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15)
2008 (75)
2009 (99)
2012 (44)
2014 (22)
羚羊穀(Antelope Canyon),是印第安人納瓦霍部族的保留地,位於亞利桑那州北部小鎮 Page 附近。它分為上羚羊穀和下羚羊穀兩個部分,臨近89號公路,分列於一條地方公路的兩側。上羚羊穀可從地麵進入,下羚羊穀則在地下。這裏是我們向往已久的攝影聖地。
進入上羚羊穀,從上午11點至下午1點可加入攝影團,為的是能夠拍攝午間太陽從頂部直射進入峽穀的光柱。票價則是其他時間普通團的兩倍。上羚羊穀由四家旅遊公司共同經營。每家都有一個攝影團,每團十幾個人,都在這一時段進穀。好在各團之間互有協調。前一團沒拍完之前,後麵各團的導遊不讓本團遊客上前混入或超越,都排在後麵耐心等待,逐團前進。所以還算挺有秩序。
01
隻聽說,多年前有個歐洲旅遊團不顧警告擅自進入下羚羊穀,全團被洪水衝走。從未聽說過羚羊穀裏還有沙塵暴。這次卻在穀裏親身經曆了一次人為的沙塵暴。不知是經那位攝爺教唆,攝影團的導遊們都學會了向光柱上反複揚沙以加強其影像。02-05
02 導遊奮勇揚沙。
03 光柱塵埃彌漫。
04 又一沙炮轟起.
05 沙塵經久不息。
其實,羚羊穀裏的地麵都是細沙土。遊客們來回走動帶起的沙塵已足以讓光柱現形,根本不需揚沙。需要的倒是一個清靜的環境,能讓我們拍出幾張通透的光柱片子。可惜,這樣的基本要求竟然成了一個奢望。幾位導遊各顯神通,你揚罷了我登場,把一個好端端的上羚羊穀弄得沙塵彌漫,經久不息。
06
07
總算走過了光柱區,應該鬆口氣了。誰知前麵還有一景:石盆沙瀑。此景與光柱不同,不揚沙子上去,沒東西流下來就沒有瀑布。所以更是揚了個沒完沒了。這才明白剛進穀時見一個老美的相機上包了個塑料套的緣由。感情是老鳥識途早見識過這場麵啦。我可是連個套頭的圍巾都沒帶,不一會兒就被嗆得不行,趕忙跑出去喘口氣。
08 嗬嗬,這一炮上去,流沙可以淌半天了。
9
10 光柱,和石盆沙瀑布兩區的沙塵向前彌漫出了好幾個景區。我的天!羚羊穀裏沙塵暴的威力算是領教過了。
11
再往前走出一段,感覺周圍的空氣清新多啦!喘氣也勻乎些了。拍出來的片子似乎通透了不少。
12
13
14
15 他們是跟在我們後麵的另一攝影團。
16
17
18
19
20
下羚羊穀是在地下,由一家旅遊公司經營,其老板是個攝影愛好者。這裏也有攝影團。據網上攝友講,要參加下羚羊穀的攝影團,必須隨身攜帶三腳架以示你是個嚴肅的攝影愛好者,否則不予加入。為了夠資格,我們兩人都帶了。我的三腳架過大,隨身登機的行李箱裝不下,不得不另托運了一件行李裝它。可能我們去時還不到旺季,沒幾個人。買票時也壓根兒沒問三腳架的事兒。
22
我們是頭一天下午先去的下羚羊穀。買票後導遊讓我們自己進去,兩個小時之內愛怎麽拍就怎麽拍。整個下羚羊穀裏也就十來個遊客。進到穀裏如魚得水自由自在,沒人擠,沒人催。盡情盡興地把個下羚羊穀來回梳理了好幾遍,從容不迫地拍了個夠。嗬嗬,這可是上羚羊穀根本沒法兒比的。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羚羊穀是個攝影愛好者們一生值得去一次的攝影聖地。但對上羚羊穀的“沙塵暴”必須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做好防護措施。保護好身體,保護好器材(曾有攝友的相機和鏡頭嚴重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