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茉莉

像澆灌植物一樣澆灌自我,使之不易萎縮。
個人資料
瑞典茉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乍暖還寒時節的婚外戀——讀遇羅錦《一個大童話》

(2017-06-16 05:47:38) 下一個

 

       乍暖還寒時節的婚外戀
   
            ——讀遇羅錦《一個大童話》

 

                                     茉莉

   

小時候跟著教書的父母在各個鄉鎮學校漂泊,我耳聞目睹一些因夫妻分居、在文化孤島上耐不住寂寞而出軌的男女教師,因隱私敗露而陷入滅頂之災中。他們被批判揪鬥、被戴上高帽吊上破鞋遊街,有的丟了飯碗,有的坐牢,有的自殺,……。很遺憾,至今沒有文革史專家對這一普遍現象做出研究。

遇羅錦此生不幸中的萬幸,是她在經曆了兩次苦不堪言的婚外戀之後,終於在異鄉幸存下來,並堅持言說她的故事。去年,她在香港晨鍾書局出版了新書《一個大童話:我在中國的四十年(1946-1986)》。除了講述哥哥遇羅克及自己的生平遭遇之外,她也原原本本地坦誠寫出生命中的兩段婚外戀。

1003301735541002.jpg

第一段婚外戀是遇羅錦在北大荒時和一位男知青發生的,因其純情和詩意,曾獲得很多人的諒解與同情。第二段婚外戀發生在她和一位比她年長25歲的老幹部之間,這段鬧得天翻地覆的不倫之戀,由於《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等黨的喉舌的介入,演出了一出情人變仇敵的格鬥大戲。私人的不幸和災難,化為讀者口中的一頓刺激有味的麻辣火鍋。


     ◎ “綠洲情結”導致陰差陽錯

 

在離開中國二十多年後,遇羅錦給我來信,總結她和老幹部何淨(化名)的那段忘年戀情。她的意思可以歸納為一句話:信仰柏拉圖的年輕女人愛上想要包二奶的老幹部。這種陰差陽錯的事情是怎樣發生的?兩個差距甚大的人為何能觸發愛意?對他們的情感心理機製做出解釋,有助於我們認識那個特殊的時代及其人性。

那段戀情發生在八十年代初,正是乍暖還寒時節,人們從文革的冰冷荒漠中走出來,開始感覺到感情的饑渴。幹渴的人往往會想象自己看見了棕櫚樹,樹蔭下有一汪清澈的水。這可稱為“綠洲情結”。當經曆過勞教、下放農村,嫁人、離婚又嫁人的城市無業遊民遇羅錦,為了給被害的哥哥平反,來到北京一家大報的報社,一位儀表堂堂、神采奕奕的老幹部向她伸出溫暖的大手,她眼前恍惚出現了一片閃光的綠洲。
 
極度的需要產生了幻覺,遇羅錦再次落入情網,毫不令人奇怪。從小就學習美術、熱愛文學,遇羅錦是被柏拉圖害慘了的那一類傻大姐,雖然經曆了無數磨難,仍然對愛情懷著憧憬。在她看來,這位老幹部公開為哥哥遇羅克呼籲,他是中國思想解放的一麵旗幟,他知識淵博理想遠大,他感情豐富細致。啊,“他渾厚低沉的聲音多好聽啊!”。

本是富家子弟的年輕人加入了共產黨,頗具才情的何淨,不管經曆過多少次嚴峻的政治改造運動,其骨子裏還是一個風流公子。在認識遇羅錦之前,他已經有過幾次婚外情的曆史,並為此受到黨組織的處分。此時何淨已經五十八歲,身患多種疾病,他給遇羅錦寫信自嘲說,自己是“老態龍鍾”了。

遇羅錦的出現,無疑是投向何淨槁木死灰般的感情生活中的一線陽光,喚起他身上殘存的熱情。但這場精神婚外戀有一個致命的麻煩是:雙方有著不同的需求。遇羅錦崇拜何淨,把他視為“神”,期望他給予自己父親般的愛,並願意為他破釜沉舟地離婚,願意為他奉獻一切。而何淨卻很矛盾,他既貪戀這場新鮮刺激的愛情,又害怕損害自己的地位和家庭。兩個渴望獲得安慰的畸零人,本來想用戀情來溫暖一下自己,結果卻陷入了相互攻擊、推卸責任的惡性輿論戰之中。


    ◎ 告密文化與心靈的癌症

 

當何淨向法庭交出遇羅錦的情書,說遇羅錦死乞白賴地追求他,那一刻,所有相信愛情的女性讀者大都要一盆冷水涼透心底。在此之前,遇羅錦仿佛像西方文學裏的女主角,坦誠地向丈夫舒鳴宣布她愛上了老幹部,要求離婚。此事被舒鳴在離婚法庭上捅出來,遇羅錦知道自己惹禍了。為了保護何淨,她大義凜然一口咬定是自己“單相思”。然而,何淨卻在這節骨眼上拋出了她的情書,將她置於眾人唾罵的境地。

事態發展到這裏,演出的是一出始亂終棄的情場舊戲。實際上,何淨始終是這場婚外戀的主導者,他總是用期待、渴望、含蓄的目光去看遇羅錦,給遇羅錦講瑞典女王的風流故事,給她寫長達22頁的格式新穎的情書,並對遇羅錦的離婚計劃表示興趣。但東窗事尚未發,他就首先交出證據揭發遇羅錦,把自己打扮成被“壞女人”勾引的無辜男人。

一個身居要職的新聞單位領導幹部,受人尊重的改革推動者,為何會做出如此不堪的選擇?遇羅錦的回憶隻是敘述事實,她沒有去解剖這個人的頭腦和心靈,讀者卻在明明滅滅的人性善惡之中,看到中國告密文化的濃厚陰影。盡管八十年代的社會環境已稍為開明,但不少如何淨一樣的知識分子,早已因曆次政治運動留下心理痼疾,詭譎多變,深險難測。一有風吹草動他們就先下手為強,檢舉他人以保全自己。這種心理癌症已成為不治之症,即使是自己心愛的女人也難免受其連累。


   ◎ 老幹部動用公權力始亂終棄

一方麵,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人性中固有的悲劇因素,看到人在專製精神羅網中的恐懼。另一方麵,時代的嬗變也使這個故事帶有鬧劇的色彩。八十年代是一個過渡時期,中國社會正要從禁欲禁愛過渡到縱欲濫愛。於是發生史了無前例的事情,遇羅錦的婚外戀事件給鬧上官方媒體。

首先是《日報》登載了有關遇羅錦離婚案裁定的消息,並對遇羅錦做出“不嚴肅、不檢點”的評語。這個黨報過去從來不登社會新聞,而何淨的妻子就在《日報》工作。何淨在向法院交出遇羅錦的信之後,向遇羅錦認錯請求原諒,並且呼天喊地表達愛情,表達內心的矛盾和痛苦。然而,這裏麵的愛已經所剩不多,更多的是企圖穩住遇羅錦的心計和招術。


而後,新華社刊發了題為《一個墮落的女人》的內參,把這樁風流案推向高潮。當遇羅錦去質問何淨幕後策劃這一切的責任時,何淨居然寫下《絕命書》以要挾。然而遇羅錦此時已經不再幼稚了,就在全國各大報刊正要把她當反麵典型進行譴責時,她在朋友的支持下,撒出何淨寫給她的幾十封情書,導致各報刊召開緊急會議,把批判遇羅錦的文章都撤下來。

這就讓人看到那個曆史轉型時期的特點。一方麵是公權力的傲慢,作為黨的喉舌的《日報》和新華社悍然介入個人隱私,以保護黨的老幹部。另一方麵,專製社會已經有了一些裂隙,平民女子遇羅錦因此能夠為個人權利抗爭,在來勢洶洶的輿論壓力下采取措施以正視聽。


  ◎ “紅顏禍水”與女性自我書寫

 

盡管遇羅錦後來大撒情書扳回一局,但她仍然被人視為勾引老幹部的“壞女人”,男權中心的社會仍然讓她背上“紅顏禍水”的罪名和罵名。但另一方麵,她被人視為“第一個敢於撕破千百年來裹在女性身上那層虛偽的牛皮而泄露自己穩私的女性。”

默默流亡德國二十餘年,遇羅錦一心所係的是這部《一個大童話》。她宣稱:“我親愛的祖國一次又一次鍛煉我成長,我一定要把鍛煉的結果貢獻給她!”這部六十多萬字的作品,便是她在苦澀的回憶中貢獻出來的成果。這種女性的自我書寫,也起著療傷自救的作用。

這樣一部打下深刻個人印記的紀實文學,真實而具有美感。它涉及婚外戀的獨特題材,喚起三十年前的愛恨情仇,曲折表達了中國女性被壓抑被輕視的經驗。同時,它描寫了激烈的人性衝突和現實關係,折射出那個時代人們被扭曲的精神狀態,促使我們去重建潰敗的人性。

 ---------------

原載《開放》雜誌2010年四月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茵茵夢湖 回複 悄悄話 同意留連的觀點,難倒一生的作品都隻用童話一名?仿佛自己還是純真的小姑娘?
因其家庭遭遇過於悲慘,還有遇羅克的閃光價值,她的書當年還可以看看,隻是過去那麽多年,人又在國外生活這麽久,可從書名到內容,似乎都沒有什麽變化,還是秦香蓮式的怨恨和控訴,缺少對人性與社會的剖析,感覺過時且乏味。。
不是討好博主,茉莉的文字意境變得深邃而開闊了,這才是吸引讀者的原動力。。
MacGyver 回複 悄悄話 看過她寫的“乾坤特重我頭輕”,寫得真好……我那時才是個中學生,好崇拜同情她
留連 回複 悄悄話 很多人,尤其女人,都喜歡把自己扮成弱者以博得同情。在性與欲方麵男女兩性都從自己的自然角色中解釋自己的行為。男人的行為成了肉欲而女人的行為則成了愛情。其實肉欲與愛情都是為了生計。女人的不著調在於永遠以自線為中心。
薄浣我心 回複 悄悄話 老幹部用得著勾引嗎?眼一眨就神魂顛倒了。
nitayy 回複 悄悄話 讀到遇羅錦這個名字,我的心會收縮發痛,一如讀到遇羅克的名字。
我對這一家人的遭遇滿懷同情也因此憤憤不平。。。
許多年前讀過“一個冬天的童話”,非常欣賞遇羅錦的才氣和勇氣。希望有機會讀到她的新作。
謝謝你的文字!
周末愉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