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頭看見有人分析說,打疫苗死亡的幾率遠遠小於新冠的死亡率,所以應該打。我很不以為然。有這麽比的嗎?打疫苗是自願的,你選擇去打那就是100%打了。難道你會選擇去100%得新冠?而且就算得了,象我這年紀的健康人,死亡率也遠遠低於平均的死亡率。而聽說美國打那個阿利斯康後因血栓死亡的都是中青年女性。用這種比法來勸我打疫苗的話,我肯定就不打了。你這是忽悠誰哪?
不過,雖然我覺得對我來說,打疫苗死亡的幾率不小於得新冠死亡的幾率,我還是注冊了打疫苗。反正兩個幾率都很小,這麽小的風險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承受,多一點也沒啥。關鍵是你這個人願意接受什麽樣的風險。例如吧,我可以接受開車出事的風險,卻不想接受蹦極出事的風險,雖然後者可能更小。我可以接受打疫苗後因心肌炎死亡的風險,卻不想接受打疫苗後因血栓死亡的風險:這裏有點家族因素。我並不想打疫苗但是我知道自己一定會打,因為我真正無法接受的風險,是自己可以打疫苗卻不打,後來卻得了新冠,惹人(特別是我的學生們)咒罵。人總是要死的,但是死有餘辜的事可不能做。
知道早晚要打,今天忽然發現如果在網上登記,不打阿利斯康,隻打Pfizer or Moderna,於是我挺安心地登記了打疫苗。
打不打疫苗是個人選擇。但是居然會因為怕人說你而打,現在的“輿論暴力”太嚴重了。
我最好的朋友是pharmacology的教授,他認為疫苗隻適用於天花等穩定病毒,對變種頻繁的病毒並不是萬全之策。我信他,所以我就不打,誰來說三道四,轟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