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一羽

園藝 旅遊 收藏 雜敘
個人資料
正文

從自已動手撿昆石說到“四大名石”

(2019-07-09 03:26:39) 下一個

 

撿昆石純屬一次巧遇。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說來話長。當年,我在蘇州某機關混飯,有些機會跟著領導去跑各縣所對應的部門(現在看,其實也是另一種旅遊),做些似是而非、可有可無的事情。偶而,也會獨自去完成某件瑣碎的事情。昆山市是一座縣級市,屬蘇州管轄、至今仍是。當然,如今昆山號稱天下第一縣,其經濟規模和影響之大,使得一般人可能不知道屬蘇州管轄這麽一回事。

 

全國昆石的產地隻有一處,就是今天昆山市的亭林公園,昆石也以此得名。在一馬平川的滬寧線這一帶,亭林公園中有一座高高的叫做玉山的孤峰,而且玉山裏藏匿著這種寶貴的觀賞石。說也奇怪,蘇南一帶從無錫的惠山到常熟的虞山,再到張家港等地更小的如風凰山,都沒聽說山中也產如昆石這樣的石頭。

亭林公園處在昆山市的繁華鬧市,公園的得名、是為了紀念昆山前賢顧炎武。顧炎武字亭林,亭林先生的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相信大家都知道。至今,我猶能背頌他老人家的一首詩:“翡翠年深伴侶稀,清霜憔悴減毛衣,至從一上南枝宿,更不回身向北飛。(“翡翠”,是說的翠鳥或翡翠鳥、又稱釣魚郎,是一種性情孤僻、喜獨來獨往的水鳥,羽毛漂亮得象翡翠)”。

 

那一次獨自去昆山,辦完了瑣碎的事情,陪我的當地年輕同事,知道我喜歡玩、又離吃中飯時間還早,說“到亭林公園去轉一圈”。於是,二人坐著機關的車到了公園裏麵。我們拾級而上、途經半山腰時,恰巧遇上亭林公園正在施工造廟,挖地基的現場一片狼籍,都是挖出來的碎石、山土和舊房屋碎片,工人們正在往山下運送這些建築垃圾。我無意中一眼看到,有少數大如掌、小如拳的昆石混雜其中,估計是從地下挖出。當然,這些小昆石未經清洗、顏色也和泥土差不多,但我能識別得出。我問:能撿幾塊石頭嗎?當地的那位同事說:盡管撿!你不撿、運下去也給埋了。而且,亭林公園的主任跟我是朋友,沒人找你麻煩的。於是,我就有了手撿昆山石於亭林公園的經曆。去年底回國,終於在家中找到了自已留下來的最好的幾塊(後來,大部分隻能作為拳石配樹樁盆景、都已送人),請網友欣賞這篇博文中的幾幅照片。

 

昆石“小”而文雅。不僅可以裝飾書房放在書案上,有的還可以置於掌中。其色白如雪、姿態優美又小巧玲瓏,是書房中的絕佳供品。不過,好的昆石早在清代已經少見,因為資源有限;況且,亭林公園的這座孤峰也早已封山禁采。

 

按中國賞石的文化傳統,昆石隻是四大觀賞石之一。另三種著名觀賞石是太湖石、靈壁石和英石,在中國賞石的古籍中都有記載。下麵,盡我所知介紹幾句、先從我比較了解的太湖石說起。

 

太湖石又稱蘇州太湖石,但是一般說來,並不產自以此得名的江浙兩省共有的太湖之中。以我的猜測,以前人們大概是能從太湖的湖底開采一部分太湖石的,前朝漁民在太湖中打魚、偶而也能用魚網拉上觀賞價值極高的小太湖石,但這樣的故事怕道早已成絕響。

 

太湖石的地下開采曆史悠久。《水滸傳》中宋代那位皇帝,也是一位觀賞石“發燒友”。當年,他不僅搜括天下財富,還派太監到江南搜尋長得好看的太湖石。結果釀成了“花石綱”事件。蘇州留園中現在立有一峰,名為“瑞雲峰”、有一二層樓高,據說就是那時留下的。其知名度很高、網友若有興趣,可以上網搜其來龍去脈,這兒不重複。

 

太湖石的產地不限蘇州地下、而且泛指江南丘陵那一帶。但是,從地下挖上來後要找到天然成形而且品相好的,絕非易事。好的太湖石,要做到“縐、透、瘦、漏”。除了外形好之外,據說,在石頭底部點根香,煙霧能從這塊石頭內部的幾十個互通的孔洞中,自底部慢慢漂至頂部而溢出到空間!

 

現在,要在蘇州、湖州附近丘陵的地下挖掘大自然給我們留下的“縐、透、瘦、漏”太湖石,很難。大概在三、四十年前,人們開始在長相一般的太湖石上動手修改和“人工打孔”,再進行酸洗,製造出“縐、透、瘦、漏”的效果,可以賣高價。這種仿大自然的石頭已到了以假亂真的階段,好像也因此出現了太湖名石的鑒定行家,就象鑒定古董一樣,又多了一樣“中國特色”。有時,看看國內一些裝璜精美的古董店中,陳列有配上昂貴的紅木底座的“高端”太湖石售賣,高達一米。但是,再看看太湖石上那些不自然的孔洞,不禁啞然失笑!

 

靈壁石,又稱“磬石”,因為上品的靈壁石用手指敲擊,能發出清脆的金屬聲。靈壁石一般體形較大,以造型取勝。這麽多年來在“人比人”的社會氛圍中,收藏欣賞也追求觀賞石的“大”、要向“皇上”看齊,曾有老板在安徽山中找到天然成形的、高達二層樓的靈壁石,為了開采、特地修出一條山路來,好讓卡車運送操作設備和起重設備。但如果是天然的“大”,也還正常;靈壁石也早有了人工動手修改的曆史。靈壁石的造假,則離不開黑色皮鞋油:經過人工和機械“造”出峰來後,再擦得油光賊亮。寫到此,不禁感歎:這是何苦!

 

英石,產自廣東英德,以此得名。英石高大的不多。我常用小的拳石來做盆景中的配石,效果奇好。雖然隻有拳頭大小(因此稱為拳石),但峰壑兼備,小中見大、是旱石盆景的絕配。至於英石中的人工造假,由於廣東距我所居城市甚遠、當時又不太關注英石,所以知之甚少,在此略過。

 

最後,講講昆石鑒別的問題,因為也有造假。昆石鑒別其實很簡單,就是看看上麵有沒有“楊梅粒”或“雞骨粒”。何謂“楊梅粒”或“雞骨粒”?就是分布在昆石上的群生的一粒粒的透明水晶體(請看我收藏的照片上的特寫部分)。

此文已經囉索了,就此打住,請網友們看我收藏的這幾塊昆石照片吧。謝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滄浪一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島水鳥' 的評論 : 謝謝光臨!問好!
南島水鳥 回複 悄悄話 還是第一次聽說昆石,謝謝好介紹,學習。
滄浪一羽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光臨和指正!遇到知音了。猜想您是蘇州老鄉、而且熟悉地方掌故。我確實張冠李戴了,“冠雲峰”苗條得多、也高,而“瑞雲峰”記得是孔洞多、另有特色,說也是花石綱遺物。那都是超大型的太湖石。
silverbug 回複 悄悄話 您手上的這兩塊昆山真好,玲瓏剔透、晶瑩閃亮,很有觀賞價值。 說到太湖石,留園裏的名叫
“冠雲峰”,“瑞雲峰”在蘇州十中校園內,也就是原來的蘇州織造。 好收藏,欣賞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