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加國生活多年以後,知道這兒說起蘭花,就是蝴蝶蘭、兜蘭之類,其實在國人的傳統觀念或傳統文化中,這是“洋蘭”而不是“國蘭”。
“國蘭”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蘭花。蘭花的家庭培植大約從宋代開始,後來又見於古代的國畫和詩賦中,再後來還有多種家庭培植國蘭的技術書籍問世。但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間,好多方麵漸與國際接軌,風氣所及,現在國內的花店都售賣洋蘭,人們說起蘭花,也大多數以為蘭花就是蝴蝶蘭了。
世界上的蘭屬植物有上萬種之多,能進行栽培的蘭科植物有上千種,在中國進入家庭培植的蘭花,卻僅僅是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和墨蘭五大類,這些都是地生蘭,要從泥土中吸取養料。
中國蘭花的原產地約在秦嶺以南,屬溫帶和亞熱帶,日本和韓國那兒也有出產,日本人和韓國人也喜歡春蘭和蕙蘭。“國蘭”又被叫做“東方蘭花”。
“洋蘭”是氣生蘭,原為熱帶森林中的攀援草本植物,長有氣生根,從空氣中吸取養料,如蝴蝶蘭、兜蘭、卡特蘭和石斛蘭等等。現在,大家在花店中所見的盆栽洋蘭,皆用苔蘚、樹皮培植,是“尊重”它們原來的生態習慣。
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在畫蘭的同時,曾給人寫了幅對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就概括了國蘭的審美要點:一是“少”,二是“香”。
中國蘭花的“香遠益清”,聚焦了幾千年來國人的傳統審美情趣。香氣純正而清遠的首推春蘭,古人說的“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大抵都說的是它。蕙蘭、建蘭和寒蘭的香氣濃烈而欠清雅,墨蘭的香氣就更差些、帶有檀香味。以上幾類的花期各不相同,種得好,基本上能做到一年四季室內都有蘭花的清香。這些蘭花我都種過,有些體會。
中國蘭花的香味,猜想是“物競天擇”的結果。因為國蘭的花型小,顏色單調,隻能靠香氣吸引昆蟲、傳授花粉,繁衍後代。而氣生蘭的花朵麵積大,花朵數量多,顏色又鮮豔,可以借此來吸引昆蟲傳授花粉,繁衍後代,就不需要產生香氣了。
中外對蘭花的審美情趣有很大不同,老外喜歡花大色豔的蝴蝶蘭、兜蘭等洋蘭,多倫多的花店隻售賣洋蘭。但作為小眾花卉的國蘭,在多倫多的華人中也還有一席之地。
筆者曾參觀過多倫多蘭藝會所舉辦的蘭花展覽,就設在多倫多華人聚居的士嘉堡地區,“國蘭”與“洋蘭”在蘭花展覽中各有半壁江山。 “國蘭”多數是葉藝類的墨蘭(就是蘭葉上出現了黃白色的美麗斑塊和條線),春蘭和建蘭很少,蕙蘭和寒蘭看不到。我猜想,士嘉堡一帶的華人中,不少是港台閩粵的移民,大概是蘭展中墨蘭唱主角的原因吧。在展場上所聽到的中國話,也大多是粵語,似可證明此觀點。
然而,我所喜愛的春蘭蕙花,才是國蘭的正宗,從清代開始出現的多種培植國蘭的技術書籍,也說的是它。限於篇幅,不再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