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77)
2022 (73)
2023 (94)
2024 (68)
2025 (2)
有借有還
文/幸福生
“借”,形聲字,從人,昔聲,昔亦表義。
我們在古昔裏說過,“昔”字有兩個出處。一個是口口相傳滔滔洪水的古昔;一個是在烈日下乾臘肉條。“借”中的“昔”既可是前者,也可是後者。
久遠以前的人,雖曾風光無限,也已化為烏有。借來說事,借古喻今。借就是假借,借口,借勢。
乾臘肉條,是由於肉吃不完,有剩餘的鮮肉。人有剩餘才可以借給別人,這就是“借”字。
“還”,繁體寫作“還”,與“環/環”字同源,“環”即玉環,呈環形。而“還”字有走之旁,便是走個循環,走回起點。還錢,還禮,還原,還俗,以牙還牙,有借就有還,循環往複。
簡化字“還”,走之旁加上一個“不”字,不走。走回來,就相當於沒走。還了,借貸關係就不複存在,兩不相欠。
想當年古人淳樸善良,多餘的東西就借給別人,而且有借有還,和樂融融。
有冗餘隻是借的必要條件,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是償還,否則不是借,而是送。其實,即使送,這份情也是有還的。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情不僅要還,而且利息也很豐厚。情的利息,應該早於實物或金錢的利息。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如何知道能不能還呢?看這個人的過去,也就要從“昔”字的另一個出處 -- 過去。用一個人的過往,能力、背景、人品、信譽推斷會不會還。
“借”最少是兩個人的事情。一個人有吃不完的肉條,另一個人需要肉條,但更重要的是,後者有一個講信用的過去。
後來,“借”出了假借,也就是有借無還,如,借花獻佛,借水行舟,借酒澆愁,借刀殺人。
假借也好,真借也好,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其實就像借錢,要麽還錢,要麽還掉信譽。
人之為人,離不開他人的幫助,借助他人的力量。而能得到多少幫助,全靠如何待人接物留下的聲譽。
做人處事,有得有失,不必計較。世道輪回,善有善報,有借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