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一羽

園藝 旅遊 收藏 雜敘
個人資料
正文

神廟從印度搬來

(2016-12-01 04:32:24) 下一個

在多倫多的西北角,有一座印度神廟。

 

說她原汁原味,是因為所有建築的部件都是在印度製作、又全部從印度搬來多倫多總裝。

 

有關資料記載,這座神廟(Shri Swaminarayan Mandir)采用了印度的古建築技術。整個建築物用的是印度的砂岩、土耳其石灰石和意大利的大理石,沒有使用一顆釘子和一根鋼材。幾百名印度工匠,在當地用鑿子和錘子雕刻了24000塊石料。再將這些石料用船裝了305個集裝箱,運輸到多倫多,然後又在多倫多化了18個月時間才裝配完成。

 

印度教神廟的外形設計,參考了印度教的聖山和僧侶居住的洞穴。神廟主要由聖殿(Mandir)和會議廳堂(Haveli)兩個部分組成,通過兩條室內長廊相連接。會議廳堂的門廳和大廳,是用印度傳統手工技藝製作的柚木雕刻裝飾,幾百個木雕音樂人、詩人和舞者栩栩如生。

 

神廟每天早上9點到晚上8點開放。進入神廟必須脫鞋,會議廳堂的門庭兩邊,從各自的門進入男女賓客脫鞋之處,分開脫鞋。

 

該建築的功能是舉辦各種活動和儀式,現在也成了當地一個著名景點。我去參觀的那天,會議廳堂一側的一個大教室正在上課,一個身穿黃色長袍的僧侶坐在台上,台下坐著三十多個男女學生,一律身穿白色的長袍,認真地聽講、目不斜視。當然,見狀我趕緊悄悄地離開。

 

再從會議廳堂一側長長的走廊到聖殿的大廳裏麵,其時已近下午四點。樓下的一位管理人員,熱情地示意我們可以上樓參觀。樓上的圓形拱頂和四壁、還有立柱,布滿了大理石的雕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好象來到了巴黎盧浮宮的某個大廳。巧得很,大廳正在準備舉辦儀式。事先我們並不知道有此事、忙於觀摩那些精彩的石雕。一位南亞人友善地輕聲告訴我們具體的時間,要我們稍作等待。

 

儀式開始,僧侶一個個地打開大廳裏麵的神龕,那些由白玉雕成的神像和聖人像,端坐在神龕中,隨著燈光的亮起、寶像莊嚴。與中國廟宇中菩薩不同的是,其中供奉有猴子和大象形象的神靈。聖殿廳內的地上,寂靜無聲地坐著二十多位信眾和三兩個遊客,場麵莊嚴肅穆,有很強的感染力。我們也跟著雙手合十,向這些神靈和聖人,表示敬意。

 

僧侶給神龕中油燈加油的同時,信眾們叩頭、其狀類似藏傳佛教的五體投地式叩頭。儀式很快就結束,神龕又由僧侶一個個地關閉,信眾陸續散去。前後僅有一、二十分鍾時間,我們真是幸運得很!

 

由於神廟裏麵不允許拍照,隻留下了神廟的外部照片。

 

印度神廟前麵的南亞國家遊客。

 

多倫多的南亞移民很多,印度教的信眾也多。當地的印度人和南亞人社團,為建造這座神廟籌措了資金和出了人力。看了這座規模宏大的印度神廟,感慨他們所信仰的宗教(每年還舉行盛大的遊行、以後再敘)在多倫多的凝聚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