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一羽

園藝 旅遊 收藏 雜敘
個人資料
正文

談談根雕與欣賞一個象形木疙瘩

(2018-06-10 12:37:50) 下一個
最近淘到一個木疙瘩,有完整的山形,上麵有峰和溝壑。細細觀賞、木疙瘩有兩處布滿了縐紋(見照片),就象老年人脖子上的縐紋那樣,在告訴人們它的年代久遠。








更妙的是,這個木疙瘩象一頭大象,主要是有大象的頭部輪廓。但僅僅有一點點象、缺大象的眼睛和鼻子、形似而已。


 


這就象人們在石灰岩溶洞中參觀,在彩色燈光的照射下,導遊吆喝道:這個象獅子、那處象烏龜!於是大家都點稱“是有些象!”過一會兒,有人會說,越看越象!其實,這是心理學的暗示原理在起作用。當然,人們樂於接受這樣的心理暗示,可以獲得一種遊玩中的驚喜。大概欣賞樹根木疙瘩也是如此。


 


在欣賞木疙瘩的同時,還引發了我對根雕的思考。對於當前國內根雕離不開人工改動的做法,我不讚成。根雕的基礎是樹根,絕大多數樹根不可取,要選用有形狀的木疙瘩。說到欣賞樹根木疙瘩,是欣賞象形美,在於似於不似之間。如果在木疙瘩上動刻刀,一定要強化木疙瘩上的某一處,恰是畫蛇添足。例如,曾見過一隻象吉祥鳥的樹根,能有身體、尾巴和頭,已屬不易。隻是頭部不太象、多出了一個杈還是少了一隻眼等。根雕愛好者就將頭部雕刻成鳳凰的頭,但其它部位呢?無法自圓其說:一路雕刻下去,與用整塊木頭雕刻成的風凰無異、不能稱作根雕;就這樣住手,鳥頭的輪廓很精確、但鳥的下麵隻能大體相似,上下風格不協調。我看,國內大多數工藝品店中所售的“根雕”藝術品,都有此毛病。作品經不起推敲,還浪費了寶貴的樹根資源。


 


欣賞樹根,可以參照觀賞石的標準。在觀賞石愛好者中,有一個明確的規則:石頭上不能動刀,隻能欣賞它的原始形態,並以此為貴。道理很簡單,如果因為觀賞石的某一部位不如人意、就去人工改動,最後就沒有了天然觀賞石的欣賞邊界:既然此處可以人工改動、其它地方也可以,也就不需要那千萬年才形成的風化層。如果承認人工改動,那就不如直接去觀賞石雕藝術品吧!而觀賞石雕藝術品是欣賞的工藝水準和所用材料的珍貴與否,與欣賞天然觀賞石是兩碼事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