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茉莉

像澆灌植物一樣澆灌自我,使之不易萎縮。
個人資料
瑞典茉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為徐唯辛的烏克蘭戰爭繪畫配詩(從501首開始———)

(2025-09-30 05:46:41) 下一個
 

 

為徐唯辛的烏克蘭戰爭繪畫配詩(從501首開始———)

 

 

瑞典茉莉以詩配畫501

 

在綠色迷霧叢林,他眼神冷冽堅定。

從伏爾加河畔走來,鐵與火鐫刻身影。

曾是瓦格納兵,今投身另一河流。

在廢墟重塑靈魂,與烏克蘭共赴命運。

 

RDK,烈焰中崛起的俄羅斯流亡軍團,

反克裏姆林宮的利劍,縱橫俄烏邊境。

身後是回不去的牢籠與血染舊事,

終有一日他駕坦克返俄,雨過天晴。

圖像

唯辛繪畫第1296幅

26歲的懷特(White)來自伏爾加河的薩馬拉(Samara),曾是瓦格納士兵,也曾是囚犯,現在他是烏克蘭RDK (反克裏姆林宮部隊)突擊小組指揮官。2023年懷特被烏克蘭軍隊俘虜後,拒絕遣返後加入了“俄羅斯誌願軍團”。他說自己隻會開著坦克返回俄羅斯。RDK 的人員構成包括前瓦格納、前俄聯邦安全局成員和平民。2024年3月,RDK 率領坦克和裝甲部隊三路突襲別爾哥羅德和庫爾斯克。三周前,懷特的部隊俘虜了16名俄羅斯戰俘。他們不間斷地進行訓練,並在俄羅斯境內進行破壞性襲擊

2025年9月16日

 

 瑞典茉莉以詩配畫502  

 

她隻是穿上一件金黃的刺繡衣衫,

針腳裏盛開著民族記憶的花紋。

她隻是在舍甫琴科紀念碑前獻花,

與那位烏克蘭詩人在詩篇中共鳴。

 

荒謬啊!侵略者竟要囚禁一方花布,

奧克薩娜卻被烙上“叛國”的罪名。

十五年,遠東冰雪欲凍她的歌喉。

流放路上野花閃爍,為她吐露芳馨。

圖像

唯辛繪畫第1301幅

在被占領的克裏米亞,烏克蘭人奧克薩娜·塞涅朱克(OksanaSenedyuk )因涉嫌“叛國罪”被俄羅斯判處15年監禁。她的“罪行”是穿著 vyshyvanka(烏克蘭傳統繡花襯衫)並在烏克蘭詩人塔拉斯.舍甫琴科的紀念碑前獻花。為此,俄羅斯對她進行了嚴厲的監禁“懲罰”。她正被押往俄羅斯遠東城市烏蘭烏德服刑。

2025年9月21日

 

瑞典茉莉以詩配畫503

 

電線如枯萎的藤蔓垂落,電門關閉。

喧囂一時的黃色挖掘機,停下巨臂。

隔斷了,65年與俄羅斯共振的電流,

敲碎命運枷鎖,洗去沉重的曆史記憶。

 

這一刀落下,不僅是電流的斷裂,

這是曆史的轉折,國家的新生獨立。

立陶宛向世界宣示拒絕操控的決心,

與歐洲一起心跳,在風中自由呼吸。

圖像

唯辛繪畫第1302幅

立陶宛切斷與俄羅斯連接的最後一根電線。 國家電力傳輸運營商 Litgrid 宣布:徹底拆除連接該國與俄羅斯加裏寧格勒地區的跨境電力線。拆除工作於今年2月初啟動——就在波羅的海國家與歐洲電網同步後,永久性地結束了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65年來在同一係統運行的曆史。明斯克的輸電線路也將很快被切斷,預計線路拆除工作計劃2027年完成。通往蘇聯過去的大門被牢牢地關閉。

2025年9月23日

 

瑞典茉莉以詩配畫504

 

在熾熱的非洲紅土上,他曾苦練長跑,

年輕的心,仰望世界賽場的光環榮耀。

經紀人如毒蛇,用謊言織成陷阱,

誘埃文斯成“遊客”,來到聖彼得堡。

 

兵力枯萎,俄羅斯疆場缺血肉填補,

他被脅迫為雇傭兵,卷入殺戮風暴。

赤腳踏荊棘,他在荒野中亡命奔逃,

迷失的靈魂,終被烏軍收容懷抱。

圖像

唯辛繪畫第1300幅

烏克蘭第57獨立摩步旅在沃爾昌斯克方向俘獲一名36歲的肯尼亞人埃文斯(Evans)。他曾是長跑運動員,以“遊客”身份來到聖彼得堡。一個體育經紀人組織了這次“旅行”。行程結束即遭脅與俄方迫簽署雇傭軍合同。他無法拒絕,因受到處決威脅。他僅接受了一周的訓練便被派往戰場。埃文斯並沒有完成他的第一次戰鬥任務,中途逃跑,在森林裏徘徊了兩天,最終逃向烏軍。他懇求不要將他遣返回俄羅斯。

2025年9月28日

 

瑞典茉莉以詩配畫505 

 

哦……這年輕的臉龐被輕柔托起,

澄澈的眼神映著溫潤的笑意。

秋葉般平靜的外表下,心靈燃燒,

離國從戎,理想源於深刻的正義。

 

烏克蘭黃昏的戰壕,炮火暫息,

他思念加拿大森林海洋的浩蕩呼吸。

然而那一天,東歐的陽光無法再喚醒他,

二十四歲的年華,獻給渴望自由的土地。

圖像

唯辛繪畫第1305幅

來自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New Brunswick)帕特裏克.馬澤羅勒(Patrick Mazerolle)在哈爾科夫地區為烏克蘭軍隊服役時陣亡,享年24歲。帕特裏克在今年二月份取道波蘭,輾轉進入烏克蘭後入伍。

2025年9月29日

 

瑞典茉莉以詩配畫506

 

她們是廚房裏揉麵團的母親,

是妻子是女兒,指尖輕敲鍵盤。

如今把長發盤起,塞進頭盔,

眼神凜冽,藏不住溫柔的光亮。

 

七萬名女性入伍,淬煉血淚的抉擇,

她們自願肩負起沉默的痛楚與期望。

這一張安然而堅定的臉。告訴世界,

烏克蘭女兵,如此鮮活無畏的模樣。

圖像

唯辛繪畫第1307幅

烏克蘭軍隊目前有超過七萬名女性,其中包括五千多個戰區人員。烏克蘭法律並不強製女性服兵役,她們都是自願入伍的。 謝謝你們,女英雄!

2025年9月30日

 

瑞典茉莉以詩配畫507 

 

這畫布寂靜,林木暈綠天空灰藍,

一頭受傷猛禽,拖曳著橙紅的火焰。

多麽殘酷,卻奇異無比的美麗啊,

燃燒的瞬間,蜿蜒墜落的熾烈弧線!

 

如一記耳光,扇碎戰爭的陳舊神話,

弱者以智慧,刺穿強者的鋼鐵胸膛。

那片烏克蘭鄉村忽然化作詩意舞台,

精靈般的無人機上演低成本的交響。

圖像

唯辛繪畫第1311幅

@bayraktar_1love 昨天,一架俄羅斯 Mi-8武裝直升機被烏克蘭價值300美金的無人機擊落,開創了現代戰爭史的奇跡。

2025年10月1日

 

瑞典茉莉以詩配畫508  

 

從英格蘭大教堂的祈禱聲中出發,

肩背行囊,三人探尋世界的回答。

漫漫旅途,聆聽存在的悠長回響,

用腳步書寫信念,在十八歲的年華。

 

徒步募捐,步步拾起人間的善意,

溫暖之心,怎忍見烏克蘭家園崩塌?

大教堂的尖塔,沉默指向永恒,

心中的使命,唯有慈悲方能抵達。

圖像

唯辛繪畫第1292幅

三個英國少年步行1600公裏,為烏克蘭奔波。18歲的James McCarthy-Hill, Kyle Spring 和 Adam Mitchell left Salisbury Cathedral 6 月29 日從Salisbury大教堂出發,徒步穿越歐洲,行程超過1000英裏,兩個月後抵達烏克蘭。他們的任務是籌款,幫助在戰爭中飽受苦難的人們。他們已籌集近1.5萬英鎊,購買食物和清潔用品,送往哈爾科夫、敖德薩和文尼察的孤兒院和醫院。這個夏天本來可以盡情享受海灘和派對。然而,三個朋友背著背包穿越歐洲,去證明:團結無國界,善良能走最漫長的路。

2025年10月3日

 

瑞典茉莉以詩配畫509  

 

在書齋的幽光裏,他的笑意溫潤,

目光穿透書頁,洞悉世界的紛繁。

學者的思考是一團沉靜的火焰,

筆鋒厘清因果,思想翻卷起波瀾。

 

他的洞見如清風,吹散普京的陰霾,

揭示曆史的罕見,民族身份的對抗。

學者的使命,為時代編織清晰脈絡,

讓人領悟,勝利也屬於記憶與信念。

圖像

唯辛繪畫第1304幅

哈佛大學曆史教授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普洛西(Serhii Mykolaiovych Plokhii):普京不斷談論俄烏戰爭的原因,把矛頭指向北約東擴。實際上普京的真正目標是拒絕烏克蘭的主權國家身份。保存國家身份將被定義為勝利。烏克蘭已經在關於國家身份和認同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最重要的勝利是在2022年2月全麵入侵的最初幾天實現的,當時烏克蘭沒有倒下,烏克蘭決定抵抗。從歐洲和東歐曆史的觀點來看,這雖然不是前所未有的,但也是罕見和意外的。20世紀的歐洲,唯一這麽做的是芬蘭人。他們沒有在全能的俄羅斯軍隊進攻時舉手投降,最終成為俄羅斯邊境唯一個不是俄羅斯附屬國的國家。烏克蘭在過去三年半,出現了比前100年或150年更多的英雄和神話,為後代創造了基礎和英雄萬神殿。

2025年10月5日

 

 

瑞典茉莉以詩配畫510

 

這九月的天空,眼睛被硝煙灼傷,

俄羅斯滴下黑色的淚,在火焰中踉蹌。

十座煉油廠被襲,十頭怪獸轟然崩塌。

荒蕪與毀滅同在,遲暮帝國的悲涼。

 

綠草與煙靄交織,無人機在其間嬉笑。

沒有號角,隻有輕振的烏克蘭翅膀。

能源血脈凝滯,巨軀在寒意中戰栗,

點燃戰爭的人,終被自己的烈火灼傷。

圖像

唯辛繪畫1306幅

9月24日,俄羅斯巴什科爾托斯坦(Gazprom Neftekhim Salavat )煉油和石化廠再次遭烏克蘭無人機襲擊。這是繼9月18日襲擊後,一周內發生的第二次襲擊。 自 2025 年 8 月起,已有至少 10 座煉油廠或出口終端遭襲擊。隨著煉油能力下降,俄羅斯在汽油、柴油、化學原料(塑料、氨等)方麵出現供應壓力。部分地區已經出現汽油短缺的情況。俄國長期依賴能源出口來支撐其國庫與戰爭開支。若成品油、石化產品出口受限,其財政壓力將加劇。這對俄羅斯低迷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2025年10月6日

 

瑞典茉莉以詩配畫511

 

塵土與火光中,他最後一次舉起相機,

按下快門,似心髒最後跳動的回響。

世界在他定格的畫麵裏繼續旋轉,

他倒下了,留下的新聞稿尚未寫完。

 

這幅墨色的畫布,為安東尼編織挽歌,

喪生戰場的,還有上百位新聞同行。

戰地記者的勇氣與命運無情交織。

他凝視世界的麵容,依然那麽安詳。

圖像

唯辛繪畫第1317幅

10月3日,38歲的法國攝影記者安東尼.拉利坎(Antoni Lallican) 遭俄羅斯無人機襲擊身亡。襲擊還導致烏克蘭攝影師赫奧爾希.伊萬琴科(Heorhii lvanchenko)身受重傷。“對記者以及所有平民來說,最大的威脅是俄羅斯無人機的‘獵殺'行為。”烏克蘭記者聯盟(NUJU) 主席謝爾蓋 .托米連科(SergiyTomilenko) 在襲擊消息傳出後寫道。據烏克蘭大眾信息研究所2025年2月的一份報告顯示,自2014年以來,俄羅斯在烏克蘭共殺害了104名媒體工作者,其中大多數是烏克蘭媒體工作者,其中有10人是外國公民。

2025年10月7日

 

瑞典茉莉以詩配畫512  

 

他的臉在顫抖,聲音穿過屏幕,

穿過千百個沉默的俄羅斯夜晚,

刺痛千萬個俄羅斯母親的耳膜:

這不是我們的戰爭,而是一場災難。

 

“不要來啊,朋友,想想你們的孩子!"

他從廢墟深處,用盡餘生的力氣呼喊。

愛國有時不是服從,而是拒絕。

光線爬上他的愁容,帶著人性的溫暖。

圖像

唯辛繪畫1314幅

俄羅斯士兵斯米爾諾夫(Alexei Smirnov)從前線向俄羅斯人發回一段視頻:“朋友們,不要來這裏與烏克蘭作戰。想想你們的孩子,這不是我們的戰爭。我們一隊20人,隻剩下我一個了,剩下的全死了!”普京的夏季攻勢,已慘淡收場。

2025年10月10日

 

瑞典茉莉以詩配畫513

 

諾貝爾獎隻是一頂鐵鏽的桂冠,

他的文學是破碎的鏡,映出民族幽暗。

“How can a country be neutral…”

匈牙利總理的“中立”是冷漠的偽裝。

 

帶著世紀的疲倦與末日的清醒,

他讓良知在廢墟上發出崩裂的呼喊。

三年屠殺,烏克蘭人在血淚泥濘中掙紮,

而多瑙河,在布達佩斯彎下了脊梁。

圖像

唯辛繪畫第1321幅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匈牙利“末日大師”克勞斯瑙霍爾凱(Laszlo Krasznahorkai)在采訪中談起烏克蘭戰爭:How can a country be neutral when the Russians invade a neighboring country? And haven't they been killing Ukrainians for nearly three years? What do you mean "This is an internal Slavic affair"?!-as the Hungarian prime minister puts it?! How can it be an internal matter when people are being killed? “當俄羅斯入侵鄰國,屠殺烏克蘭人已經三年——匈牙利總理說‘這是斯拉夫人的內部事務’是什麽意思?!這怎能是‘內部事務’?”

2025年10月11日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