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15)
2008 (75)
2009 (99)
2012 (44)
2014 (22)
1904年,畢加索第四次來到了巴黎,住在蒙馬特高地一座被稱為“洗衣船”的木板樓裏。在他之前,這裏就有眾多的畫家,文學家和音樂家居住過。其中有三十幾位後來成名,並在西方藝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如馬蒂斯,雅各布等。至於無名的藝術家就更多了。畢加索在這裏住了六年,度過了藍色時期最困難的歲月。在這裏,他認識了他的第一位正式情人費爾南多,享受了玫瑰時期最甜蜜的時光。也是在這裏,畢加索開立體派之先河,奠定了他在現代藝術史上領軍人的地位,完成了從默默無聞的窮畫家到藝術大師的轉化。
費爾南多是一位金發碧眼,美麗的法國姑娘,在畢加索最困難的時刻走進了他的生活。她母性十足,把畢加索像個孩子那樣小心嗬護,精心照料,並把他從一個廝混於妓女叢中的浮華少年改變成一個成熟的男人,從而也改變了他的畫風。畢加索的畫布上開始出現鮮亮的玫瑰色,藍色雖然還沒有消失,但已不再占主導地位,開始了他的玫瑰時期。這一時期,馬戲團演員和小醜是他描繪的一個重要題材,這一題材在他後來的創作中也反複地出現過。馬戲團演員以其高難動作體現著勇敢,敏捷和矯健,與畢加索同樣喜愛的鬥牛士,芭蕾舞演員所體現的動態的,充滿活力的形象都是他喜愛的描繪對象,激勵著他的創作。另一方麵,這個群體通常被視為社會的邊緣人。他們貧窮卻相對獨立,漂泊不定沒有根基。這種生活狀態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時畢加索這類藝術家的波西米亞生活方式。畢加索很容易在哈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事實上,他有時也會把自己描繪成其中的一員。
《馬戲團演員》 (The Actor, 1905
這是畢加索一係列馬戲團題材作品的先聲,也是玫瑰時期的代表作之一。畫中的這位演員清瘦纖細,轉身扭頭做出奇怪的手勢。他一身紅衣,隻在袖口和下擺鑲著藍色的花邊,腰係藍色的腰帶,腳蹬藍色的靴鞋。藍色尚未褪盡,紅色已居主導。今年一月間,一位在大都會博物館學習的女士在經過二樓展廳這幅畫前時不慎跌倒,抓破了此畫的右下角。消息傳出曾一度引起轟動。因為此畫的市場估價達1.4億美元。這要是賠起來可怎麽得了。後來館方表示因損壞的隻是角落的局部,可以修複。這次重新展出時已看不出任何損傷的痕跡。
《馬戲團演員之家》 (Family of Saltimbanques,1905
在這幅畫中,一組馬戲團演員,有老有小,有男有女,或坐或站在荒蕪的原野之中。畢加索把他們精心地組織在一起取得了一種均衡的構圖效果,但他也有意使畫中的人物之間缺乏向心的凝聚力,似乎各不相幹,心理上相互隔離。仿佛隨時可能會解體,漂移而去。此畫被認為是連接藍色時期和玫瑰時期的一座橋梁。它仍然沒有完全脫離藍色時期的冷調,畫麵的氣氛雖不那麽凝重,淒涼,但仍讓人感到一種淡淡的哀傷。
《馬戲團演員側像》(Saltimbanques in Profile,1905 現藏大都會博物館)
《在狡兔酒吧》
《小醜的家庭》
這幅畫很獨特。它依然以藍調為主,但卻沒有藍色時期的淒涼和凝重。玫瑰色調僅僅是一種疏落的點綴,而整個畫麵卻彌漫著親情的溫馨,營造出與馬戲團係列其他作品迥然不同的氛圍。
《雜技演員和年輕小醜》 ( Acrobat and Yong Harlequin, 1905 )
《拿煙鬥的男孩》(Boy with a Pipe,1905
這是畢加索玫瑰時期的代表作之一。此畫2004年在倫敦拍賣時創下1.04億美元的天價,也讓畢加索重登作品最昂貴畫家的寶座。此畫現為私人收藏。身著藍衣的少年左手拿著煙鬥坐在凳子上,畫麵的背景是大片的玫瑰色調,牆麵上畫著鮮豔的花朵。藍色沒有消逝,但已不是冰冷的普藍,而是一種柔和的,夢幻般的,近似鈷藍的色調。鮮亮溫暖的玫瑰色調主控了整個畫麵。這幅作品,被評論家譽為 “具有達芬奇《莫娜麗莎》似的神秘,梵高《加歇醫生》似的憂鬱的唯美之作“。
《加歇醫生》 (梵高,1890)
《兩個年輕人》
1906年的夏天,畢加索和費爾南多來到西班牙比利牛斯山脈的一個偏僻的小鎮Gosol度假。這是他1904年定居巴黎後首次返回西班牙。在這裏他創作了一係列以健康,自信的少年人為描繪對象的作品。《兩個年輕人》便是其中的一幅。
蘭調已經褪去,馬戲團係列流露的那種漂泊之感及那種淡淡的哀傷也已經過去。
此畫的主角與《兩個年輕人》中的形象十分類似,他正牽著一匹馬去飲水,角色似乎更為活躍而負有責任。這一相對更為成熟的少年形象常被認為是畫家自己的一種象征。反映出畢加索對當時獲得了某種程度上事業及經濟上的獨立與自由的喜悅之情。
《梳妝》1 (Le Coiffure-Hair Dressing, 1906
這是一組表現浴室中梳妝的畫作。德加應該說是這一題材的鼻祖,他的一組《裸體的浴者》最為著名。雷諾阿也曾畫了相當數量同一題材的作品。這一題材的畫作通常都或多或少,或明或隱地挾帶某種情色因素。而畢加索的這幅《梳妝》卻反其道而行之,屏棄一切情色,將之處理成類似神聖家庭宗教畫,例如羅浮宮所藏達芬奇所作的《聖母聖子及聖安妮》那種嚴肅而又溫馨的風格。這對以情色大師聞名於世的畢加索來說倒是很不尋常。
《梳妝》2
這幅《梳妝》是畢加索和費爾南多在Gosol度假時所作。畫中裸體的費爾南多對著侍女捧著的鏡子梳理著頭發。侍女一身藍衣,這藍色非但沒有任何冰冷壓抑之感,反而通過與費爾南多粉紅色調身體的強烈對比,更襯托出費爾南多的青春靚麗和豐腴強健,體現了畢加索對自己心目中愛的女神的由衷讚美。
《馬戲演員一家和猴子》
進入玫瑰時期後,畢加索的畫作引起了更大的關注。斯坦因兄妹以驚人的速度收購他的作品。在他們的追捧下,巴黎的各國畫商頻頻拜訪畢加索並購買他的作品。”洗衣船“變得門庭若市。畢加索開始初嚐成功的喜悅。
(照片帶陰影者為本人在三大博物館所拍,其餘的轉自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