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嘯

以史為鑒、通達古今、活個明白
正文

國共三十年(節選三)--------------分兵惡果現-----------------【原創】

(2017-07-26 19:06:46) 下一個
危難時刻,陶勇敢挑重擔,他表示決定留下自己的十師承擔假扮主力誘敵的任務。陶勇選中的是四縱十師,師長是盧勝,政委是韓念龍。
 
小評:
葉飛在此處的回憶有誤,他回憶說,陶勇留下的是彭德清師,是四縱的主力師,其實不然。陶勇留下的是十師,師長是盧勝,政委是韓念龍。不是彭德清,彭德清是12師師長。十師並非四縱主力,而且當時,盧勝手裏隻有兩個團。葉飛又將一縱的一師三團,由參謀長餘光茂帶領加強到盧勝的十師。雖然一師是主力,但三卻是老三。並非一師的主力團,是剛由地方兵團升上來的部隊。換句話說,陶勇和葉飛留下的都是本部末梢的團隊,都非主力。是主力都跟著走了。留下來的是準備犧牲掉的。所謂:斷尾求生。
 
葉飛了解到,十師隻有兩個團。就將一縱一師的第三團留下,加強給十師。
724號,葉飛、陶勇率部向東進發,逼近向城,在這裏與第7軍、整編48師激戰一天,造成向東突圍的假像。然後留下十師,主力部隊突然向後轉,進過幾天連續行軍,於28號夜,在藤縣以南,冒著大雨穿過津浦路。
被留下的十師,以悲壯的心情,以寬大正麵與國軍隊對戰一天,當天夜裏脫離接觸,向東北方向的沂水前進,做出渡沂水轉進沂蒙山區的姿態。國軍立刻緊追,很快國軍空軍就發現,這不是大部隊。立刻通報徐州指揮部,國軍知道上當了,遂拋開十師向西追。這一下救了十師。十師的處境由此獲轉機。
 
葉陶兵團過津浦線,就進入獨山湖區,地勢低窪,平地水盈尺,窪地水齊胸。連續七八十裏都是水。部隊極度疲勞,沒有飯吃,幾乎每個人都沒了鞋子,赤腳走在水中,一腳高一腳低,礫石、樹枝劃破了腳腿。不少人光著屁股走。時不時的國軍的飛機飛臨上空,躲都無處躲,聽任國軍空軍狂轟濫炸,死了傷了的就倒在了水裏,沒被炸著的繼續走。其狀之慘前所未有。這種情況下,女戰尤其困難,一身泥水,軍衣也撕破了,要想把衣服上的泥洗掉,隻有晚上洗洗,人就隻能蹲在水裏。其艱苦無可名狀。為了減輕戰士負擔,葉陶下令將重武器丟在水裏。
還是聽聽葉飛自己講的吧:“那是獨山湖水網地帶,七八十裏路汪洋一片。部隊全部暴露,任由敵機瘋狂掃射。連綿陰雨,被服裝具全部濕透,鞋襪全無,赤腳在水蕩或泥濘裏行進。村莊已被國民黨軍隊和還鄉團搶劫一空,糧秣無著。到處散布著還鄉團的地主反動武裝,不時響起冷槍,突然飛來流彈。確實吃盡了苦頭,受到了考研,部隊遭受很大損失,非戰鬥減員不少。有一次過河,水流湍急,譚啟龍(一縱副政委)同誌騎的馬,力氣小,加上過度疲勞,一個浪頭湧來,連人帶馬都給衝走了。剛巧我在一邊,順手一把拉住,否則,恐怕他就見馬克思去了。部隊極為狼狽,空著肚子行軍作戰,疲勞程度是無法形容的,倒在路邊的泥坑就睡著了,炮彈和炸彈的交替爆炸也喚不醒我們。女同誌就更加艱苦,政治部的、後勤部的、加上野政文工的,為數不少。徒涉藤縣以西的沙河和獨山湖邊水蕩時,矮小的女同誌就遭滅頂之災了。幸虧隨軍的膠東民工團的大漢們把她們夾著背著,雖然免不了喝幾口水,終於到達彼安。一個個憔悴不堪,麵黃肌瘦,披頭散發,令人不忍目睹。但不走不行,不走就會全軍覆滅。”
葉飛、何克希、譚啟龍聯名發布“進急動員令”宣稱:“…..我們必須立即準備作戰,粉碎任何攔阻我們前進道路上的敵人!…….今天的情況,正是考驗我們每個幹部黨員黨性的關鍵!共產黨員更應該帶頭起模範作用!”
東來的國家給葉陶兵團以側擊,葉飛派出最由力的一師,陶勇也派出主力12師,堅守高地,掩護大部隊通過。大部隊在藤縣以西,通過沙河等三條河流,一共20公裏路,走了三天。可見部隊體力消耗之大,大水中,部隊行動之艱難。
 
這時歐震兵團的整75師、整85師、整57師,從滕縣側擊葉陶部,31號,通過水闊八裏,水深及胸的郭裏集低窪地帶時遭到整57師側擊。一縱一師的掩護陣地數度告急。葉陶部隊的武器非常殘破,又沒有重武器,有連級單位全部戰死,犧牲戰士的屍體漂水裏,站在山坡上看去,非常醒目。
 
魯西的陳唐兵團,派出接應部隊,在泗河上架橋,接應葉陶。81號,葉陶兵團與陳唐的接應部隊回師。葉陶計劃經濟寧東繞過濟寧西渡運河。82號,在濟寧東與出濟寧攔阻的的吳化文84師,激戰一天。衝過封鎖線,83號,行至濟寧西北的大長溝,分三路渡過運河,進入嘉祥、巨野地區,與陳唐主力會師,到此算是徹底脫離了災難。魯南作戰一縱、四縱各傷亡和失蹤一萬一千餘人。
此時的葉陶部隊戰士身上隻有褲頭、背心,背著個癟了的子彈袋,手裏抓著一杆槍。渾身泥水,沒有鞋子,腳泡爛了。不少人身上還流著血,其慘狀不忍目睹。
葉陶向陳唐提出的要求是:“發一雙鞋子,睡一個好覺、吃一頓豬肉。”
在一段時間內,陳唐為讓葉陶部全狀態的休息,不讓他們承擔任何任務。行軍、宿營時的警戒任務也由三、八、十縱擔任。
 
小評:
我們在此較為詳細的講述葉陶魯南之敗,是非常必要的。因為葉陶是華東也戰軍主力。打了不少好仗硬仗。正因如此,他們慘敗的事實,更應如實講述。
 
也正是通過這些事實,我們才看到,毛澤東戰略上的失誤(戰略認識上的錯誤)。華東野戰軍七月分兵之後,三路皆敗,不是那一路指揮上的問題,而是華東國軍還很強大。當時的情況並不符合毛澤東對敵情的判斷。當時如果粟裕手上有兵,還有可能再打出一個像孟良崮那樣的戰役。
 
毛澤東犯這種錯誤,是“地緣政治”所致,或者說是“存在決定意識”。陝北的情況,與山東的情況有很大不同。而且全國戰場,以山東為重點。其它戰場都是輔助戰場。偏離了這種認識就要犯錯誤。
在意了陝北中央老百姓的輿論,而忽略了其它解放區老百姓的輿論。這裏有點類似近年來大陸與台灣的情形。關於公決台獨之爭。大陸輿論的態度是:即便台灣地區百姓公決“台獨”,也是無效的,因為還沒有大陸百姓的票未記入。
 
七月之敗,就是因為將這種配合山東作戰變成了配合劉鄧作戰所致。
 
毛澤東以陝北形勢嚴峻為由,下令劉鄧突破中原,進入大別山,是非常錯誤的。實際陝北軍事形勢並沒那麽嚴重。所嚴重隻是胡宗南追的毛澤東到處跑,毛澤東有落入胡手的危險。從共中共大的利益考慮,毛澤東的安全是最重要的,而從工作來講,有一個安定的工作環境也是最重要。可是毛澤東為了當地老百姓的輿論,非爭這口氣,堅持陝北。而不願去相對安全的興縣或者河北,等於是拖累了華東野戰軍。
 
知道,華東不勝,則全國不勝!
 
實際上山東的情況與陝北大不相同,山東還有三個解放區(膠東、渤海、濱海)五十多個縣在中共手中,有戰役回旋餘地;從大連、朝鮮經海路來的物資供應還暢通;糧食也不問題。隻要集中兵力,還是有仗可打。
 
 
 
放在國共爭權的角度來講,應該是怎麽打的勝怎麽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