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九頭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醫生的冤案

(2017-10-08 08:22:59) 下一個

每當和同學,朋友說到醫患關係,無不感歎如今世風日下,遠不如前。尤其是羨慕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醫生盡職,病人配合,互尊互信,似乎沒有什麽矛盾,更不用說刀槍相見,大打出手了。
但還是有例外。這次回國,陪著老母親,去看望了一下父母為數不多了的老朋友之一,也是個醫生。在我兩三歲時,曾經疾跑不小心摔倒,腦門磕了一個大口子,還是他給縫合的。老人家一生坎坷,與我父親的經曆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在聊起來,仍然感慨不已。按他的說法,他的坎坷,就是源自一次醫患糾紛。
上世紀五十年代,結核病還在流行,仍是人類的一大殺手。雖然那時候已有了抗結核病的藥物,但其傳染性很強,尤其是開放型結核,防治的重點方法之一就是要隔離病人。
在一般的小醫院,結核病人都會被限製在一個病房,是不能和別的病人接觸的。醫生那時所在的醫院還有很多其他的病人,包括婦產科和兒科病人。隔離就不能離開病房,尤其是到產科和兒科病房。然而即便是一般的人,不管是在哪裏,也不願意自己的行動受到限製。
當時,在他的病人中,有一位農村基層幹部。可能是不太理解結核病的傳染性和對他人的危害性,也可能就是不習慣受限製,常去別的病房串門。護士勸說無效,於是隻能找他去說。他去勸了一次沒有用,第二次就把話說得重了一些,倒是管用了,可也埋下了禍根。
幹部的病好了,還調到醫院,成為醫生的領導。剛好,轟轟烈烈的反右運動開始了。醫院知識分子多,是反右運動的重點單位。沒料到這領導還記著那事,竟然尋機報複。欲加之罪 ,何患無辭。於是,平時不經意的一兩句話就成了罪證。都說農民出身的幹部樸實,可也記仇,不管是出於什麽原因。稍稍追究,醫生不僅成了極右派,還被判了刑,入獄三年。
好在醫生在獄中表現出色,關了一 年就提前釋放了,出來還是行醫。後來也平了反,恢複了工作,可浪費的大好時光卻是找不回來的。如今已退休多年,雖忘不了那一段,可早已釋然了。
前些年,父親還在為多年前的冤屈申訴,一直無果。想勸父親,淡然麵對過去的冤屈。畢竟比父親含冤更甚的,還大有人在。但是作為事外之人,恐怕很難理解當事之人的苦楚。時代不同了,這也是當年醫患矛盾的一種結果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