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窗小語

世上沒有任何一種動物跑得比時間和生命快,賽過光陰的,不是速度,而是愛情在兩個靈魂之間的慢舞。
正文

關於兒童心理學

(2006-01-07 20:17:38) 下一個

在古希臘的一座神廟裏刻著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其實這有很深刻的涵義. 成人和兒童表現出很多不同, 包括在行為,語言,思考…….各種方麵.有時侯你會非常困惑很多兒童行為,好象在打破很多成人秩序,並顯示出讓人迷惑不解的行為,比如固執,堅持他自己的秩序,所有事情說不………………………………. 舉例說明:兒童在成長階段中遭遇的維護秩序階段.第一個階段,為了秩序的破壞而哭鬧,秩序一旦恢複就會安靜下來;為了維護秩序而說不,自我意識開始萌芽;為了維護秩序而執拗,一切要重新來。而成人也在和兒童的這種秩序做著頑強的鬥爭,因為成年人有自己的秩序,但是並不是兒童所需要的. 可惜的是很少有人意識到,在這種兒童天性秩序形成階段,隻有錯誤的成人,沒有錯誤的兒童。

 

 因為成人的決定來自思考,而兒童是在自然法則的感召下,全力地在形成自己。這其實在告訴成人,兒童必須走他要走的路。這種自我在以後的幾年裏會表現的更為充分,從排除他物,到發出不,到“這是我的。”然後是我堅定不移地選擇我的看法,自我在形成的過程中派生出了一種品質:專注和意誌。

 

當兒童選擇並決定了他要做的事情,他必然專注,任何一位家長和老師都能發現這一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成人會自由的允許兒童去選擇.人的天性是喜歡按自己的意誌做事。兒童也能不斷產生對環境的信任和依賴。因為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因此心滿意足,安靜了,專注了,這種持續性的生活,最後會形成兒童的意誌,在這種意誌中,獨立也就產生了,兒童也就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而不幸的是由於成人的不了解這其中的區別,而迫使兒童屈服於一種權威.也就是無意識中強迫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 所以說很多教育的問題是父母的問題.因為他們的心智是殘缺的。當他們長大成人,當了父母,很可能接著幹涉自己的下一代。這是一個殘缺的循環.

 

兒童與成人的鬥爭,向來都是一種本質的分歧。你要成為你,是嗎?但我要讓你聽我的,不然,要受到懲罰。尤其是那些在權威中(權威指對別人在行為和心理上進行控製的)長大的父母,控製兒女,是他們永遠無法改變的心理病。所以打自己孩子的父母,童年時,必遭他父母的打罵。

 

關於“我思”這樣一個人本質的問題,從古至今談論不休。然而“我思”的本源卻在於,你童年期的自我是否已經形成了,否則你沒有你。你是你媽媽、爸爸,你是你爺爺、奶奶,你是你的老師,你是知識的附產品,你從形成自己時就喪失了體驗世界的機會。你不是你時,你就是別人或者多個人的贗品,你存在的價值、高貴、意義、創造性就沒有了。

 

如果有人告訴我,嬰兒從出生起同世界是一體的,如果你觀察了,你一定會相信。但讓你最震驚的是,嬰兒成長到2歲時,甚至根本不到2歲,他就開始發現自己同世界實際是分離的。自我就這樣開始悄沒聲地走了過來。

 

我相信人有一種成為自己的先天性的需求和目的性追求。因為這一點,幼兒從2歲開始,就驚人地以自我為中心。0——6歲兒童(有的孩子一直持續到12)他幾乎將他全部的熱情和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自我的建構中。因此皮亞傑才斷言0——6歲的兒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激情和全部的投入,你就永遠無法形成自我,最後也無法走出自我,同時也就喪失了“我”與他人、社會分離的機會。“我”就喪失了獨立、意誌自由。這樣成長大的人,無法對現實生活進行準確的把握,常常感到孤獨、失助、沒意思、消沉、絕望

 

喪失自我的孩子,內心充滿了掙紮。成長到10歲時,一個自我形成好的孩子,和一個自我形成差的孩子,在處理同一件事時,心理狀態有著巨大的差異。別人評論性的話語,或者各種誘惑,都不使他心理產生猶豫和掙紮,因為他歸屬於已經形成的較好的他的自我,他不需要從歸屬別人那裏而尋求安慰。並且他能清晰知道對方的意圖。但喪失自我的孩子,因為從小就有人對他說“這樣做”“那樣做”。他在別人的自我中迷失了自己.他會更容易對生活和生命感到困惑和迷惘.

 

當然兒童心理學遠遠不止局限以上說的這些.這也隻是浩瀚知識中一個冰角而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