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嘯

以史為鑒、通達古今、活個明白
正文

國共三十年(1)

(2017-07-09 02:34:19) 下一個
國共三十年(1)【原創】
 
天下大亂 軍閥割據
思想自由 共產萌芽
 
 
天下分爭亂哄哄,一潮滅了一潮生
金戈鐵馬英雄事,誰見百姓倒懸中
 
 
   詩中所言是19世紀20年代的中國大勢。當時之中國,可謂是軍閥割據,戰爭頻仍,政治板塊的變換勝過烏雲翻騰。百姓被折騰的民不聊生,十室九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是草莽英雄們、史冊有名的豪傑們,正在激情萬丈的參與其中,正所謂:亂世出英雄。
 
一部曆史其實就是一部英雄史。
 
 
 
 
 
 
 
由於中國共產黨1921才在中國成立,所以我們就從1920年講起.
 
中國的曆史進入西元1920 又是天下大亂,軍閥割據,戰亂連綿,民不聊生。這時期是北洋軍閥的中期,北洋軍閥操縱北京中央政府.總統為徐世昌,實際是個傀儡,有名無權,實權在段祺瑞手裏。徐世昌當年也是一條好漢,很有才名還和袁世凱拜過把兄弟,是袁世凱的左膀右臂,在北洋係中的輩份和地位都在北洋三傑之上。可惜手裏沒軍隊,所以講話就不靈.
 
中國當時的情況是上層腐朽,社會動亂,百姓貧窮.國家積弱.作為社會基楚的老百性的生活,就兩個字:——貧困. 而且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生活在極度貧困之中,如共產黨的著名軍事領導人彭德懷,自述他的家境:幼年時家徒四壁, 唯有一口鐵鍋,還破了個小洞,塞了一小撮棉花,寒冬時沒衣服穿,隻有身披蓑衣腳蹬草鞋,幾與原始人同.無食裹腹,在祖母勸說下外出討飯.少年的身心大受刺痛. 人到此時就想造反.任何道理到這時都不如讓他有飯吃的道理大.
 
這一時期中國最大的政治就是軍閥之間的鬥爭.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軍閥割據,國家四分五裂.政治板塊,就像大雨前的黑雲,翻騰變換,今天這個一堆、明天那個一夥.城頭變幻大王旗.北洋軍閥政權從袁世凱當上民國大總統算起,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一共17.在這17年中北京就換了13任總統,46屆內閣.致於省級地方政府政權更迭的更是難以勝數.
 
身是褒意詞,古漢語講有三種意思.1,:功績,宋史<張環傳>裏有環積閥當遷.2,: 世家門第,<新唐書.韋思謙傳>:貴閥後生,以僥幸升.3,:仕宦之家立於門外用於表貼自己功績的柱子,杜甫<奉贈盧五丈琚>:“門閥冠雲霄”.
 
現在“軍閥二字,在人們眼裏是貶義詞.所謂軍閥,手裏握有軍隊,占據一方地盤,是該地方的行政和軍事主宰者. 文化大革命中還發展出黨閥””學閥的帽子,意指此人跋扈,專製,獨裁.用以打倒對方.
 
二十世紀後期的中國人,所知道的軍閥就是愚昧,殘暴,殘害地方百性,擾亂國家,一無是處.其實也不盡然,我們談曆史就要談曆史的真貌.客觀的說,北洋軍閥當政時期由於軍閥割據,政令不統一,客觀地形成了中國曆史上言論最民主,最自由的時期.學術界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麵,是自春秋以來又一個思想解放的時期.沒有這個時期就不可能有後來的新文化運動,和後來的共產主義運動.這一時期被稱為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曆史是跨不過這個時期的.
 
清朝垮台後,由袁世凱從小店帶出的北洋新軍就成為中國最大軍事集團.順理成章的,袁世凱就成了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在世時除了孫中山不成氣候的鬧騰了幾下外,全國大體平靜,都服從於大總統袁世凱.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由副總統進補大總統職.但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時產生的一顆流星,沒有根基,就是說沒有屬於自己的軍隊.因此上是當家不做主.大事決定於北洋係軍閥.小店練兵時的北洋三傑——王士珍,段其瑞,馮國章,到1920年就隻剩下段其瑞、馮國章還在政治舞台上,王士珍不問政事.
 
袁世凱死後的一段時期裏,段其瑞與馮國章表麵上還是團結的.黎元洪當大總統,段其瑞做內閣總理,馮國章是副總統.,馮共同掌握北洋係軍隊.但內部已有裂隙.因為段其瑞是安徽合肥人,所以段其瑞為首的武裝力量被稱為皖係,而馮國章因為是河北河間人,所以馮國章為首的武裝力量被稱為直係.時人稱之為:段合肥,馮河間.
 
這第一個擁有中華民國大總統稱號的是孫中山,後來迫於袁世凱的勢力,不得已把大總統的頭銜讓給了袁世凱.現在袁世凱死了怎麽說也該有他參與政局.可是眼看著北洋係出將入相全沒自己什麽事.一九一七年七月孫中山從上海去廣州,打出恢複民國初年<臨時約法>的旗號聚合南方非北洋係的地方軍閥另立中央,成立廣州護法軍政府.參於其事的有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省.孫中山在之前所進行的革命,大多是利用會道門,袍哥會等群眾組織,成不了氣候.現在又想利用軍閥,結果反被軍閥們玩弄於股掌之間,一會兒把他攆走,一會兒把他請回來當名義上的頭.現在這些個小軍閥要鬧獨立又拉上了孫中山。而占據北京政府的段祺瑞,自認為正統,要維護中央的權威,主張武力討伐南方鬧獨立的小政府,從而開啟了軍閥混戰之先端。
 
戰爭一起、扯動各派神經,使得直皖兩派鬥爭表麵化.而段祺瑞用於向南發動統一戰爭的中堅力量,是北洋第三師,第三師屬北洋軍裏的直係,師長是曹錕,主力旅旅長是中過秀才的吳佩孚.由於曹,吳從一開始的聽命到後來的抗命,致使段祺瑞的統一戰爭由先勝而後敗.隨後吳又唱了一大堆不要內戰的高調.等於挽救了孫中山的廣州政府.製止了戰爭,吳佩孚一時被呼為:革命將軍.
 
這樣一來二去,最後導致北洋軍閥內部皖係和直係打了起來.徐樹錚所指揮的代表皖係主力的邊防軍,與吳佩孚所指揮的代表直係的北洋第三師,在北京和天津近畿擺開戰場大打出手.軍界新秀吳佩孚果然不凡,仗打的不錯.但曹,吳人少,,徐人多,還是有些吃力.當戰鬥打到最膠著的時侯張作霖援助曹,吳的兵到了,雖然隻是先頭部隊,兵力也就一個營的樣子,但是一聲高喊:奉軍到了.對方的士氣立刻就垮了.就這樣打敗了段祺瑞的軍隊,奠定曹錕,和吳佩孚在直係的地位.史稱直皖戰爭. ,,獲勝把持中央.
 
由於吳佩孚在一九二零年之後對中國政局影響很大,又是北伐軍的主要對手,所以特別介紹一下:
 
吳佩孚是山東蓬萊人,晚清秀才.曾入保定陸軍學堂測繪科學習.畢業後曾被上級派給日本情報機關工作.日俄戰爭其間曾深入戰場搜集過俄軍情報.算是經曆過戰爭,有實戰經驗.後被編入北洋第三鎮,第三鎮後改稱陸軍第三師,吳在該師當營長.再後來,在駐軍湖南時,吳佩孚被第三師師長曹錕賞識,不久就被提拔為旅長,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縱橫中國四,五年.
 
吳佩孚為人正直,處事古板,清高.崇賞中國傳統文化,堅定認為八德(即:,,,,,,,恥)是中國文化之精髓.是傳國之寶.認為八德張則國運興,壞其一則缺乏收拾人心之準繩.基於此點,他反對共產黨.認為共產黨的理論及其行徑有悖於中國傳統和國情.他特別崇拜關公,嶽飛,戚繼光.他曾自填滿江紅詞,讓士兵傳唱,詞曰:
 
北望滿洲,渤海中風浪大作,想當年,吉江遼沈,人民安樂.長白山前設藩籬,黑龍江畔列城郭.到如今倭寇任縱橫,風雲惡.
 
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權弱.江山如故,夷族錯落.何日奉命提銳旅,一戰恢複舊山河.卻歸來永做蓬山遊,念禰陀.
 
他自己常說的四不主義:不做督軍,不住租界,不舉外債,不結交外國人.我要給他加上:不貪財,不納妾,不賣國,這就是吳佩浮.一個高尚的中國人,一個純粹的中國人.
 
直皖戰爭勝利後,吳佩孚開直魯豫巡閱副使府於洛陽, 在洛陽埋頭練兵.住地營房連綿十幾裏,一眼望不到邊.建了個招待所,取名繼光樓.吳佩孚也曾想武力統一中國,但他力所不及,形勢所不容.首先說勢力強大的奉係張作霖就是他揮之不去的惡夢.其次是吳佩孚沒有強大的財金來源.他一不要地盤,二不舉外債.他太正直,不願變通,不願借助外力實現他的理想.這是造成他後期失敗的主要原因.
 
直皖戰爭時,張作霖是站在直係這邊.雖然他出兵不多,直接參戰的不足一團人,但他的大軍出關之後給皖係造成很大壓力,是導致皖係戰敗不可忽視的原因.戰後他以功臣自居,必然要在北京政府裏安插自己的代言人.如此一來,北京城內奉、直之間明爭暗鬥,你來我往,造成北京政府更加動蕩不安.這就是日後直奉大戰的直接誘因.
 
直奉之間的利益爭奪越來越不能調和.雙方都在暗中備戰.一九二二年四月吳佩孚的主力,從洛陽開到了河北,後麵還跟著馮玉祥.湖南,湖北也都派兵聽吳的調譴.曹錕在保定的兵力也係數參戰.總計約十萬之眾.但相較之下,奉係兵力仍然比直係大,裝備也比直係好.
 
直奉之戰於1922年四月二十九日打響,直係的吳佩孚雖然兵力少,但指揮靈活, 能調動對方,使終掌握戰場主動權,幾經拉鋸,吳佩孚中路先勝,牽動全局,奉軍東西兩路也隨即敗退,55號張作霖司令部所在地,軍糧城被直軍占領,戰事結束.
 
此一戰後,張作霖的勢力退出關內,中央政府成了直係軍閥的掌中物.直係喊出了直係即中央的口號,可見直係之得意心情.而直係的主力在洛吳手中,吳佩孚是直係的靈魂人物.從此黃河南北,長江上下都受洛吳節製.人們要想求官拜將都要看吳佩孚的態度.一時間來洛陽朝聖的不絕於道.吳佩孚五十歲生日時康有為也曾跑去洛陽給吳佩孚祝壽,並送壽聯:
 
牧野鷹揚,百歲勳名才一半.
洛陽虎踞,八方風雨會中州.
 
得到康有為這樣的讚捧,吳佩孚頗為得意.
 
由於來進謁的人太多,吃飯也定了許多規距.一般賓客進小餐廳,而來客如果是:文官省長以上,武官督軍以上,外國貴賓持有本國正式照會的,開大餐廳.大餐廳一開名堂就多了.首先陪客人數就很可觀,吳佩孚規定凡有大宴,為示隆重,及普愛,所有駐軍營長以上軍官,文職科長以上官員都來作陪客.還有軍樂隊,還有由軍中俊秀少年十六人組成的唱歌班.這些人時兒高歌、時兒上前服務.軍樂隊演奏的都是吳本人寫的詩.酒酣耳熱時,吳本人也會放開喉嚨跟著唱,這時全餐廳的人都跟著附和.場麵之熱烈,讓與餐者終生難忘.詩人的豪情,得意時的愉悅盡現於此.
寫到此我也受氣氛感染而有詩一首:
 
<讚吳子玉>
 
豪情吳子玉
唱對有古風
洛陽練兵日
英雄會中州
客從四方來
大宴小餐廳
酒酣耳熱時
一曲滿江紅
 
 
他一生最大的汙點就是不許鐵路工人組織工會,進而鎮壓二七鐵路工人大罷工.
 
蘇俄在找孫中山合作之前就曾經經過吳佩孚,願意提供援助幫助他統一天下.條件就是待事成之後,同意蘇俄在外蒙住軍,以及蘇俄取代日本在東北的利益.此議為吳佩孚拒絕.吳佩孚一直認為赤化會毀滅尊奉儒學的中國,而且蘇俄對中國的領土野心昭然若揭,所以他對蘇俄一直有惡感.這一點與蔣介石相同.
 
評:
   
  吳佩孚拒絕蘇俄援助的決定,讓人感歎頗深。看看後來的國民黨和共產黨借助外國國人打內戰行為,比之吳佩孚,讓人汗顏。
 
當他被北伐軍戰敗後,退居白帝城時,日本第一外譴艦隊司令和海軍駐滬特務機關長來看他,向他提出:願提供個人貸款一百萬,及無償提供十萬枝步槍,五百門鋼炮,兩千挺機槍,支持他東山再起.他卻語氣堅定的說:過去我曾有不止十萬支槍,錢也不止百萬,可見成敗並非隻靠槍炮與金錢.我如願引外援借外債,何必等到今日,中國的事情應該由中國人自己解決 .
 
日本侵略中國之後,一直想讓他出山主持傀儡政府.日本人威逼利誘,想盡辦法.他堅持不從,風聲緊時,吳佩孚置一口黑漆棺材於院中,以示決心,保持了堅定的民族氣節,實為可貴.他曾作詩言誌:
 
得意時,清白乃心,不納妾,不積金錢,飲酒賦詩,猶是書生本色;
失敗後,倔強到底,不出洋,不進租界,灌園抱甕,真個解甲歸田.
 
當時社會上流傳吳佩孚的一些小典故,: 有一個人在別處為官,名聲不好,得知吳佩孚在直魯當政,想托關係走吳佩孚的門子在河南謀個官職,報告呈上,吳佩孚閱後批曰: 豫民何辜?. 以民為重,斷然拒決.
 
德國駐華公使的千金敬佩吳佩孚,寫信求婚,吳佩孚在信上批道:老妻尚在.
 
大軍閥張作霖也有其愛國和狡黠的一麵.
 
傳說他的日本顧問回國時曾要張題字留念.張手書:睡臥美人腕,醒掌天下權. 落款張作霖手黑 秘書看到、在一旁提醒他:墨字下麵還有一土字.張道:媽拉個巴子,你懂個屁,中國的土我怎麽能叫日本人帶走? 這叫寸土不讓.一句話道出他心裏的苦痛.張作霖大元帥府電報處處長周大文曾經會憶說:19285月的一天,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又上門找張作霖,向張作霖遞交滿蒙備忘錄.備忘錄包含新五路築路協議的條款,及新增的允許日本駐兵滿蒙和南滿租借地割讓給日本等條款.接文件的人送進內室給張,當張作霖知道這些內容後.不顧在客廳裏坐著的芳澤,高聲罵到:馬拉個巴子的日本人,這是趁人之危.我豁出去這個臭皮囊不要,也不能出賣國家權力.讓人家罵我是賣國賊,叫後輩子孫跟著挨罵.那辦不到.要知道這時他與南方國民革命軍的戰爭敗局已定,正是走下坡時侯,正是求人之時。但在愛國大義麵前,他是毫不含糊。
 
至此日本人更加意識到,張作霖對日本人是陽奉陰違。張作霖就是跟他們簽了協議也是一紙空文.完全是在呼悠他們.這也正是當年袁世凱給張定的暗計,也是張本身具備的滑頭的素質.正是他對日本人軟磨硬抗,日本人才會在一個月後的64號,在皇姑屯炸死了他.我一直認為,如果他活著,九一八時,他決不會一槍不放而讓出東北.
 
軍閥的事我們先講這兒,剩下的事留到北伐時再講.
 
第二節.國民黨、共產黨
 
這時期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實際上很脆弱,組織很鬆散,沒有嚴格的組織紀律,也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軍隊,這主要是他不懂得組建軍隊,不懂得建立根據地。而他賴以打仗的這些人,要麽是大小軍閥,要麽是幫會組織,根本就指揮不靈,目的不明。所以屢戰屢敗,一九二零年之初,孫中山幾無立錐之地. 廣東的地盤被桂係軍閥占領,他沒地方呆,隻好去上海讀書,搞研究.
 
孫中山比較注重演講的技巧,有鼓動性,比較能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幾十年不綴,這是他的優點.但他的組織能力不行.他所發起和領導的複興會同盟會是一種非常鬆散的組織,還沒上升到黨組織的性質.後來的國民黨也是由宋教仁發起和推動的.可惜宋教仁死的太早、人亡政息,國民黨沒有很好的組織建設,二十年代初,國民黨仍舊鬆散的像個“會”。.
 
一九二零時,孫中山手上比較嫡係(此為老桂係)的軍隊,就是陳炯明指揮的粵軍. 而粵軍此時的地位又比較尷尬,自一九一六年被桂係軍閥趕出廣東局促於閩南幾個縣之內,一呆就是四年官兵們 思歸心切。由於桂係占據廣東後不懂體恤民情,惹的天怒民怨.不斷有人聯係粵軍,希望粵軍回粵驅除桂軍。再加上孫中山也要實現他的武力統一中國的理想他聯絡唐紹儀,伍廷芳,唐繼堯發出討桂通電隨即指示陳炯明揮師討桂.此時粵軍大約兩萬多人。粵軍兵分三路,奮勇向前,沿途打出口號:”廣東人不打廣東人”, “粵人治粵以分化敵人陣營
 
桂係派在廣東的總督是莫榮新,桂係在廣東的軍隊有四,五萬人,加上依附桂係的地方武裝三,四萬人號稱十萬大軍。可是人心不齊兵無鬥誌甚至有的軍隊在粵軍的攻擊下反水。桂係在陳炯明粵軍的攻擊下,很快土崩瓦解被趕出廣東.粵軍追擊桂軍直入廣西境內,占領了廣西一些州縣,整個桂係呈瓦解之勢,由於老桂係的潰敗,才有了李宗仁,黃紹弘等幾個小營長出頭露麵的機會.由此幾年之後就產生了新桂係,這切擱下後表。孫中山隨著得勝的粵軍也到了廣西桂林,這時他又燃起北伐的念頭
中共萌芽
 
一九二零年共產黨組織還沒在中國大地上產生作為共產黨先驅的李大釗,陳獨繡已經在中國大地上鼓噪了幾年.在南方數省已經有了若幹個馬克思主義小組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還處於胚胎期、孕育期
 
講共產黨,就不能不講.四”新文化運動。客觀的說,北洋軍閥當政時期,是中國曆史上各種思潮最活躍的時期,各種報刊自由發行的時期。學術界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麵.類似與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潮,個種輿論暢所發表.正是在這種形勢下,中國當時各種思想泛濫.民主主義,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不管什麽主義,什麽思想,隻要你有力氣誰都可一扯上一陣。隻要你有錢誰都可以辦個雜誌或開個報館.想批誰你就可以批一頓。
 
可愛的北洋政府,竟然不辦銀行,不管輿論,不辦教育.用錢就向外國借,這段時間段祺瑞主要是向日本借.北洋武人自認自己是行武出身,辦教育是文人的事.對教育不感興趣.竟然找了個對立麵的人——蔡元培,出任教育總長,後於1917年任命蔡元培為燕京(北大前身)大學校長.蔡是同盟會的上海分會發起人,但思想上屬於自由主義者.當了校長後,真是兼容並蓄不但召來新派的陳獨秀任教,也聘用了留著長辯子持複辟論的辜鴻鳴。北大是夠熱鬧了。而陳獨秀主政的文學院,更是新派人物的大本營,像錢玄同,胡適,劉半農,沈尹默等都是這一時期新文化主義的代表。由陳獨秀主持的<<新青年>>就是他們的言論陣地.後又招來了李大釗,魯訊作為撰稿人,魯訊正是從為<<新青年>>撰稿才一發不可收拾的,成就了後來大部頭的<<魯訊全集>>.而當時錢玄同邀請他時,魯訊正蟄居在紹興會館,滕抄古碑文哩.
 
他們這些人正趕上社會大變革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巨人而產生巨人的時代.禁錮了兩千年的思想一下可以放開了,興奮之餘有時就摸不著邊了.痛恨八股文,痛恨孔教.痛恨一切禁錮人思想的禮教.胡適猛力鼓吹白話,一切以白話為好, 提出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寫出的白話詩,現在看來都是大水詞兒.魯訊則是猛向封建禮教開刀.<狂人日記>>,<<我之節烈觀>><<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等等.錢玄同更為激烈而且荒唐,因為仇恨孔子,就想消滅傳達孔子思想的載體,提出廢除漢語和漢字.可見極端到了什麽程度?這就是.的萌芽期.你想,連教師都這樣思想激烈到無邊,他們教出來的學生會是怎樣呢?中國共產黨正是在這種思潮中萌芽的。從此開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你都可以看到這種激進的思潮的脈絡.他正是由.青年毛澤東把它延續,把它發楊到極致.最後破滅.最後逼的中央政府還要回頭搞文明禮貌教育還要搞五講四美
 
當年在杭州的施存統等人,在<<浙江新潮>>上提出非孝,非孔,公妻,共產。也就不奇怪了。在共產黨的初期,有一陣把共產,共妻作為一種憧憬來標榜。可能當時激烈份子很多都還沒結婚,所以叫叫還可以.一但結了婚就不叫了.就知道此事行不通了.
 
真是到了要重新評價.四運動的時候了
 
扯遠了,我們還是回到當時.
 
李大釗也在<<新青年>>發表了很多文章其中<<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公開宣傳馬列主義,稱讚俄國的十月革命19174在這些大師們旗手們的鴻文巨製的縫隙間,出現了後來成為偉人的青澀之作.二十八劃生的<<體育之研究>>.不知真的是陳獨秀慧眼識英雄還是因為體育類文章的內容比較新鮮,而被陳獨秀選中青年的毛澤東,也在<<新青年>>上露了一臉這樣說是有一點原因的.當是的毛澤東不為這些知識界的“大人物看重有一次胡適講座不斷有人提問毛澤東也提了個問題,當胡適了解到毛不是北大在冊學生後竟然拒絕回答。給毛澤東弄個下不了台。所以文革時要批學術權威可能是要報當年一箭之仇看毛澤東後來的成就表現想必提的問題也不簡單別不是胡適答不出來吧。當然這是我們在這兒的笑談
 
再說說外部原因.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之後受到帝國主義及資產階級的圍攻 為了鬥爭的勝利列寧急於推動全世界的共產主義革命.於是於19193 在莫斯科成立了共產國際. 從此以後,國際上共產主義運動高漲。從1919年三月到1921年下半年,世界上已經有十幾個國家成立了共產黨其中包括美國,英國等頭號帝國主義國家.
 
中國也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成立的共產黨.
 
1921年初列寧派出了以荷蘭人馬林為主的三人代表團,來中國協助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組建中國共產黨.經過一番活動,聯絡到十幾名代表代表當時全國的五十幾位共產黨員馬林拿出了他帶來的活動經費發給每一位代表每人一百圓, 走時又給每人發了五十圓可以說中國共產當時的成立,完全是俄國共產黨插手的結果.這也就產生了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領導與被領導關係也正是由於這種關係,中國共產黨才在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不得不接受來自共產國際的指令而由於這些這些指令很多不附合中國的國情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以後的國共鬥爭中,隻要是由共產國際指派的領導,都會使中共遭受挫折,隻有像毛澤東這樣土生土長的領導,才知道怎樣鬥爭。而蘇聯共產黨對中國共產黨的影響,直到1947整風運動後,才基本被肅清.
 
一九二一年七月來自國外和國內各地的代表匯集上海湖南的代表是毛澤東.何叔衡.參加會議的有十五人他們是何叔衡、張國濤董必武陳公博李達毛澤東陳潭秋、周佛海王盡美鄧恩銘劉仁靜馬林、尼科爾斯基包惠僧李漢俊.會議於七月下旬在上海召開。
 
會上可以想見的發生了極烈爭論。首先就有共產黨走什麽道路的爭論李漢俊提出共產黨應該支持孫中山的革命,待革命成功之後,可以在議會中搞竟選劉仁靜激烈反對李漢俊的觀點拿出共產黨宣言,說:共產黨應該按照馬克思,恩格思說的那樣武裝奪取政權施行無產階級專政建設共產主義。當時,大多數代表也認為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不成功
 
會義進行當中被包打聽(密探)闖入,馬林有鬥爭經驗立刻讓大家分散撤離,會義被迫中斷,於八月初,轉到嘉興南湖的畫坊上繼續進行。代表大會結束時,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李達為宣傳主任,張國濤為組織主任陳獨秀不在上海時,由周佛海任代總書記.
 
馬林,這位蘇俄布爾什維克的代表,對於中共的產生和發展做了重要的兩件事1親手創立了中國共產黨 2, 最先提出國共合作。他提出共產黨員可以以個人身份參加國民黨 他之所以會提出這一主張是考慮到共產黨當時隻有五十幾個黨員不能很快有所做為,但是參加國民黨之後,可以借助國民黨在中國的普遍性,發揮作用因為孫中山等人昌導的革命已經進行了幾十年,革命已是時髦的名詞已是人心所向很多軍閥名義上也都成了國民黨員
 
而國共隻所以走向聯合是基於以下這些原因
 
( 我更願意把國共的第一次合作叫做聯合”而不是“合作這兩個字,因為當時參加國民黨工作的共產黨員都加入了國民黨 而不像十一年後的第二次國共合作各自保持較高的獨立性)
 
在共產黨方麵,
 
1共產黨組織剛剛成立,隻有五十幾個黨員,在全國範圍內還沒有建起自己的組織網絡,暫時不能對中國革命發揮作用。而這時屬於國民黨員的革命者已遍布全國已經有全國範圍的組織網絡有不少國民黨名義下的軍閥武裝共產黨可以通過參加國民黨的組織來參與領導全國範圍的資產階級革命而這一點正是在中共二大上達成的共識。 中共二大上其中一個決議就是先協助國民黨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當然這個決議是在共產國際的指令下做出的 在中共內部是有很大的反對意見的,正像我們以後看到的國民黨內部有很強的反對派一樣但是中共內部的反對派在下級服從上級的原則下消失 而在國民黨方麵就沒有這麽幸運否則的話也許不會發生國共之間的內戰。而中國也許走向議會製也未可知 如果說這是條直線的話那麽曆史總是在人們預料之外的地方拐彎孫中山的突然去逝就是這種預料之外
 
2 共產黨初級階段的政治主張是: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建立民主共和國。 與國民黨的政治主張是一致的,這也是合作基楚
 
在國民黨方麵
 
孫中山需要蘇聯的援助孫中山已經五十幾歲了,幾十年鬧革命東奔西走顛沛流離一直沒有一個支撐點,沒有自己的軍隊沒有自己的地盤。還不如當年的劉備劉備還有自己的軍隊。這樣鬆散的革命,鬧來鬧去自感疲備而無力結果轉而尋求與要打到的對象合作. 帝國主義列強當中,孫中山求的最多的持續時間最長的是日本國. 反清時就多次乞求日本的支持,其中最具賣國性的提議是.一九OO年八月會見日本帝國婦人協會會長下田歌子要求援助軍資.為達目地,孫中山勸其謁見慈禧太後,並設計於她,要她以組織東洋婦女會的名義讓清室讚助資金轉而供給革命黨,並承諾下田歌子,作為報酬事成之後將滿洲割讓給日本.
 
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的境況依然是沒有改變,除了名聲之外依然是兩手空空. 一九一五年當得知日本逼迫袁世凱簽定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 ,不是立即起而反對,而是於二月一日至五日和黨徒陳其美,王統一,與日本人原偽滿鐵株式會社理事犬塚信太郎,偽滿鐵社員山田純三郎擬訂並草簽<中日盟約>十一條.原文如下.
                                             中日盟約
 
中華及日本為維持東亞永遠之福利,兩國宜相提攜而定左之盟約.
第一條: 中日兩國既相提攜,而他外國之對於東亞重要外交事件,則兩國宜互先通知協定
第二條: 為便於中日協同作戰,中華所用隻海陸兵器,彈藥,兵具等宜採用與日本同式.
第三條: 與前項同一之目地,若中華海陸軍聘用外國人時,宜主用日本軍人.
第四條: 使中日政治上提攜之確實,中華政府及地方公暑若聘用外國人時,宜主用日本人,
第五條: 相期中日經濟上協同發達,宜設中日銀行及其支部於中日之重要城市.
第六條: 與前項同一之目的,中華經營礦山鐵路及沿岸航路,若要外國資本或合辦之必要時,可先商日本,若日本不能應辦,可商他國.
第七條: 日本須與中華改良弊政上之必要援助,且速使之成功.
第八條: 日本須助中華之改良內政,整頓軍備,建設健全之國家.
第九條:日本須讚助中華之改正條約,關稅獨立及撤廢領事裁判權等事業.
第十條: 屬於前各項範圍之約定而未經兩國外交當局者或本盟約記名兩國人者之認若,不得他者締結.
第十一條: 本盟約自調印之日起,拾年間有效.依兩國之希望更得延期.
 
如上之條約,如若孫文當政,中國再無主權可言,前門拒虎後門引狼.此計非計也.
對中國民眾而言,與其讓孫文喪權辱國獲的日本支持和袁世凱開戰置民眾於水火之中,莫如幹脆接受<二十一條>而不要開戰.
 
中國就有忠勇有識之革命黨人.既不接受<二十一條> 也不接受披著革命外衣的十一條 憤而致函各報館聲明 停止革命(內鬥)一至對外.聲稱:“然借異虐同之舉,引狼拒虎之謀,前為天良所不容,後為智計所不許。”實際在罵孫中山,這哥兒幾個是,程潛,林虎,熊克武等
 
孫中山除了乞求日本援助之外.也不斷乞求其他西方列強, 而尤其鍾情於美國.他在一九二四年一月於廣州會見美國駐北京公使舒爾曼時對他說: 美國是中國唯一可以信賴的國家.他認為美國的支持是最值得爭取的.他甚至建義美國和其他西方列強共同幹預中國內政,實行為期五年的監護統治然而,舒爾曼則認為孫中山的談話語無論次,如同一個精神錯亂者.因此他並沒把孫中山的話匯報給他的政府.舒爾曼之所以有這樣的認為,可能是因為孫中山這天的談話與他打倒軍閥,打倒列強的革命主張嚴重相悖所致.
 
除此之外他還四處聯絡軍閥,除南邊的小軍閥外,他還聯絡過皖係段其瑞,豐係張作霖直係吳佩浮,,而吳佩浮對孫中山有一段評判甚是精彩,留做後述
 
正是在這種大的背景下,孫中山與共產黨有了正式接觸. 1922 年一月共產黨代表馬林抵桂林住了幾天,與孫中山就國共合作的事作長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三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orkforwal' 的評論 : 是一些人。主要是政府需要
三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lueflame' 的評論 : 此話是李鴻章所說。在抗戰之前這段時間,此話是準確的。
blueflame 回複 悄悄話 不少地方不準確。比如”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指同治末年的形勢
workforwal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不願麵對孫中山是持美國護照的美國公民這個基本事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