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看中國
文/幸福生
出來這麽多年了,回頭看中國,卻成了劉姥姥。
當年出國,或許也是覺得外國的月亮圓吧,出來當了劉姥姥,慢慢地,算是第二故鄉了,再回首中國,依舊是個劉姥姥。
這裏不談物質,隻談思想上的差異或落伍。真可謂,出走大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比如,寫點東西,在這邊,自娛自樂而已,在中國可就沒有這麽簡單,ID一般不會孤單地存在,旁邊總是分出三六九等的東西。還有名目繁多的晉級和比賽,總之,又是劉姥姥了。
毋庸置疑,國內的水平比這邊高。一是人多,而更重要的是,職業和業餘的區別,在國內即使業餘愛好,也都有出人頭地的夢想,所以我們是玩兒,人家是認真的。
從內容上看,這邊多是采菊東籬,或是風花雪月;而國內,則是心事拿雲,壯心未酬,中華騰飛,或是撕心裂肺的愛。
除了名,還有利,剛貼了幾篇,就有人問要不要出詩集,估計是專業的銷售。我對銷售沒有任何鄙視,相反很理解這個行業,因為出國前,在外企賣過儀器。
類似的在原創音樂,這邊就是玩兒,心無旁騖地玩兒;而國內,大家都想著成名和掙錢,賣歌,賣詞,甚至為人量身打造原創歌曲。是呀,商品社會,什麽都能賣,也能買,名利交換無所不在。
在國內,創作首先想有沒有市場,有沒有可能火了。當我們還像一幫沒長大的孩子開心地玩的時候,人家在掙錢,成名,夢想。
我們像是在沙灘上,用沙子認真地堆建城堡,大家興高采烈地拍手,然後假日結束,又回到現實。而人家要建一個流芳百世的宮殿,至少是苦苦地追尋,終其一生,從不言棄。
早年出國,應該是有理想,不安現狀的一撥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年以後,我們卻成了,沒有理想,安於現狀的人了。
當然,這邊的國人也有積極上進的,隻是好像少挺多。值得慶幸的是,第二代人好像有長進。
不想說吃不到的葡萄都是酸的。隻能說這個與世無爭的生活挺好的,像是隱居,像是世外桃源,而這又不是想象,是我們今天的生活。
就像劉姥姥,對於大觀園,除了羨慕,還是羨慕,不會想回去也建這麽個園子,這應該是我們的心情吧。
我們無緣大觀園,但我們已經生活在,陶淵明采菊東籬的悠悠南山,蘇東坡忘卻營營的江海餘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