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灑的雲

沒有方向,沒有目標。
飄去飄來,瀟瀟灑灑在九霄。
從不算計,從不尋找。
管他明天化作春雨,還是冰雹。
個人資料
幸福生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解字】“勝敗”有因

(2023-05-09 10:27:57) 下一個

“勝敗”有因
文/幸福生

看著“勝敗”二字,我突發奇想。

在那久遠的年代,人們以狩獵為生,收獲了獵物,宰殺成新鮮生肉。那時候,沒有冰箱,甚至連醃製,熏臘的技術都沒有,更沒有商品經濟,所以見麵有份,分而食之,盡情吃喝,其樂融融。一派祥和的勝利景象。肉月旁加上一個“生”字,勝也。

有一天,人們發現了一枚精美無比的貝殼。這枚貝殼喚起了人類心底的私欲,大家都想據之己有,互不相讓,最後大打出手,砸了貝殼,也砸了友誼的小船,大家都一敗塗地。“敗”,就是“貝”加上,後來演化成攵(反文旁),砸碎貝殼的武器(攴)。

以上是我的戲解,不能太認真,算個通俗易懂的開場白吧。

在講“勝”之前,我們先看看月字旁,月字旁一般稱為肉月旁,這個偏旁其實有多個不同的來源。第一個源於“肉”,與肉或身體相關,如:肝、膽、肚、胳、膊、腿;第二個是“月”,與月亮或天氣相關,如:明、朗 、望、期、朦、朧 ;還有一個源於“舟”,如:服、朕、騰,表示能夠承擔,經得住,引申表示勝任,勝利。

“勝”的繁體字是“勝”,但“勝”和“勝”在古代,本來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字。

前者“勝”是“腥”的前世本字,本來讀作xīng,本義指生肉的腥臊氣味,肉月旁從肉,也就是說,“勝”本是一個古老的漢字,被漢字簡化者,古為今用,賦予了全新的意義。

後者“勝”來源相對複雜,在戰國上部為聲符“乘”,下部為意符“力”。為勝任、承擔得起。勝任靠的是力量,故從力。“勝”字到了秦代小篆,聲旁被“朕”替換,意符“力”放在聲符“朕”的右下角。“勝”同“朕”一樣,其肉月旁從舟,而不是從肉。

漢字簡化,將“勝”字簡化為“勝”,與表示腥膻氣味的“勝”字共用一字。由於“勝”字所代表詞義的常用性,逐漸強勢地將“勝”字的本義擠壓到一邊,“勝”字表示腥味的含義為人們遺忘,隻表示“勝”了。而“腥”作為後起字,承擔起了“勝”字的本義。

“敗”,會意字。從攴、從貝。手持攴擊打貝殼,毀也。“貝”看似個寶,但是不僅敗從貝,賊也從貝,貪贓都從貝,賄賂也從都貝。貝這個眾人趨之若鶩的寶貝,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古往今來,“敗”字一直沒變,或者說,人們對敗的理解始終如一。敗有兩大因素,“貝”在商品化的今天,量化為金錢。金錢萬能,敗也金錢;反文旁,從武器,武力,到各種矛盾及非暴力衝突。比如貿易戰,就是一個典型的現代版的“敗”字。

要想勝,首先要立於不敗,盡量避開金錢,避免衝突。有肉大家吃,共享共榮,同舟共濟,再加上實力,擔當,應是製勝之道。

“勝敗”有因,無需怨天尤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