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廣場 (Place de la Concorde)位於著名的香榭麗舍大道(Champs-Elysees)的東端, 向東經杜樂麗花園 (Tuileries) 和卡魯塞爾凱旋門(Arc de Triumph du Carrousel,又稱小凱旋門)與羅浮宮相通。向西經戴高樂廣場上的大凱旋門直通德方斯新區(La Defense) 。可以說這是巴黎最重要的一條軸線。
協和廣場始建於1755年,由當時的皇家建築師Jacques-Ange Gabriel設計建造。曆時20年完成,命名為路易十五廣場。廣場上原有路易十五的騎馬像,該像1792大革命期間被毀,原址立起了斷頭台。1792-1794年間包括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後等1100名皇室成員和保皇派在這裏被處死。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雅各賓派政府的實際首腦羅伯斯庇爾還把另一位新共和政府首腦丹敦(Danton)送上了斷頭台。最後他自己也在此被砍了頭。巴黎沒有任何其他廣場能像協和廣場這樣與法國的近代曆史如此緊密地相聯係。
由協和廣場向南看背景是波旁宮(Palais Bourbon)
,現為國民議會(Assemblee Nationale ), 遠處的金頂是榮軍院(Les Invalides )。
協和廣場中央是一座埃及方尖碑(L'obelisque de Louxor),它記述著埃及拉美西斯法老的故事。這是1831年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裏贈送給法國的禮物。方尖碑高二十三米,重二百三十頓,經兩年半的海上航行曆盡千辛萬苦才運抵法國。
從協和廣場看香榭麗舍大道和大凱旋門。
廣場的南北兩端各有一個三層的鍍金噴泉,分別代表河神和海神。背景遠處是瑪德蘭大教堂(
Ste-Marie Madeleine),右手是海軍部。廣場的四周有八座塑像,分別代表法國的八座最重要的城市。下麵這座代表布雷斯特市(Brest)。
廣場東麵的杜樂麗花園入口。這組女童軍我們在後來的參觀中還碰見過好幾次。
杜樂麗花園入口雕像
從花園水池看協和廣場。
這兩位象是剛抵達巴黎的旅遊者。
杜樂麗花園的大噴水池邊是感受巴黎式悠閑的最佳場所之一。看他們這種怡然自得地悠閑樣子,應該巴黎人囉!
杜樂麗花園曾為皇後麥迪奇(Marie de Medicis) 的私人花園,它也和協和廣場一樣見證了王權的隕落和恐怖統治時代的血腥。如今的杜樂麗花園可見許多雕像,有“露天博物館”之稱。
由杜樂麗花園看卡魯塞爾凱旋門和羅浮宮。