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49)
2020 (63)
2021 (57)
2022 (63)
2023 (50)
2025 (8)
李厚辰認為中國十幾年來發生的大倒退是從2015年和2016年開始的。實際上這兩年塑造了今天的中國,是習近平對黨內和中國治理方法改弦更張的確立年份。
2015年7月9日淩晨開始在多達23個省份大規模逮捕、傳喚、刑事拘留、帶走、失聯、約談了上百位律師、民間維權人士、上訪民眾及其親屬,部份人士因此下落不明。公民社會死亡。
從2015年開始政治格局有非常大的改變,首先逆轉了改革開放一直以來黨政分開的基本思路,走向了全麵黨政合一。中國其實一直有這個黨政合一的傾向,但在15、16年,黨政合一變得特別的顯著。先是各個部門向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述職,15、16年形成這個傳統。過去人大是人大,政協是政協,全部要向常委述職是15、16年開始的。
陳全國到任新疆前,其前任張春賢采取“柔性治疆”的策略,被認為未能有效阻止新疆“暴恐事件”發生和治安惡化。2016年8月29日,陳全國任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到任後,向習近平立下軍令狀,提出“在新疆,沒有穩定一切皆為零”的口號。新疆開始實行鐵拳政策。
這裏麵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中共采取的手段越來越強硬,不像以前了。習近平執政早期就是偶爾還對民間有所妥協,2016年開始完全不妥協了。
《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是2016開始的。這個準則的基本目的就是黨政合一。因為中國是個極端缺乏權力製衡的社會,在改開之後,還有一個基本製衡,就是黨政之間的互相製衡,黨政之間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權責劃分。政務上能有很多技術官僚來構成一個基本的社會秩序,導致不管是為了國家的安寧啊,不管是為了執政的穩定性啊,都很多東西能夠對黨有一定的製衡,起到一個防火牆的作用。從朱鎔基到溫家寶,這兩位總理在中國,他們不管是經濟政策,還是社會運轉,都還是很有存在感的,也很有個人意誌。從習的第二任起總理的獨立性就大大減低了,現在中國就象沒有總理一樣。
聰明的網友還發現近十年的春晚結尾,也從2016年開始起了變化......
王府春晚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