胡服傳入,出現短衣短褲,但不管是西漢的“深衣”,還是唐宋的“交領袍”,甚至包括清朝“長袍”,上衣總是以右衽為特點。
茹曉白 13:19
近代男裝長袍或現代女裝旗袍都繼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趙睿加拿大 13:19
民族舞會
於文華 - 親吻你再久依然戀著你
茹曉白 13:19
低幫,輕便、透氣、舒適,也是漢族富有民族特色的穿著之一。
茹曉白 13:19
發式,古代漢族男子不剃發,結發於頂加冠;清代滿族統治者強迫漢族人民剃發結辮;民國後剪辮留短發,多西洋式、平頂式或光頭。
茹曉白 13:19
漢族女子發式較多,古代多高髻,近代少女有流海、單辮,或雙丫髻,中年婦女多梳長髻,老年腦後梳纂兒。
茹曉白 13:19
民國後不少女子改剪短發,留發齊耳。現代漢族男子發式已無特色,女子仍以梳長辮為具有民族特色的發式。
茹曉白 13:20
仿唐百合髻
茹曉白 13:20
修飾,古代漢族男子到一定的年齡均留胡蓄須,女子15歲行笄禮,俗稱“開麵”。清代婦女還有束胸、纏足等陋俗,男人有文身的習俗。
茹曉白 13:20
佩戴方麵,古代漢族盛行佩玉,不論男女均戴肚兜,意為落地平安,一至五歲要戴“天官鎖”,又稱“長命鎖”。
茹曉白 13:20
語言文字
茹曉白 13:20
漢族的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漢語屬漢藏語係,按學術界較常見的劃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語、粵語七大方言。
茹曉白 13:21
也有不少學者認為廣西的平話、山西的晉語應與其他七大方言並列。
茹曉白 13:21
對漢語標準語的規定,漢族所在的不同地區各有不同,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定為標準官話(以官話區的北京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語言,其稱謂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別稱為普通話、國語、華語),香港定位標準粵語(廣州話)。漢字的書寫方式分別有正體字和簡化字。
茹曉白 13:21
漢字——“龍”的繁體字
茹曉白 13:22
此外,有的學者還將閩方言分為閩南話和閩北話。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布通行地域,每個方言內部又可再分區劃片,從而構成了漢語方言複雜,南北互不相通的語言狀態。
茹曉白 13:22
盡管如此,由於漢字的高度統一,對漢族具有強大的內聚作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漢字,就沒有漢族。
茹曉白 13:22
漢族姓氏
茹曉白 13:22
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係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薑、姚、姬等。
茹曉白 13:22
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一族分成若幹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後來,姓和氏就沒有多少差別了。
趙睿加拿大 13:22
華夏之章
樂正綾 - 次元模擬
茹曉白 13:23
姓氏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以官職為姓,以職業和技藝為姓,以祖先的名字、爵位為姓,以封國、封地為姓,以原始崇拜物為姓,以居住地方的特征為姓,以數字為姓,此外還有些複姓如長孫、賀蘭、呼延,則是由少數民族語音譯而成。
茹曉白 13:23
宋朝人編寫的《百家姓》內收入單姓共408個,複姓共76個。近代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已收入單複姓共4129個。常用姓氏不過200個左右,最常見的單姓隻有100個。
張琳美國矽穀-納帕穀 13:23
@茹曉白 講得好全麵。
茹曉白 13:23
中國古人的姓名比現代人要複雜些,大體有姓、名、字、號四項。現代人命名沒有古代人那麽講究,除少數人有字、號外,普通人一般隻有一個名字,並且多為一字或兩字。名反映了漢族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
茹曉白 13:23
文化心理
茹曉白 13:23
漢民族的文化心理是經過幾千年的積澱,逐漸形成的。雖然近百年來各種現代文化思潮的輸入,使這種傳統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可是它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
茹曉白 13:23
這就在人們言語交際的過程中形成了漢語所特有的語用特點。
茹曉白 13:24
首先,以農業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統治了中國幾千年,這種封建的宗法社會,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兩個特點:一是對血緣關係的高度重視,二是對等級差異的強調。
茹曉白 13:24
因此在言語交際上一個突出的特點是講究親屬稱謂的使用,長幼輩分的嚴格區別。
茹曉白 13:24
在西方可以看到晚輩對長輩直呼其名的情況,這在中國人的交際中是不允許的,對親屬中的長輩,交談時都必須使用稱謂,這是有禮貌、有教養的表現。
茹曉白 13:24
而且親屬稱謂還作為一種尊稱,大量用於非親屬的交談者身上,如稱叔叔、伯伯、奶奶、阿姨,被認為是對對方的尊敬,表示關係的親密。
茹曉白 13:25
重視長幼的宗法觀念被移用到社會的人際關係,就變為等級觀念。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提倡長幼有序、尊卑有序。
茹曉白 13:25
所以人們對有官職的談話對象曆來有以職務相稱的習慣,在古代這就被認為是敬稱。在交際中為了抬高對方的地位,往往就壓低自己,於是有了一批與敬稱相對的謙稱,如貴姓--敝姓、府上--寒舍、賢弟--愚弟、大作--拙作、高見--愚見、淺見。
茹曉白 13:25
其次,強調人際關係的和諧,強調人的社會性,強調社會、群體對個人的約束,不突出個人與個性,而強調群體。
茹曉白 13:25
這也是與封建社會的宗法關係相連的,它與西方以自我為中心,強調獨立的人格、個性,推崇個人的成就和榮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茹曉白 13:25
文學
茹曉白 13:25
在古代漢文文學發展中,詩歌的發展占顯著地位,如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等都有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而屈原、李白、杜甫、柳永、蘇軾、陸遊、辛棄疾等人的名字與作品,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大放異彩,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公認的名家。
茹曉白 13:26
散文有著名的秦漢古文,至唐中晚葉,由韓愈、柳宗元等倡導恢複秦漢古文運動,到歐陽修、蘇洵、曾鞏、王安石、蘇軾、蘇轍時,古文運動大獲全勝,號為“唐宋八大家”。
茹曉白 13:26
小說創作,到明清時獲得很大發展,長篇巨著如:《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儒林外史》;短篇集如:《聊齋誌異》均素負盛名。
茹曉白 13:26
還有不少少數民族作家也運用漢語進行創作,產生了許多名家與名著,而《紅樓夢》,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作。
趙睿加拿大 13:27
中國夢華夏情
王冬雨 - 心戀
茹曉白 13:27
其他在繪畫、書法、工藝美術、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等方麵,都有不少蜚聲中外的名家,他們獲得了令人讚歎的藝術成就。在這些藝術的發展中,尤其表現了漢族人民善於學習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長,以發展其藝術,形成了特有的風格。在一些類書巨著的編纂方麵,也是由來已久
茹曉白 13:27
唐、宋時的《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禦覽》、《冊府元龜》等,特別是明清的《永樂大典》、《圖書集成》可稱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書,不僅顯示了以漢族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古代文化的光輝成就,也顯示了古代漢族學者與少數民族學者合作與互相學習的精神。
茹曉白 13:27
史學
茹曉白 13:27
注重史學也是漢族文化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自司馬遷撰《史記》,曆代都有紀傳體史書,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
June Chang 13:28
太豐富了
茹曉白 13:28
編年體以《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為代表;其他各種紀事本末體史書及古史、雜史、地方史誌、史學理論等官私撰述,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古代曆史文獻最豐富的國家,其中絕大多數出於漢族學者的手筆。
茹曉白 13:29
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裏,我們下期節目不見不散!感謝後台的支持配合,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
秦佳 13:30
@龐燕加拿大 @北京鄭純根 @茹曉白 @池日明(巴基斯坦) @秦佳 @潘東 @莊佩源 Chester Chong @路精保(美國) @廖中強 美國 @劉楓 斐濟 @梁安 @王董家慧 美國 @泰國-陳海亮 @韓友芳 @張琳美國矽穀-納帕穀 @石嶽 北京海澱僑聯 @吳鋒雷意大利佛羅倫薩 @方麗 英國 @陳麗潔 美國 @趙睿加拿大 @海峽Regina @李競芬(競芬姐)美國舊金山 @呂虹 @鍾敏儀 @黃耀佳 @吳招毅澳門 @沈敏 @許誌懷 (Robert Hsu) @林德憲 美國 @南通崇川葛燕 @任仕薇(貴州海外青年創業創新會) @梁爽(Janice ) @喬衛 @郭薑宏-(mixay) @李肖含~北京 @李斧(美國) @高艫 - 美國 @賈素穎 @塔吉克斯坦韓東起 @歐陽飛鵬-美國矽穀 @趙雲茜 沖繩 @劉鶴齡(讚比亞) @史廣俊 @林述龍厄瓜多爾 @周媄媄 @June Chang 謝謝大家的積極參與
================================================================
因為我一個人懶得整理,麻煩大家都得多花些時間。。。。,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