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對“癭子木”來了興趣。“癭子木”又稱樹根瘤,是指樹木的一種變異,並不是指某個樹木品種,很多樹木都能產生“癭子木”。樹木生長過程中對蟲咬的反應形成根瘤,將根瘤刨掉表皮,就會出現疤痕、就是“癭子”花紋。從木材工業角度看,樹幹或樹根長了瘤可能就不是合格的木材。我注意到在每個建築工地的木圍欄,用的都是長了不少大疤痕的木板。但對於工藝品來說情況正相反,密集的小疤痕“癭子”就構成了美麗的圖案,而且不可多得。
“癭子木”愛好者將其分為“火焰紋”、“鬼臉紋”、“風雲紋”和“沙丘紋”等,我最喜愛的是“癭子木”的山水樣花紋:起伏的山巒中,分布有一叢叢或一點點樹木,構成意境幽遠的國畫。
“癭子木”優美奇特的花紋,是製作家具以及其它物件的上好材料,對這種花紋的喜愛可以追遡到幾百年前,記得在展館中,我曾看到過中國和西方的古董家具,都曾用“癭子木”做貼麵。有網文介紹,台灣故宮中也有“癭子木”收藏。
上一篇那個“癭子木”大花瓶的博文,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感謝“我若盛開”網友的留言,指出大花瓶產地“是摩洛哥特產,學名"thuya
wood", 中國叫崖柏”。然後,我就用百度和穀哥查到了摩洛哥這種木頭的信息,又上“油管”去看了"thuya
wood"工藝品的製作畫麵。雖然信息有限,但還是得到不少體會與樂趣。
摩洛哥所產的癭子木,“火焰紋”和“鬼臉紋”很亮麗,可能是因為木質中含有豐富的油脂,從而產生折射光。而且,木質中有明顯的略顯透明狀的小結晶點、類同鬆香,這是香味濃烈而持久多年的原因。估計此種工藝品在北美有市場,我曾在多倫多的聖勞倫斯周日古董集市上,多次看到有售,大多是大小不一的癭子木工藝首飾盒。
數年前,我也曾買過一隻癭子木的工藝首飾盒,長20公分、寬10公分,至今仍然香味馥鬱,很是美麗而引人喜愛。之所以這次買了那個樹根瘤大花瓶,也是因為以前曾買過那個木盒,癭子木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原來以為,癭子木盒可能是越南所產的黃花梨木、因為網上有不少文章是這樣說的。現經“我若盛開”網友提示,再上網查到了不少實物照片,可以確認這就是摩洛哥所產的癭子木工藝首飾盒。(見本文題頭照片)
不過,我那個樹根瘤花瓶可能不是摩洛哥所產。一是花瓶沒有一點香味。二是花紋比癭子木盒上的大而淡、缺少折射光。三是花瓶內壁更沒有油狀結晶物。
這幾年還觀察到,對於“癭子木”的喜愛角度,中外有所不同。國內的“癭子木”愛好者,想要獲得的是紫檀、黃花梨等珍貴樹種的“癭子”,經常製作成小小的手把件和手串,價格不菲;對國外的木頭雕刻愛好者來說,有無癭子和是否“紅木”都不重要,想要獲得的是水平一流的木雕工藝品,經常製作成果盤和花瓶作為家居擺設。“癭子木”製品的價格與其它木雕製品並無區別。
此外,國內這幾年最流行的“癭子木”,是鼠李樹的樹根瘤,叫做“麻梨疙瘩”。關於這一類,網上有高手介紹如下:
“麻梨疙瘩”屬於鼠李屬灌木,我國有七十多種,以西北和華北最多。一般都生長在海拔 500m~1200m的低山丘陵區。隨著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品種也不同,根瘤的密度、形狀、顏色也不同,花紋的形態更不同。鼠李根的采集,每年隻有一次,必須於農曆的立冬以後開始,這時樹開始冬眠,木性最小,保存起來不易裂。采回後必須存放在半地下的地窖裏,絕不能受風,也不做任何處理,這樣最少放置兩冬一夏之後(當然,放置時間越長越不易開裂),才能取出來開料。開料後,再將料塊嚴格密封,放置於陰涼處兩年以上,同樣不可受風。這樣的料再做東西,就不會開裂,可是,這樣的周期就要耗費三、四年的時間。由於鼠李的木質非常堅硬,無法用機器來批量生產,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廠家,不涉足鼠李的原因。它隻能由民間手工藝人,用手慢慢製作。市場上有些民間藝人做出來東西後,表麵用沾蠟(工業蠟)處理,那一定是保存年頭不夠,弄不好就開裂。好的成品,其表麵是不做任何處理的,仔細拋光後,會有光亮滑手的感覺。(請見周赫男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052417325)。我對“麻梨疙瘩”沒有體會,在此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