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空腹到醫院去驗血。兩個十八九歲,最多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女護士,負責抽血。他們為了緩解病人的緊張情緒,在室內播放輕鬆的音樂。輪到我驗血的時候,他們放的歌曲我聽著很熟悉,於是就問他們這是什麽歌曲?有名嗎?我告訴他們,我十歲的兒子在家經常聽這首歌,我被動地跟著聽了很多遍,很喜歡這首歌。但是不知歌曲叫什麽名字,也不知道演唱者是誰。兩個小護士笑起來,告訴我這首歌的名字叫Roar 演唱者是Katy Perry 凱蒂.派瑞,非常有名。回家上網一看,這首歌在油管上的點擊率是26億8100萬,難怪兒子這麽喜歡這首歌。
人到了一定年紀後,就要主動地多跟年輕人在一起,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在日常生活的細微小事中尋找樂趣,自娛自樂,同時排解釋放各種壓力。
張首晟教授的離世更加證明了這一點:熱愛生活的人,內心堅強的人,在任何壓力下都不應放棄。當遭受重大的失敗(重大的失敗是由自己造成的)或者承受巨大的壓力(巨大的壓力來自外界)的時候,人就是要有一點阿Q精神 - 我就是不在乎麵子了,我就是二皮臉了,怎麽著吧?你們說我是壞人我就是壞人嗎?隻要我不認為我是壞人,你們說什麽都沒用。如果我做錯事了,那我就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努力改正之。改正了錯誤,我還是好漢一條,照樣闖蕩江湖。什麽事情也沒有活著重要。隻要我人活著,就有翻盤的機會;人若死了,就什麽都沒有了。
我與張首晟教授在2009年有一麵之緣。斯人已逝,往日情景猶在眼前。特發此文,悼念張教授,願他在天之靈安息。
是我寫的。
如果你本身沒有吸引年輕人的東西,當然不會有年輕人對你感興趣。
相反,如果你身上有很多值得年輕人學習的地方,自然就會吸引年輕人。同時你要放下自己的架子,主動接觸年輕人。
這是我的基本觀點。
問題是年輕人為啥要和你這種老人一起混呢?
活在不同時代的人都有自己時代的烙印,你想跨超越自己,融入年輕一代,人家未必就會接納你。明白自己的定位,好自為之,避免一廂情願讓人嫌棄才最重要。
張首晟在巨大的壓力下,就是應該有當“壞人”的心態,先活下來再說。
同樣在文革的巨大壓力下,鄧小平有當“壞人”的心態,所以活下來了,成就了後半生的偉業;劉少奇沒有這個心態,死了,後麵就什麽都沒有了。
我請問,有目擊證人嗎?他個人有遺書嗎? 他死前有安排他家人的生活,和他自己的家人交代過嗎?希望不會冤死,能夠真相大白,對得起死者。
教授一路走好。非常惋惜。
自殺?他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