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
2025 (3)
英國脫歐公投已快兩年,和歐盟的分離談判最後期限很快就要到了,可談判至今仍毫無進展。 始作俑者卡麥農在公投出人意料的結果之後立馬辭職, 把這亂局扔給了梅姨。這一年多來, 如何脫歐成了英國乃至歐洲的頭等大事。但歐盟的條件和英國的計劃相差甚遠,多輪談判沒有任何結果。脫歐大臣和外相辭職,一切都表明,英國前途難料。
脫歐這事的確是為難了梅姨。無論什麽樣的條約,估計都不會讓所有的人滿意。英國人自大,所以公投才會有脫歐占多數。當初脫歐派就是鼓吹英國不在乎和歐盟的貿易,聲稱沒有歐盟,還有美國,英聯邦,英國會更好。可事實是英國近一半的貿易往來是和歐洲的,金融業自不用說,其它行業和歐洲的聯係也是很難以別的國家所取代的。歐盟經濟體大,不擔心經濟損失,更想懲罰第一個鬧分裂的叛逆,所以條件肯定苛刻,英國若不讓步,沒有條約的脫歐幾乎已成定局。
這種條約其實不應該也不可能公開達成。要在兩強之間達成條約,雙方都得有所讓步,互有取舍,隻能是秘密商定之後再公布,雙方各自炫耀所得,盡量掩飾所失。當年中國和俄羅斯的邊界條約就是如此。可是,這在以民主為標榜的英國和歐盟都是不可能的。
英國保守黨的黨代會正在伯明翰召開,怎樣脫歐是其主要議題。會場外各種政治團體都在集會造勢,尤以留歐派最著。搭台演說,還有樂隊演唱。台下歐盟彩旗飄飄,支持者也不少。不過不知道有什麽用,脫歐已成事實,怎麽反悔?脫歐派倒是毫無動靜,估計是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英國前途堪憂啊!
脫歐其實是工黨埋下的禍根 -- 是Tony Blair支持政治統一,他好做歐洲總統。
他鼓動歐盟接受10個東歐國家,而且低估了東歐國家的移民熱情,沒限製入境人數,導致英國人就業困難,社會資源緊缺。
歐盟是德法聯姻,英國想靠財大氣粗取得主導地位很受抵製,所以有了脫歐一說。
梅姨一點都不為難,反而為英國的利益極力爭取,一直到最後的點點滴滴。
英國既然脫歐了,就如同一場婚姻,結束了就結束了。到英國實地看了看,支持英國脫歐,越早越好,趁著是梅姨娘們當道。
縱觀英國的曆史,隻要英國女人當道,英國就有希望,而她們總在危難的時候出現。梅姨將是英國曆史上的又一位巾幗英雄。
有兩點納悶。
1。英國政治公投的參與率高達八十多,但公投脫歐的參與率不到百分之五十,應該重新修改競選法或公投法。凡公投率不過半數的,無效!因為無法代表民意。
2。明年的春天過後,英國再不是歐盟成員國,歐盟應該更換官方語言,法語會抬頭。法國人”發明”的歐盟,怎麽法語成了二奶了,真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