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代風雲人物卡斯特羅

(2016-11-27 08:54:23) 下一個

一代風雲人物卡斯特羅

老卡死了,一個幾年前就開始結束的時代終於劃上了最後的句號。古巴人中,有為此歡呼雀躍的,也有為此而悲泣不止的。我不知道大部分美國人的反應如何,不過從新聞報道來看,大部分美國人,正如大部分全世界的其他人一樣,對卡斯特羅的死是無動於衷的。

不過盡管世界人民的反應如何,幾十年前那個小島上的獨裁者,曾經差點讓世界陷入一場核大戰。如果當時真的發生了美蘇之間的核大戰,現在的世界,如果還存在的話,則會是非常不一樣的。而老卡的曆史地位,無論他死於那次核大戰或者現在死,則會完全不同。不過幸運的是,核大戰沒有發生。即使如此,有一點應該是確定無疑的,卡斯特羅作為一個風雲一時的人,會在曆史中存在很久。

我對卡斯特羅所知甚少,大概我的所有關於古巴和卡斯特羅的知識都是通過看電視和新聞學來的。如果我沒有在幾個月前讀過兩本書的話,我對老卡之死,也許說不出幾句話。但是兩本書讓我對卡斯特羅和有關美國和古巴的近代史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這兩本書是:《Che Guevara: A Revolutionary Life》和《The Devil’s Chess Board: Allen Dulles, the CIA, and the Rise of America’s Secret Government》。

從書名就可以看出,前者是著名南美革命者格拉瓦的生平傳記。格拉瓦參加了古巴革命,因此書中有很多篇幅是介紹古巴革命的。既然是關於古巴革命的,那當然少不了對革命的領導者卡斯特羅的描述。因此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一些平常新聞中看不到的有關卡斯特羅和古巴革命的一些事。這本書我沒有讀完,因為書中引用太多的西班牙文,後來我實在讀不下去了。

另外一本書是關於杜勒斯兄弟的。大部分中國人都知道美國中情局的老局長杜勒斯。其實,有很多人大概不知道,中情局的杜勒斯還有一個哥哥,大杜勒斯。大杜勒斯曾經是艾森豪威爾總統的國務卿。兩人在五十年代可以說是美國對外政策的製定者和執行者。而美國中情局之所以 後來變得臭名昭著,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這兩位杜勒斯兄弟所作所為造成的。

現在,卡斯特羅死了。不管曆史對他以後的評價如何,他是一個獨裁者是確定無疑的。但是除了是一名獨裁者和幾乎導致世界毀滅的人之外,卡斯特羅對曆史和現在還做出了什麽其他貢獻?

卡斯特羅是一個風雲人物。五十年代的時候,中南美許多國家都處在某種不安定的狀態。當時除了古巴革命之外,其他許多國家也有動亂。卡斯特羅成為一個曆史上能夠署名的人,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的革命成功了。

中 南美許多國家在上世紀的大部分時間中之所以不安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應該歸公於美國在中南美洲的政策。

在以英國人為主的美國在18世紀末建國的時候,歐洲其他國家的人,特別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也來到了美州。英國人主導了北美,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則主導了南美。這種格局,導致了現在北美人主要說英語,南美的人主要說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現在美洲所有國家,都是歐洲移民建立的國家。也許因為大英帝國在19和20世紀正處於上升時期,而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那期間成了沒落帝國,因此當在北美的英語共和國變成新世界的主導力量的時候,中南美的西語和葡語共和國在同時也隨著宗主國的沒落而消沉。雖然同時都是歐洲的移民國家,北美和南美最終的發展結果則大不相同。

美國在中南美的政策一直都是以奉行門羅主義為主導的。門羅主義的基本概念就是,美洲大陸是美國的大陸,所有歐洲以及世界其他強權都不應該染指美洲大陸的事物。門羅主義能夠在多年有效的被貫徹執行,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國的強大國力和軍力。如果沒有強大的軍力,特別是海軍,門羅主義就是一句空話。

因此美國自從19世紀初就一直把幹涉美洲國家內部事物作為自己外交政策的一部分。這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西奧多羅斯福時代最為突出。當時的羅斯福的大棒基本上是用在與美州國家有關的事情上的。在那之前,美國和墨西哥幹了一仗,從墨西哥獲取了 大片領土。後來,美國一直希望把加勒比海的一些島國並入美國。隻是因為美國領土擴張太快,才最終沒有兼並古巴和其他的一些島國。現在波多黎各是美國領土,就是那個時代的遺產。不然如果美國真的實現了自己所有的領土野心的話,則美國的版圖在東方會延及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阿拉斯加,和菲律賓,在西方則有古巴,以及加勒比海現在許多的小國,甚至中美洲的巴拿馬。

雖然美國後來停止了領土擴張,但是美國從來沒有停止過執行門羅主義。在西奧多羅斯福之後,美國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對美洲無暇顧及。但同時,歐洲對美洲也無暇顧及。因此在兩次世界大戰時期,美洲相對安寧。

戰後五十年代,情況則大有改變。美國在美州許多國家的商業利益因為這些國家的政治狀況變化而受到威脅。杜樂斯兄弟對這些變化的對策就是用強製手段幹涉這些國家的內政,把民選政府搞垮,然後扶持對這些美國公司有利的獨裁政府。

當時的許多中南美國家的政府都非常腐敗,其原因之一就是這些政府都是被美國一些大的公司所控製的。美國商人隻對錢感興趣,他們對民主和當地國民的生計是沒有興趣的。因此,許多國家社會動蕩。盡管如此,標榜民主的美國,把強大的國力一直都是用在扶持這些獨裁政府上。雖然美國後來意識到了這些錯誤而停止了對美洲國家的政治幹涉,比如,美國後來立法禁止刺殺外國元首,但是中南美國家對美國一直都不太友好,就是以前多年以來美國對中南美政策的後遺症。

卡斯特羅的崛起就是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其實卡斯特羅最初的革命活動大部分都是在美國進行的。他在美國籌集了資金,買到了船,組織了一些人,來到了古巴。他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古巴人民的支持。他登陸古巴的時候,隻有十幾個人。雖然當時的古巴政府軍到處圍剿他的小小的造反部隊,但是一直沒有成功。當卡斯特羅的部隊攻陷哈瓦那的時候,他也隻有幾百人。

美國政府其實早就知道卡斯特羅的活動,但是對他沒有太在意。其中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許多人認為他不會成功。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有些人認為他即使成功了,對美國也沒有壞處。當時的巴蒂斯塔政權實在是太腐敗了,除了古巴人民不支持之外,美國政界許多人也不支持。

因此對卡斯特羅,美國是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即使是卡斯特羅上台之後,美國有好幾年都是與卡斯特羅基本上保持正常關係的。

但是美國人不懂的是,作為一個在大國陰影下存在的小國領導人,如果想要以自己的意願存在,隻有兩條路,或者繼續他的前任的政策而成為這個大國的附庸和傀儡,或者與這個大國對抗。

卡斯特羅是一個理想主意者。他出身富豪家庭,出來鬧革命,就是想讓古巴成為古巴人民的古巴,而不是美國公司的工廠。因此他選擇了後者。但是這樣做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的。一個小國,一個小人物,如果想在巨人群裏生存或者甚至混出個名堂的話,則必須投靠一個大的靠山。

因此,自然而然,卡斯特羅投靠了蘇聯。

卡斯特羅其實最初並不是一個共產主義者。他更是一個民族注意者。但是為了生存,他必須投靠一個奉行共產主義製度的大國。因此,他也必須把自己變成共產主義者。卡斯特羅的首要任務是生存,然後才是主義。他要充分利用兩個大國的角力才能生存下來。

因此,有了蘇聯的支持,龐然大物的美國對小小的古巴竟然毫無辦法。就這樣,卡斯特羅神奇的生存了下來,可能他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居然能活這麽長時間,而且他的國家能活這麽長時間。

為了生存,為了保命,他要獨裁。因為任何自由選舉都隻能是美國人說了算。他不傻,他知道,他一旦與美國作對了,他就要堅持到底。任何妥協,任何對政權控製的放鬆,都意味著自己的滅亡。美國人時時刻刻都在想這把他幹掉,他怎麽能不獨裁。

因此聰明、倔強、勇於奮鬥的卡斯特羅造就了一個奇跡,那就是,與一個龐然大物搏鬥,是能夠成功的。

但是受苦的是古巴人民。

英雄創造曆史,從來都是如此。卡斯特羅書寫了一個自我奮鬥史。現在,他把自己的曆史劃上了句號。

而美國人,則仍然可以書寫卡斯特羅之後的古巴曆史。美國人應該怎樣書寫古巴未來的曆史?那些能夠書寫曆史的人,應該先去閱讀一下已經發生的曆史。

當然,美國人是不會關心古巴人在以後五十年中會怎樣生活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