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位在醫院工作的博友'',在《文學城》上寫了篇博文《我種了新冠疫苗》,講了為了防止傳染給家人和保護家人,作為高危工作人群,也就不推讓地成為了第一批接種人群。看後很感慨。
今年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彰顯了家庭的重要性。必須出門工作的人們,有了家庭這所最為可靠的防空洞和避難所。不要說事實上的安全,回家後就是心理壓力也會一下子得到釋放。然而,一旦家庭成員患病,保護這座避難所的安全就是當務之急。
半個多月前,我女婿患上病毒性感冒,高燒不退,後又出現頭疼.耳鳴等,一下子全家緊張,因為小外孫才七個月,我們二位老人又屬高危人群,一旦女婿中招,後果不堪設想。第二天就聯係家庭醫生去做測試,想不到-丶不發燒去預約測試比較快,發燒了就要安排到四天以後,那幾天女婿又持續發燒,又有些咳嗽,更加緊張。但聯係其他測試點,對發燒病人的測試都要安排到幾天以後。無奈,這幾天女婿自我隔離.足不出他單獨的臥室,其他人除嬰兒都整天戴上了口罩。四天後去測試了,結果還要48小時後出來。後來結果是陰性,症狀也還是表現為病毒性感冒兼病菌感染,沒有出現新冠那些症狀。其間家庭醫生幾次電話接診後,配了青黴素,因為病情壓不下去,後來又配了功能更強的抗生素(名稱不知道),到前天女婿病情總算明顯好轉。退燒、有胃口,也有精神了。大家才算鬆了一口氣。這段時間,先是擔心一人中招後,全家中招。後來又擔心,測試結果不準確、實際上是陽性怎麽辦?同時還擔心,家庭醫生連到他診所去門診也不允許,更不讓女婿轉診到大醫院,已持續高燒十天以上,萬一耽誤了其他重大病情如何是好?總之,在疫情這樣的非常時期,一人有病.全家焦慮。
所以,為何部分醫院和部分養老院成了高危區域?前者是抗疫前線,後者是到了養老院以後就沒有家庭這樣強大的避難所。更體會到,二級醫療的製度設計的重要性。年初的武漢市,如果有家庭醫生這第一級醫療,又堵在各個家庭避難所內,同時迅速公開疫情信息,人們少出家門,就不是那樣的情況了。
扯遠一點,說到幾十年前的文革,讓眾多社會上層乃至頂層人物流放,失去家庭這個避難所,隻能遭受沒頂之災。再看看三起三落的鄧小平,能夠在家中避難(記得他女兒寫過《在江西的日子》?)就能躲過一劫。
又想到更早的年月,胡適發議論'',說國家國家、先有國後有家'',是大錯特錯!應該是先有家後有國,如果沒有那無數個家庭,何以有國!
今年的對付新冠疫情這場人類浩劫,是無數個家庭組成了堅固防線,胡適先生的議論'、說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